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范學臻
摘要 為了檢測農產品產地土壤和農產品的質量,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該文從采樣準備、采樣方法、采樣時期、采樣量、采樣記錄、土壤樣品的流轉、采樣注意事項等方面介紹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中土壤樣品的采集環節,以供借鑒。
關鍵詞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土壤;樣品采集
中圖分類號 X8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2-0197-01
土壤作為農產品生產的載體,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具有重大影響。在實際的土壤樣品采集過程中,必須遵循隨機和等量的原則,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與規程操作,才能采集到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樣品,為評價農產品產地環境提供科學、準確的依據[1]。
1 采樣準備
1.1 組織準備
制訂詳細的采樣方案,由2名以上具有土壤野外采樣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樣品采集。要求采樣人員必須掌握樣品采集相關的技術規范,可于采樣前組織采樣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學習。
1.2 資料收集
標注采樣地點,對樣品采集區域的地質圖、交通圖、地形圖等方面資料進行收集。收集監測區域工農業生產及排污、污灌、化肥農藥施用情況、氣候、水文及遙感與土壤利用及其演變過程方面的資料等[2]。
1.3 采樣器具準備
鐵鏟、鎬頭、鐵鍬、圓狀(螺旋)取土鉆、竹片、樣品袋、樣品瓶、采樣現場記錄表、土壤樣品標簽等采樣工具;數碼相機、GPS、卷尺、鋁盒、運輸箱及冷藏箱等器材;鉛筆、剖面標尺、資料夾等文具;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藥品箱等安全防護用品;采樣用車輛。
2 采樣方法
2.1 采集土壤表層
采集表層土壤可以采集單獨樣品,也可以采集混合樣品。一般監測只需采集0~20 cm表層土壤。為了保證樣品的代表性,每個土壤單元設3~7個采樣區,單個采樣區范圍以200 m×200 m為宜。每個采樣區的樣品為農田土壤混合樣。采集主要有單角線法、雙對角線法、棋盤式法、蛇形法。各分點混勻后用四分法取1 kg土樣裝入樣品袋,多余部分棄去[3]。如使用土鉆,以采樣點中心畫半徑為1 m的圓周,在圓周上等距采集4個樣品,在中心上采集1個樣品,將5份等重樣品混勻為1個單獨樣品,保留1 kg左右,其余用四分法棄去。
2.2 采集土壤剖面
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觀察面向陽,分兩側放置表土和底土。剖面長、寬、深一般為1.5、0.8、1.2 m。根據土壤剖面顏色、結構、質地、松緊度、溫度、植物根系分布等劃分土層,并仔細觀察記錄[4]。每個采樣點的取土深度和取樣量應一致。用于重金屬分析的樣品,應將與金屬采樣器接觸部分的土樣棄去。
2.3 新鮮土壤樣品的采集
在測定土壤揮發性、半揮發性物質時,需要采集土壤新鮮樣品,新鮮樣品必須采集單獨樣品。一般用250 mL帶有聚四氟乙烯襯墊的采樣瓶采樣,為防止樣品沾污瓶口,可將硬紙板圍成漏斗狀,將樣品裝入樣品瓶中。樣品瓶裝滿后于低溫保存。
3 采樣時期
為了了解土壤污染狀況,可隨時采集樣品并測定。依據季節或作物收獲時期采樣,以便同時掌握在土壤上生長的作物受污染狀況。面積較小的土壤污染調查和突發性土壤污染事故調查可隨時采樣[5]。
4 采樣量
土壤樣品一般采樣量為1~3 kg,對混合樣品需反復按四分法棄取,并將最終留下的土樣量裝入采樣布袋。
5 采樣記錄
采樣時對樣品進行編號及填寫采樣記錄、樣品標簽。現場必須認真填寫采樣記錄表,拍攝數碼相片,用GPS定位記錄采樣點經緯度。在采樣結束后,對土壤樣品和樣袋標簽、采樣記錄進行檢查,如有缺項和錯誤,及時補齊更正。
6 土壤樣品的流轉
在采樣現場必須將樣品逐件與樣品標簽和采樣記錄進行核對并分類裝箱。運輸中嚴防樣品損失、混淆或沾污,對光敏感的樣品應有避光外包裝,及時送至實驗室。測定有機物的土壤樣品要在送達實驗室前低溫(4 ℃)暗處冷藏保存。采樣者和實驗室樣品管理員雙方同時清點核實樣品,并在樣品流轉卡上簽字確認,樣品流轉卡一式4份,即采樣者1份、樣品管理員1份、分析人員1份、隨數據存檔1份,樣品運轉過程中需要確保樣品標識的唯一性。
7 注意事項
(1)盡量避開在田邊、溝邊、路邊或肥堆邊設置采樣點;采樣時要首先清除表層的枯枝落葉,有植物生長的點位要首先除去植物及其根系;采樣現場要剔除礫石等異物;要注意及時清潔采樣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2)取樣器在取土時需垂直于地面入土,取樣前應先用取土鏟鏟出一個耕層斷面,再平行于斷面下鏟取土。每個采樣點的取土深度及采樣量應均勻一致,土壤上、下層比例要相同。
(3)測定微量元素的樣品必須用不銹鋼取土器采取。
(4)測定重金屬的樣品盡量用竹鏟、竹片直接采取,或用鐵鏟、土鉆挖掘后,刮去與金屬采樣器接觸的部分,再用竹片采樣。對于污染土壤的樣品,要根據污染物的性質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6-7]。
(5)采集揮發性、半揮發性有機物樣品時,要防止待測物質揮發,注意保證樣品滿瓶不留空隙,低溫運輸和保存。
8 參考文獻
[1]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EB/OL].(2018-06-30)[2018-07-02].https://wenku.baidu.com/view/a85361cdba1aa8114531d94d.html.
[2]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2004[S].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04.
[3] 土壤重金屬監測點位布設及樣品采集[EB/OL].(2012-08-08)[2018-07-02].http://www.docin.com/p-457549919.html.
[4] 張玉芳.農業耕地土壤監測技術研究[C]//全國耕地土壤污染監測與評價技術研討會論文集.海拉爾:農業部環境監測總站,2006:8.
[5] 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EB/OL].(2012-10-25)[2018-07-02].https://wenku.baidu.com/view/05643b4ccf84b9d528ea7a81.html.
[6] 張義.淺談土壤樣品采集的方法及有關注意事項[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7):108.
[7] 徐仁扣.土壤酸化及其調控研究進展[J].土壤,2015(2):23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