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
【摘 要】技術變革,科技日新月異,“會計危機”并非危言聳聽,AI(人工智能)已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未來勢不可當,墨守成規必然淹沒在時代浪潮中。技術在創新,職業同樣也要找出路,以迎接AI的挑戰,財務轉型已在路上,如何轉?路在何方?管理會計為我們指明方向,交給我們工具,但沒定式,我們如何推進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作者基于財務職業所面臨的形勢,談談個人一點所思所悟。
【關鍵詞】企業管理;財務轉型;管理會計;思考
一、管理會計大勢所趨
時下是信息化、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時代,“無人餐廳、無人銀行、無人駕駛、無人工廠、虛擬主播……”已從熒幕走進我們生活。而作為會計行業,據有關機構預測未來“會計”也將是被AI替代的職業,尤其是基層從事簡單重復核算記賬崗位。企業財務會計“危機”隨著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廣泛推廣、財務機器人的問世等,讓財務戰線同志神經越來越緊繃,在此背景下,“管理會計”這個字眼越來越受到關注。
近年來,財政部高度重視,積極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并于2014年10月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構建了由“理論、指引、人才、信息化加咨詢服務”組成的“4+1”管理會計體系;建立管理會計咨詢專家團隊機制,積極發揮其智庫作用;同時,按照《指導意見》提出的“建立以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為統領、以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為具體指導、以管理會計案例示范為補充的管理會計指引體系”的要求,先后印發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和29項管理會計應用指引。
當前,管理會計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提上改革日程,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探索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等領域中管理會計工具方法的應用。更將管理會計視為謀求企業轉型升級,適應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項重要手段。
二、管理會計價值驅動
那么,究竟什么是管理會計,管理會計對企業來說能起到什么作用?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會計信息處理更實時、動態、集中,會計核算更規范、高效、便捷。新興技術改變了會計的傳統單一核算職能,實現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內部控制與業務流程的有機融合。管理會計采用一種分析性的工作方法,運用一種動態化的工作方式,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實時反映和有效監控,為企業內部構建涵蓋財務分析與預測、財務戰略規劃、資本市場運作、全面預算管理、風險控制和績效管理等較為完備的現代化管理體系。
管理會計就是要發揮“顯微鏡、放大鏡、望遠鏡”作用,要求財務人員具有“明于道、精于術”的能為決策提供服務,針對財務會計信息以及其它各方面信息,包括銷售、采購、市場、人事等非財務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面向未來發展需要,面向企業內部管理者,提供報告、制定預算、進行成本控制、提供決策和戰略支持等,真正讓數據說話,更多地參與企業管理,更好地幫助決策者、管理者快速對市場做出反應,推動精益財務,通過改善企業管理為企業創造價值。比如當企業進行項目投資時,投資是否有收益?何時能收回投資?哪種合作方式最有利等;企業內部績效考核,選擇哪種財務指標考核合適?考核目標定在多少合適?考核能帶來多少邊際效益等,這些“賬”,傳統的財務會計往往難算清楚,這就需要管理會計予以解決。
三、管理會計機遇挑戰
隨著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的變化,管理會計發展適逢良機。實現從投資拉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型、從粗放增長型向集約發展型轉型、從重規模速度向重質量效益轉型、從低成本優勢領先向綜合實力提升轉型,需要借力管理會計;滿足企業其內在管理需求,實現內涵式發展,向管理要效益,需要有效運用管理會計,尤其在“互聯網+”時代,先進的信息技術為管理會計數據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在推進管理會計建設過程中仍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一是管理會計理論指導有待完善。雖然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和應用指引已經下發,但在企業內部執行缺乏剛性約束,同時,符合中國國情和中國企業實際情況的管理會計實施細則仍未出臺,發展和應用管理會計仍缺乏相應的標準規范對管理會計實踐加以引導。
二是企業信息化水平集成度不高。近年來,信息化、智能化技術飛速發展,為管理會計提供更及時可靠的財務和非財務信息奠定了基礎,有利于會計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目前,不少企業“信息孤島”現象普遍存在,極大地阻礙了各類財務、非財務信息的有效傳遞,成為管理會計職能有效發揮的一大阻礙。
三是高素質管理會計專業人才缺乏。長期以來,我國高端會計人才相對缺乏,其中能夠較好地為單位管理高層提供有效經營和最優化決策信息的管理會計人才匱乏,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重點始終在財務會計方面,對非財務信息的掌握不充分,不能較好地為單位管理高層提供有效經營和最優化決策的各種財務與管理信息。管理會計人才的缺乏,嚴重制約著管理會計的發展。
四、管理會計轉型思考
財務會計如何向管理會計轉型,我認為需要我們財務人員積極轉變觀念,勇于突破慣性思維,切實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從事后管理向事前預判、過程控制轉變,加強與業務單元協同集成,推動企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作出應有貢獻。
(一)轉變思維。推行管理會計,關鍵是轉變思想。首先從思想上得認上賬,我認為要做好“三個轉變”,即主要領導要轉變、財務人員要轉變、業務人員要轉變,領導人員要重視起來,對推行管理會計的價值得認上賬,從組織保障、制度保障、成果應用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財務人員要建立管理會計思維,主動加強管理會計知識學習,沉下去,積極作為,而不是被動應付;業務人員要建立財務思維,打破業務壁壘加強與管理會計人員協同。
(二)提升能力。推行管理會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隊伍。當前集團公司財務隊伍面臨缺員、結構不平衡、整體學歷不高、業務參與深度不夠、管理會計知識匱乏等問題,要快速提升管理會計業務能力,必須多管齊下。
一是抽調業務骨干,組成管理會計推進項目組,與權威機構合作脫產集中培訓,并鼓勵取得相關資格。二是加強引進高校高素質專業人才。三是制定階梯式人才培養計劃,有序保障人才階梯。四是加強專業知識學習,采取自學與集中學相結合方式不斷提升理論知識儲備。
(三)加強交流。推行管理會計,要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探索。管理會計源于實踐,重在實踐,只有做好實踐探索、做好經驗總結、做好相互交流,才能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服務質量、提升參與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能力,從而推動管理會計理論體系轉化為實踐。一是內部相互交流,尤其是管理會計處于開始探索階段,要廣泛開展探索交流,找準推行的難點、痛點,“集眾思,廣忠益”,理論結合實際推行管理會計建設。二是“走出去”,開展外部調研,借鑒成功經驗。
(四)信息集成。推行管理會計,要有先進的管理工具。信息集成是業財融合的基礎和前提,必須建立以財務為中心的共享服務中心,一方面實現核算集中,釋放財務人員核算精力,另一方面實現消除“信息孤島”,實現財務、銷售、采購、生產、行政、人事等信息集成,打通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壁壘,為管理會計提供信息支持。
【參考文獻】
[1]郭永清 管理會計實踐
[2]沈芳群.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6(15)
[3]陳小鵬.論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J].商場現代化,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