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米提·居馬太 沈曉輝 趙黎
摘要 基于新疆1978—2014年洪澇、旱災、風雹災及冷凍4種農業(yè)氣象災害受災面積、同期糧食平均單產及糧食作物單產有關統計數據,采用線性和灰色關聯分析法對新疆地區(qū)37年氣象災害特征及其對主要糧食、經濟作物單產影響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氣象災害災情總體呈受災面積大、成災率高、波動幅度大的特點,干旱災和風雹災危害較大,冷凍災和洪澇災其次;所有作物與干旱災受災面積關聯度最大,冬小麥、春小麥和玉米與冷凍災受災面積關聯度最小,而棉花和甜菜與洪澇災受災面積關聯度最小;干旱和風雹是影響新疆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
關鍵詞 農業(yè)氣象災害;作物產量;灰色關聯法;新疆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 S1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2-0211-01
1 資料與方法
研究資料選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統計年鑒》1978—2014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以及旱災、洪澇、風雹、冷凍氣象災害成災受災面積和作物產量資料。根據糧食產量變動趨勢,將1978—2014年劃分為1978—1994年、1994—2002年、2002—2014年3個階段。采用線性趨勢分析、灰色關聯分析法對農業(yè)氣象災害災情變化趨勢進行分析,確定災害強度指數,客觀反映不同災害對作物產量造成的影響[1-3]。
2 結果與分析
2.1 新疆作物產量變化特征
1978—2014年新疆作物總產量為2.826 8億t,單個年份總產最小值為375萬t,2013年達最大值,產量為1 377萬t,主要農作物單產和總產呈增加趨勢(圖1)。第一階段(1978—1994年)新疆地區(qū)作物單產和總產均波動上升;第二階段(1994—2002年)新疆糧食單產和總產仍呈波動上升,但總產波動幅度較大;第三階段(2002—2014年)單產量波動小,2007年達最高(6 287 kg/hm2),總產呈上升趨勢[4]。
2.2 新疆氣象災害變化特征
新疆1978—2014年平均受災率和災害強度指數分別為28%和51%(圖2)。其中,3個階段受災率高于研究期平均值年份分別占29.4%、62.5%、58.3%,災害強度高于研究期平均值年份分別占29.4%、50.0%、91.6%,說明研究期氣象災害受災范圍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而災害強度增大。
2.3 作物產量和氣象災害關聯分析
2.3.1 作物單產與受災范圍。第一階段,洪澇、旱災、風雹災及冷凍農業(yè)氣象災害受災率與作物單產關聯性表現為:作物單產與風雹災呈強關聯,其次為旱災和冷凍災;從受災范圍看,風雹災是該階段關鍵氣象災害;所有作物單產與洪澇災關聯最弱,即危害最小。第二階段,4種災害受災率與作物單產關聯性表現與第一階段相比:稻谷、小麥和甜菜單產與第一階段關聯性一致,與風雹災呈強關聯,其次是旱災和冷凍災,最后是洪澇災;從受災范圍看,旱災對棉花單產危害顯著上升,風雹災危害下降,與旱災呈強關聯。旱災對棉花單產的危害呈上升趨勢,這與氣候變化有關系,主要影響因子是氣溫和降水,有待進一步研究。第三階段與第二階段相比:旱災成為最強關聯,對作物單產影響最大;對稻谷而言,洪澇災影響上升,風雹災影響下降;從受災范圍看,對小麥、玉米、棉花和甜菜而言,該階段旱災危害最重,其次是風雹和洪澇災,冷凍災危害最小。結合災害數據可知,風雹災發(fā)生率較高,而洪澇災發(fā)生頻率低[5]。
2.3.2 作物單產與災害強度。第一階段,4種農業(yè)氣象災害強度指數與作物單產關聯性表現為:風雹災與稻谷、小麥、玉米、棉花、甜菜的單產均呈現強關聯;冷凍災害對稻谷和玉米單產的危害居第2位,而對于小麥、棉花、甜菜3種作物單產的危害居第2位的為旱災,洪澇災與5種作物單產的關聯性最小;從災害強度來講,作物生產受風雹災危害較大,洪澇災害危害較小。第二階段與第一階段相比:洪澇災強度指數顯著上升至強關聯,其次是風雹災和冷凍災,最后為旱災,說明從災害強度出發(fā),作物單產在此階段受洪澇災害危害較大。第三階段與第二階段相比:風雹災害強度指數與作物單產關聯度上升為第1位,為強關聯;對稻谷、小麥和玉米,旱災關聯度為第2位,對棉花和甜菜關聯度居第2位的為冷凍災;冷凍災害強度指數對稻谷單產關聯度居第3位,洪澇災害強度指數對小麥和玉米單產關聯度居第3位,旱災災害強度指數對棉花和甜菜單產關聯度居第3位。
3 結論
分析結果表明,1978—2014年新疆作物平均受災率和災害強度指數為28%和51%,而1978—1994年、1995—2002年、2003—2014年3個階段新疆作物受災率分別為29.4%、62.5%、58.3%,作物受災強度分別為29.4%、50.0%、91.6%。表明20世紀90年代前新疆糧食作物受災率和受災強度明顯低于90年代中期后。1978—2014年對新疆作物受氣象災害影響范圍分析結果顯示,不同作物受不同災害受災范圍影響不同,但同種災害對同種作物影響保持不變;受災范圍對作物單產影響存在階段性波動,20世紀90年代中期前關聯度最大,90年代中期后略下降后上升;不同災害造成受災范圍有差別,2002年前風雹災為關鍵氣象災害,2002年后關鍵災害變?yōu)楹禐腫6]。
風雹災和洪澇災對新疆作物單產有更明顯的影響。災害強度對作物單產的影響,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前災害強度指數先減小后增大,90年代中期后受災強度不斷減小;災害強度對作物單產影響程度存在差異,表明作物單產變化受不同災害強度影響更敏感。
4 參考文獻
[1] 劉芬,余玉平,黃芳,等.1978—2014年江西省農業(yè)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生產的影響[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7(24):211-212.
[2] 溫丹蘋,李靜,何朋飛.黑龍江省農業(yè)氣象災害與大豆產量的灰色關聯分析[J].自然災害學報,2017,26(4):56-62.
[3] 呂凱,陳磊,高振魁,等.安徽省農業(yè)氣象災害時間分布特征與灰色關聯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7,33(23):83-88.
[4] 蔡波,胡凱,傅青.氣象災害對江西省不同季水稻產量影響的灰色關聯分析[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7,44(7):1-7.
[5] 彭傳梅.河南省農業(yè)氣象災害對糧食產量影響的灰色關聯度分析[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7,29(4):106-110.
[6] 高姣姣.重慶市主要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及其綜合評價[D].重慶:西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