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選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高考改革不斷深入,當前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當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為了克服片面應試教育的發展傾向,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改革,構建英語知識體系,關注學生運用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切實提升學生得體的使用英語交際能力,以強化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筆者根據近幾年的教學經驗,分析了當前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語用取向模式和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考改革;高中英語;語用取向
高考作為學生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而英語課程作為必修課之一,對學生的發展也會產生重要的意義。學生學好英語知識能夠為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英語作為全球的重要通用語言,對跨國之間的交流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隨著高考的不斷改革,我國的經濟發展要求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人才高考英語改革也在不斷適應這一形勢發展需要,對此教師需要根據高考改革的特點,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一、傳統英語教學的弊端
在以往的高中課堂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并且教師為了適應應試教育發展的需求,完全是為了考試而教學,教師在課堂中居于主導地位,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迫于高考的壓力,學生會進行被動的學習,在這種壓力下會使學生逐漸喪失思考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傳統教學狀況下教師一直在強調單詞的背誦和語法的掌握,忽略了英語實用性的培養;學生被動的記憶,逐漸喪失了英語的學習興趣。對于這些英語教學的問題,教師需要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及時調整學習方法,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提升學習能力,進而實現全面發展。
二、高中英語教學的語用取向
語用教學強調的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使得學生利用言語行為、會話含義和語篇能夠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順應經濟發展,應對文化差異,正確理解語言得體進行交際的能力。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考英語考試應當更加重視考查學生的語用綜合能力,使英語教學朝著語用方向發展,展示英語教學回歸學科的本質,注重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素質。
語用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語的應用能力以及跨語言交際能力,在語用模式下成績已經不再成為衡量學生學習成績的唯一好壞標準,學生能否得體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成為考查學生英語水平和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標準。此外學生需要更加關注英語運用能力的提升,教師也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這對于回歸學科本質具有重要意義。
三、高中英語語用教學模式的內容
語用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還要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和習俗。教師需要轉變應試教育的觀念,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為出發點,向學生傳授他國的社會歷史文化知識,在教學過程當中激發學生的語用意識,幫助學生理解具體語境中對話的含義。一般情況下,語用模式分為顯性語用教學模式和隱性語用教學模式這兩種教學模式,通過足夠的練習以及學生對語用知識的認真思考,形成自己的學習理念和學習內容,幫助學生實現用語用能力的提升,更好的了解具體語境中的會話含義。
顯性語用教學模式,語用教學是影響注意程度和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求學生必須要注意語用特征和語言環境,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為學生提供語用知識和分析方法,創設不同語境,讓對某一語用特征進行語法分析。
隱性語用教學模式則強調通過事例和交際活動等教學活動來使學生發現語用規則,它依賴于學生對語用形式的注意程度,不強調教師對于語用原則的解釋。這種語用模式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對某種語言形式的感知,模擬體驗情境中的語言狀況;通過模擬言語語境的練習,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加以理解;通過教學活動來對學生的語用知識使用狀況進行了解;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當中處于主導地位,教師輔助學生完成學習工作,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來創設學習情境,突出學生本位,為學生提供與有能力發展需要的互動和語境狀況。
四、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1.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的老師,隨著英語改革的不斷深入,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改革方案,但是教師必須要明確認識到英語這門學科面臨著深度的改革。即使英語不作為全國統一高考的科目,學好英語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不并不代表學生可以不學習英語,很多學生認為學英語沒有任何用處,這種認識是十分錯誤的,英語不僅對于學生的知識能力積累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對于培養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使將來不是從事與英語相關的工作,在實際生活當中也會用到英語。
例如,學生之間的英語學習需要溝通來維系,在英語課堂上英語教師要設計一些課堂互動活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與學生一起做游戲進行交流,可以采用全英文教學,與學生之間的英文對話要讓學生在出現疑問,只有這樣才會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時及時向教師尋求幫助,如果教師在整個活動中過于嚴厲,會使學生產生壓迫感,逐漸對英語課堂產生厭倦心理。另外,除了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外,還要利用多媒體等新型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這些新的教學工具的引進,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注意力和課堂效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而不是被動地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灌輸。
2.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英語學科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外,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運用能力的培養。學習的目的并不在于掌握知識,還在于能夠將知識應用到實踐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英語作為一門交流的語言,要更加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高考英語改革的總方向是推廣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則重點強調學生的綜合能力,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采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在進行英語對話訓練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借助多媒體工具創建生活情景,如生活中創建的問路、購買、重要場合的社交等等,讓學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參與其中,用英語進行交流,讓學生明白在具體的語境當中需要怎樣應用英語知識,生活情景的扮演能夠使學生更好的鍛煉,無論學生演繹的好壞,就是在第一時間都要給予評價和贊美,學生得到了教師的鼓勵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習信心。
總之,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英語教師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要在改革的助推下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能夠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為了更好的推進素質教育,教師需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突出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運用能力的培養,使教育能夠培養出更適合我國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卜麗麗.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師的角色轉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3):52.
[2]王秀秀.淺析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改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9):274.
[3]路秀蘭.新高考改革方案下高中英語教學調整探析[J].求知導刊,2016(05):126.
[4]宋衛民.高中英語課程改革與高考英語改革[J].宜春學院學報,2010,32(11):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