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旭龍 李博宇
摘要 利用磐石市氣象局近30年全要素氣象資料,對2017年磐石地區降水、氣溫、日照等氣象數據進行分析比對。結果表明,磐石市2017年年降水量574.1 mm,較常年偏少137.7 mm;年平均氣溫5.2 ℃,較常年偏高0.2 ℃;年日照總時數2 223.1 h,較常年偏少126 h;2017年磐石市主要氣象災害為夏旱、旱澇急轉、夏澇,對農業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分析得出,水分條件、特別是夏季水分條件會對農業生產產生重要影響,生產中應予以充分重視。
關鍵詞 氣候特征;氣象災害;吉林磐石;2017年
中圖分類號 P4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2-0223-01
磐石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地處長白山區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屬于丘陵半山區。受地理位置和大氣環流的影響,磐石市氣候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磐石市氣候的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大風;夏季熱而多雨;秋季涼爽多晴朗天氣,白天溫度較高,夜間溫度較低,晝夜溫差較大;冬季漫長而寒冷。
1 2017年全年氣候特征
2017年磐石市氣候主要特征:年降水量574.1 mm,較常年偏少137.7 mm;年平均氣溫5.2 ℃,較常年偏高0.2 ℃,其中冬季1—2月、春季3—4月氣溫稍低,夏、秋季及12月氣溫均偏高;年日照總時數2 223.1 h,較常年偏少126 h,除5月、7月、9月偏多外,其他月份均偏少或接近正常;積溫多于常年,初霜日期與常年接近,但終霜日期早,無霜期長。2017年作物生長期由于降水不穩定,主要是6月降水特少,氣溫偏高,持續高溫少雨致使磐石市出現了嚴重夏季旱情[1],作物生長受到嚴重制約,而7—8月數起短時強降水及連續降水引起局部洪澇災害;同時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出現了局地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對作物產量也造成一定影響[2]。
2 全年氣候分析對比
2017年磐石市春季(3—5月)氣溫偏高,回溫初日(連續3 d溫度≥10 ℃)出現在4月14日,日照時數偏多,降水量略多;夏季(6—8月)氣溫正常,日照時數偏少,降水量明顯偏少;秋季(9—11月)氣溫略低,日照時數偏少,降水量偏少;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氣溫偏低,日照時數偏少,降水量偏多。
2.1 降水
2017年磐石市春季(3—5月)降水量130.0 mm(圖1),較常年同期多14.0 mm,尤其5月降水充足,土壤濕度正常,沒有出現旱象,促使春播生產進度快、苗情好,是磐石市春季難遇的雨水條件。夏季(6—8月)降水量349.7 mm,比常年同期少118.1 mm。主要表現在6月降水特少,僅有37.4 mm,較常年同期少71.3 mm,致使磐石市出現了旱情,作物生長也受到嚴重制約。從7月開始隨著局部地區對流天氣增多,降雨量也有所增加,使全市旱情有所緩解,但進入7月中旬后,數起短歷時強降水導致旱澇急轉,對處于發育期的農作物影響極大。進入8月,尤其仍處于農作物生長發育期,繼7月短歷時強降水后連續陰雨天氣,農作物生長受到夏澇的威脅。秋季(9—11月)降水量50.2 mm,比常年同期少54.8 mm,主要體現在9—10月明顯偏少,較常年同期少55.3 mm。冬季(12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44.2 mm,較常年同期多11.2 mm,冬季由于降雪多、地面積雪時間長,對牧業有一定影響。
2.2 溫度
2017年磐石市年平均氣溫5.2 ℃(圖2),較常年同期偏高0.2 ℃。春、夏季(3—8月)平均氣溫14.4 ℃,較常年同期偏高0.5 ℃,但3—4月偏低,分別較常年同期低3.1、3.4 ℃。由于3—4月氣溫偏低,大田播種期稍微滯后。進入5月以后,氣溫持續回升,并且土壤墑情良好,沒有影響作物生長發育。進入6月中旬,氣溫陡升,6月14—17日連續4 d氣溫超過30 ℃,最高氣溫達到31.5 ℃。6月各旬最高平均氣溫分別為17.6、25.2、25.5 ℃,蒸發量正常,未出現旱情。秋季(9—11月)平均氣溫5.4 ℃,較常年同期偏低0.5 ℃。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氣溫-17.2 ℃,較常年同期偏高3.0 ℃,連續4年為暖冬。
2.3 積溫與日照
2017年磐石市全年≥10 ℃活動積溫為2 878.5 ℃,較常年(2 843.1 ℃)多35.4 ℃。終霜日出現在4月29日,比常年同期早8 d;初霜日出現在9月28日,較常年晚6 d;全年無霜期151 d,比常年同期多15 d。全年日照時數2 223.1 h(圖3),較常年(2 349.1 h)少126.0 h。
3 氣象災害及危害
2017年磐石市主要氣象災害為夏旱、旱澇急轉、夏澇。6月因降水量嚴重偏少導致夏旱,農作物正處于決定產量的營養生長期,嚴重制約了農作物的生長發育。7月中旬后多起強降水導致旱澇急轉,包括7月14日暴雨,降水量為59.8 mm;7月21日暴雨,降水量為51.7 mm,對生長發育期的農作物影響極大。8月份多起連續降水導致夏澇,包括8月2—7日降水,降水量為56.0 mm;8月15—19日降水,降水量為24.6 mm,同樣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局部地區形成澇災。干旱和夏澇都會對農作物產量造成嚴重影響,制約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4 結語
磐石市春季干旱多大風,多年來持續建設的水利設施基本可以解決春季抗旱問題[3-4],所以春旱已不是主要問題。夏季,農作物處于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的關鍵時期,這個過程對秋收產量起著決定作用,不但農作物需水量增大,同時也是高溫和水分大量蒸發的集中時期。而磐石市夏季降水變率小,發生夏季多雨的幾率很高,尤其近幾年連續出現夏澇或旱澇急轉。磐石市憑借目前的水利條件可以抗御夏澇,不會造成農作物大幅度減產,故而磐石市糧食產量處于穩定的水平。根據2017年磐石市氣候特征,并結合農業生產狀況進行分析,發現水分條件、特別是夏季水分條件會對農業生產產生重要影響,生產中應予以充分重視,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5 參考文獻
[1] 徐亞敏,毛榮華,許炳南.貴州夏旱成因初步分析[J].貴州氣象,1994(2):17-26.
[2] 孫旭映,渠永興,王堅.地理因子對冰雹形成的影響[J].干旱區研究,2008(3):452-456.
[3] 郭麗莉.水利設施在抗旱減災中發揮的重要作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1,39(5):217-218.
[4] 李強.水利設施在抗旱減災中發揮重要作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1(1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