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穎
摘要 茶園春季田間管理是茶園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從茶園淺鋤、施用催芽肥、春季修剪、茶葉春季采摘和倒春寒防范等5個方面對恩施市春季茶園田間管理技術進行了闡述,以供廣大茶農和茶場技術人員參考。
關鍵詞 茶園;田間管理;湖北恩施;春季
中圖分類號 S57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2-0052-01
恩施市是恩施自治州政府所在地,轄16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是我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之一。在農業、農村經濟方面,恩施市菜、林、畜牧、煙、茶、藥六大特色產品基地已具規模,有120多個農產品獲得產品認證。2017年,恩施市龍鳳鎮茶園面積達到1 806.67 hm2,茶葉專業合作社35家。恩施市由于土壤富含硒、釩、鉬等元素,當地生產的有機茶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特別是大量引進和種植無性系良種,采用綠色防控技術之后,有機茶倍受青睞。
春茶是當年茶葉中經濟效益最高、質量最佳的種類,市場暢銷,受到廣大茶區的高度重視和消費者的青睞。及早抓好春季茶園生產,落實好茶園的各項田間管理措施,對于提升茶葉品質和產量、盡早開園和大幅度增加茶農和茶葉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1]。
1 春茶前園地淺鋤
經過冬季的雨雪,茶園土壤已較板結,土溫也相對較低,春茶前淺鋤不僅可以清除雜草,也可以疏松土壤,促進春茶提早萌發,山地或向北茶園適當推遲進行。淺鋤深度為5~10 cm,不可太深,否則損傷根系,不利于春茶根系吸收養分。多年茶葉生產實踐表明,淺鋤時間要根據茶樹品種、當地氣候而定,陽坡地和溫暖地區盡早開展,恩施市可在雨水至春分期間進行。
2 早施催芽肥
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基礎是重施基肥。催芽肥是開采前的第1次追肥,是促進茶樹早發、多發、快長和壯發的關鍵。施用催芽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施用時間。大多數在2月中下旬,最遲在3月上旬完成,在開采前30 d施入。二是施肥種類。可施用茶樹專用肥375~450 kg/hm2,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50%以上。三是施肥方法。茶園是葉用植物,采摘會帶走大量葉片,因而需要補充氮肥營養。碳銨容易揮發,應該深施嚴蓋,邊施邊蓋。追肥以尿素為主,高產茶園適當增加用量,氮、磷、鉀肥比例為2.0~2.5∶1∶1。在茶樹根莖部40~50 cm樹冠下開挖一條深度為10~15 cm的小溝,肥料施入后立即覆土[2]。四是注重葉面噴肥。葉面噴施具有省肥、迅速、直接、利用率高、受環境影響較小的優點,可以彌補根部吸收養分的不足。據有關生產實踐表明,葉面噴肥可以增產10%~15%,可提早3~5 d發芽,利于改善持嫩性;連用2~3次,每隔7 d噴1次,效果較佳。
3 優化春季茶園修剪技術
茶樹修剪是茶園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修剪可以刺激茶芽萌發,從而解除頂芽對側芽的抑制,調節生產枝數量和粗壯度,便于茶園采摘和管理。茶園修剪技術分為定型修剪、輕修剪、重修剪、深修剪和臺刈等,春季茶園管理主要采用定型修剪和輕修剪。
定型修剪主要運用于幼年茶園和經過重修剪、臺刈后更新的茶園[3]。定型修剪分為3次,分別在2足齡、3足齡和4足齡時進行,第2次修剪在第1次剪口上提高10~15 cm,茶樹高度最終達到50 cm左右。定型修剪一般在3月上中旬進行,如果茶苗不達標,可以推遲到5月中旬或翌年進行。
輕修剪主要用于成年茶園。據多年生產實踐表明,成年茶園經過輕修剪后減產5%~10%,新梢萌發推遲7 d左右。在生產中,對于發生凍害的茶園,應及時將剪口以上的枝條剪去,其他類型茶園輕修剪推遲到春茶后進行。
4 科學合理采摘
茶葉采摘是茶園田間管理技術性較強的措施之一,采摘時間與標準關系到茶葉上市時間和價格,從而極大地影響茶農或企業的經濟效益。一是適時早采,適度嫩采,確保茶葉開園早,當采摘面上有5%左右符合采摘標準時,應該及時開園采摘,以促進春茶早上市。二是合理留養,分批采摘,春茶應按留魚葉的標準采摘,留葉過多,會降低春茶產量。三是鮮葉采摘后及時運回,分批攤晾,分級驗收,從而可以確保原料新鮮、潔凈。四是茶葉采摘與各項栽培措施相互配合,只有在加強培肥管理、配合修剪的前提下,才能發揮采摘的增產提質效應。五是提高采摘技術。采摘技術分為手工采摘和機械采摘,其中手工采摘主要用來制作名茶,對鮮葉的采摘標準較高;一些大型國有、集體和個體茶場,在茶葉生產高峰期,因勞工不足,可以采用機械采摘,主要用于制作大宗茶等低檔茶和外銷茶等[4]。
5 做好茶園保墑和倒春寒防范工作
在湖北不少茶區,很容易出現春旱,對春茶萌發極為不利,可以采用覆草保墑、人工灌水等措施加以應對,從而促進春茶早發。此外,倒春寒現象也經常發生,對茶芽危害極大,可能導致春茶減產。可在災害發生前,采用薰煙、灌水、覆蓋等措施,實現茶樹保護和茶葉高產、高效和早發。
6 參考文獻
[1] 代新章,夏良榮.春季茶園田間管理優化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21):56-57.
[2] 王輝.蕉城區春茶采后茶園管理技術要點[J].茶葉科學技術,2013(3):23-24.
[3] 張星海.茶葉生產與加工技術[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1.
[4] 鄧如璧,邱玉梅.無公害茶葉種植管理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4(10):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