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要:隨著環境的污染和空氣質量的惡化,霧霾天氣越來越多,對人體健康、交通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霧霾天氣這一問題一直備受國家關注。為了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減少霧霾對人體健康、交通出行帶來的惡劣影響,我國必須加強對霧霾天氣的治理。本文將通過對霧霾天氣的現狀、形成原因以及危害進行詳細分析,提出合理化的環保治理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霧霾天氣;現狀;環保治理;措施
一、我國霧霾天氣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霧霾天氣出現的頻率日趨嚴重,特別是廣州、北京、青島這些一線城市、沿海城市受霧霾的影響更加嚴重,直接對居民的身體健康、交通出行造成了巨大的阻礙。在北方地區,秋冬季節比較漫長,這期間霧霾天氣情況幾乎占據了居民的主要生活,嚴重情況下還會限制出行,波及范圍較廣;比如像北方的北京、青島這一些大城市或者沿海城市,本身人口眾多,正常天氣出行都有一定的交通擁堵問題,霧霾天氣的頻發無疑更是雪上加霜,加大了上班族、學生的出行難度,從而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所以我國相關部門必須要重視霧霾天氣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二、形成霧霾天氣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霧霾天氣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和地理位置、降雨量、空氣濕度、天氣氣象、氣壓、日照時間等自然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比如像青島、威海這一類型的沿海城市,日照時間短,降雨量多,空氣中的濕度比較大,云層量較低,都會導致空氣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時的擴散,從而加重污染問題,形成霧霾天氣。
(二)人為原因
霧霾天氣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分為企業和個人。一方面我國的重工業工業企業自律意識較低,沒有完整的制度體系,比如水泥廠、建筑場能源利用消耗過大,大量的排除廢氣和垃圾,嚴重的污染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加快了霧霾天氣出現的頻率;另一方面,煤炭的使用率和汽車尾氣的排放,在北方地區,一到冬季,居民為了取暖會加大煤炭的使用率,煤炭燃燒過后漂浮在空氣中的顆粒物質和有害物質,對身體健康和環境都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另外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開始走入千家萬戶,現在大眾的出行少不了汽車的代步,但是汽車排出的尾氣成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在現階段霧霾天氣頻發的情況下,無疑進一步加重了環境污染。
三、霧霾天氣的危害
(一)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現階段,霧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在時代迅速發展的21世紀,人們也原來越重視健康問題,霧霾天氣的頻發與人體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只是大部分人意識不強,汽車尾氣排出的二氧化硫、含鉛化合物、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等150-200種不同的有害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嚴重的會導致癌癥,同時煤炭燃燒后產生的硫酸鹽、碳酸鹽等有害物質分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部血液循環,容易產生哮喘病、呼吸道疾病等等。雖然對于一些健康人士霧霾天氣對其身體影響不大,只是帶來一些輕微的疾病,但是積少成多,特別是一些老人、小孩發病的幾率會更高,所以更應該有一定的防范意識。
(二)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我國的交通運輸業包括: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等,霧霾天氣的出現會導致路面能見度低,空氣質量變差,影響人們的正常交通出行,嚴重的霧霾情況,能見度可能僅有1-2米的距離,造成了車輛行駛緩慢、飛機航班延時或者取消的情況,輪船在能見度低的海面上出行也會帶來一定的危險,這些問題都將直接影響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交通出行。
四、環保治理的措施
(一)加強環保觀念,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堅持綠色出行
想要改善霧霾天氣帶來的影響,國家、企業、個人之間需要相互監督與配合。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多設立一定的環保建筑,提高人們的環保觀念,從小事做起,杜絕做出污染環境的事情。比如在一些城市設立共享單車,提倡人們綠色出行,宣傳共享單車的好處,不僅可以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降低環境污染,同時還可以強身健體。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每個人都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互相監督,才能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加強工業企業治理,控制污染源,開發新能源
我國的重工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是由于工業企業內部制度體系不完善,同時大量排放污染物、廢水,對環境污染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工業企業的管理,優化合理布局,從源頭抓起,控制污染源,分析各個城市工業的地理位置和廢氣排放量,做好污染監控管理,嚴厲打擊過多的排放污染物;相關部門可以適當的為工業企業投入一定的資金,用于開發新能源,更多的利用水能、風能、太陽能來代替傳統煤炭、水泥、化石燃料等,普及新能源的便利性和好處,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加大城市綠化面積,做好綠化工作
加大城市綠化面積,做好綠化工作也是環保治理的一個重要措施。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不斷崛起,導致城市的綠化面積減少,不足以抵抗霧霾、風沙等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想要長期的改善霧霾天氣對環境帶來的影響,應當加大城市綠化面積,做好綠化工作,比如在辦公樓或居民小區,根據人口的居住量,設立一定比例的綠化面積;在公園、馬路等一些公共區域,根據汽車的出行量對綠化工作進行有效合理的規劃。同時相關部門應對城鎮或農村一些伐木砍林、開山采礦的行為進行嚴格控制,減少綠化面積的損害,這樣城市與農村相結合,在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下,減少霧霾天氣對環境以及個人的影響。
總結: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保障。隨著霧霾天氣的頻發,不僅影響到人類自身的身體健康、交通出行,對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所以改善霧霾天氣,加強環保治理勢在必行。雖然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了霧霾污染的重要性,并且做出了相應的環保治理措施,但是由于我國的工業企業過多、人類的環保意識不強、綠色植被大量減少,導致了環保措施是時候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想要立竿見影的效果,我國相關部門應多設立一些關于環保的法律制度,普及環保意識,提倡綠色出行,加大對工業企業的管理,同時企業和個人也應當和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良好的配合,企業內部設立完善的制度體系,個人從自身做起,自我約束,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改善霧霾天氣,防治環境污染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相信在政府、企業和個人的相關配合下,齊心協力,在不久的將來必將呈現出一副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的美好景象。
參考文獻:
[1]沈萃.北京市霧霾治理與區域經濟結構升級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7.
[2]劉華.我國霧霾防治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7.
[3]尹曉玉.我國霧霾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7.
[4]劉寶成.大氣霧霾污染的原因與防治對策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10):88-89.
[5]辛莫野.我國霧霾天氣防治的法律對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