李幸
【摘 要】認真做好讀書筆記,要掌握并記住書本的知識,將書中的重點及精彩部分,摘抄下來重讀,你會有意外的驚喜!通過做筆記,吸收書中的營養,將讀后感轉變成文字保存下來,記下當時的感悟,就像寫日記一樣,最重要的是堅持下去。
【關鍵詞】閱讀 摘抄 習作 訓練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168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要我們找到兩者的結合點,相信就能“雙劍合璧,威力劇增。”如何使閱讀為寫作服務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閱讀要有營養,為寫作打基礎
在教學這么長的時間里感觸頗深,很多學生自己都搞不明白,為什么讀了那么多雜志,那么多書,還是不能把作文寫好。我起初也覺得奇怪,后來時間久了,才發現問題所在。原來很多學生一直在進行的,都是無營養閱讀。閱讀與寫作都是實踐活動,每個人都說好的寫作水平需要有大量的閱讀量,可是,在閱讀中發現,剛看完書,合上就忘,發現書中的內容根本記不住,怎么辦?人類是健忘的生物,一味讀下去,等于沒有讀過。長期讀書的人,就算認真讀過某本書,也會因為要繼續接觸很多書籍,最后連之前書的1%-2%的內容都沒有記住。只是這樣讀,等于沒有讀過,如果用眼睛看,而不是記在腦子里,讀再多的書也沒用。讀書不再是隨隨便便地讀,而是帶有明確的目的,充滿主動性地去讀,真正消化書中的信息,使之成為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深入理解書中的要點或思想,并隨時拿來參考,這是讀書的目的,也是主動學習的方式,讓書本的知識為我所用!
認真選擇每一本能滿足自己需求的書,然后真摯地與每一本書對話,這才是聰明人的讀書方法!在讀的過程中,做好寫讀書筆記的準備,筆記本是讀書的助手,可以把讀到的信息以準確的形式轉變為思想中的一部分。認真做好讀書筆記,要掌握并記住書本的知識,將書中的重點及精彩部分,摘抄下來重讀,你會有意外的驚喜!通過做筆記,吸收書中的營養,將讀后感轉變成文字保存下來,記下當時的感悟,就像寫日記一樣,最重要的是堅持下去。
寫讀書筆記時,可以參考筆記本里的書評,相關主題報導和過去寫過的感想,一連串的思考能更好地讓自己完成思想上的飛躍!讓筆記成為讀書時的好伙伴,它是一種升華工具,可以讓讀書活動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只有在讀完書后,對書中的內容做到反應,進行主動思考,才能真正掌握書中的內容。當寫作需要素材,需要查找資料時,讀書筆記,就是我們的好幫手,能方便我們查找,這樣,也可以節省時間,節省精力!
課外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或者寫日記周記。這樣使一些不自覺的學生去閱讀,同時也是一種寫作能力的積累。大文豪蘇軾曾說過:“勞于讀書,逸于作文。”杜甫也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惫湃诉€說:讀書有三到——眼到口到手到。這里說的讀,是指認真閱讀并活學活用。人非生而知,語言也一樣,需要借鑒、模仿和創新,當我們讀到的句子令我們贊嘆不已、感到美妙無比——自己只可意會的心思卻被語言高手們描繪得惟妙惟肖、細致獨到,怎能不唏噓不已呢?寫讀后筆記是學生的練筆過程、思維過程,也是學生生活素材積累、詞語積累的一個重要手段。
二、進行讀寫結合型的訓練
首先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但如果將它與閱讀緊密結合起來,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課前三分鐘可開展每天一首古詩背誦活動,還可以是演講,向同學推薦一本你最喜歡的書,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等等。這樣一方面提高你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豐富同學們的素材積累。
其次,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注重閱讀與寫作方法的指導,在教學設計上可多設計一些閱讀與寫作訓練課使學生通過學習一篇課文,既收獲了閱讀方法,又收獲了寫作經驗。如課文《祝?!?,魯迅先生在這篇文章中對人物的描寫非常傳神。在設計這一課時,我就想通過閱讀課文,訓練學生閱讀時歸納總結的能力,讓學生歸納出幾點描寫人物的方法,然后遷移到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并運用到寫作實踐中去,用學會的方法當堂寫篇人物描寫的短文,并特別注意對人物的細節描寫。從閱讀訓練遷移到寫作訓練,兩種能力同時得到培養。讀和寫結合起來,讀是寫的基礎,閱讀為寫作鋪路,這樣不僅會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更會帶來閱讀、寫作教學的雙豐收。我認為有以下方法:
1.課文補白。給有些意猶未盡的課文進行想象補白。如學了《小攝影師》一文,想象這個故事后來怎樣,學生想象豐富,續寫的生動。
2.仿寫。讓學生用心的去品味,然后去具體仿寫一段,往往會對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全仿和點仿。全仿既從整體上模仿范文作文,如學完《三味書屋》后,可安排學生以《我的書房》和《我們的教室》等題,要求學習原文,按空間順序描寫和介紹,并展開合情合理的想像。這樣,便把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了,達到了篇與篇讀寫遷移的目的。所謂“點仿”就是局部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一篇文章或一段話,可信這“點”很多,我們可以抓住句式表達、段落構成、開頭結尾、過渡照應、抒情聯想、描寫議論等這幾個點進行分項仿寫。
3.擴寫和縮寫。對于那些比較簡短的文章,擴寫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s寫,在不改變原文的中心思想,主要內容,基本結構,順序和體裁,對長文章壓縮,使之成為短篇短段。如教學完《慈母情深》一課后,我讓學生展開想象寫有關母親的詩,學生寫得很精彩。
4.續寫。在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寫出的結果既符合情節的發展,又融入了自己的想像,給文章添上了一個較圓滿的結局。
從習作角度看,習作教學雖然和閱讀教學有著明顯的不同,但二者關系緊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學習運用語言。運用語言,不僅要積累語言,還應了解和掌握一些語言的規律。因此,閱讀教學還應該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教給學生一些有關語言方面的知識以及寫作的規律和方法,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從中體會到為了表達一定的內容,作者是怎樣準確、生動、鮮明地使用語言的,做到讀寫結合,從讀中學寫。學會閱讀,博覽群書,搜集資料,并將閱讀成為每個學生的自覺行動,那么當前學生怕作文、厭作文的情境一定會得到改觀的,學生就會得到全面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