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孟麟 趙凱 徐天樂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國軍事力量逐漸增強,未來直升機載空空導彈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未來,直升機載空空導彈必須要具有更大的射程、更強的抗干擾能力、更強的反隱身能力、更多樣化的打擊能力、更網絡化的作戰模式等要求才能不斷符合現代化的軍事發展需要,不斷滿足更高的國內和國際作戰需求。本文就針對直升機載空空導彈發展趨勢展開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分析目前國內外的直升機載空空導彈發展狀況,結合國內外趨勢提出目前新形勢下直升機載空空導彈應當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武裝直升機;光電對抗;隱身技術;作戰需求;發展趨勢
上個世紀八十年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開始不斷對直升機空戰技術和武器系統展開分析與研究,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其直升機空戰模式和空戰武器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優秀的成果。但是,新出現的新興直升機在有關性能上和滿足作戰需求上等方面的效能越來越低,不能更好的滿足直升機載空空導彈的發展模式,影響了直升機的作戰效果和作用。對此針對新一批直升機載空空導彈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發,實現全面的改進與完善,此外,直升機載空空導彈的發展趨勢也將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
1直升機載空空導彈需求分析
1.1直升機光電對抗技術
光電對抗就是光電干擾與反干擾。光電干擾可以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來破壞或者削弱敵方光電設備,以維護自身利益,保護己方目標的手段。光電干擾主要有兩張方式分別是有源干擾和無源干擾。
1.1.1有源干擾
有源干擾屬于一種積極干擾,也可以稱為主動干擾。有源干擾是利用光電設備發射或轉發敵方的光電設備光波,對敵方造成一種壓制干擾或者欺騙行為,以達到保護己方的目的。有源干擾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紅外干擾機
紅外干擾機是一種紅外對抗裝置,可以發生精心編制的紅外脈沖,從而擾亂敵方的光電設備系統。紅外干擾機的主要干擾對象是紅外制導導彈。
(2)定向紅外對抗系統
定向紅外對抗系統是要是將干擾能量進行集中,集中到狹窄的光束當中,當紅外導彈逼近時,警報系統就能夠在第一時間將光束引向來襲導彈方向,干擾敵方導彈,擾亂敵方導彈的探測器和電路,使敵方導彈丟失目標。
(3)紅外干擾彈
紅外干擾導彈點燃后可以產生強烈的火焰,并根據預先的規定產生強烈輻射,對敵方紅外探測系統產生一種誘惑或者欺騙的行為。
1.1.2無源干擾
無源干擾是一種消極干擾,也可以被稱為被動干擾。無源干擾主要是利用特質的器材或者有關材料的反射、散射等功能來實現對己方目標的光學特性的改變,從而達到欺騙敵方或者降低敵方光電設備性能的目的。無源干擾分為多種不同的種類,本文主要從紅外煙幕干擾、光電隱身這兩個方面進行詳細的介紹。
(1)紅外煙幕干擾
紅外延誤干擾技術可以在空氣中釋放溶膠微粒,這種溶膠微粒可以改變電磁波的特性,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對光電探測系統等產生一定的干擾。
(2)光電隱身
光電隱身是一種防護手段。光電隱身可以使直升機有效的避免受到雷達、紅外等系統的探測,不容易被監視到。光電隱身是一種復雜性比較高的綜合技術,這一技術手段的使用能夠在實戰過程中大大提高作戰勝利率,促進武裝直升機攻擊的突擊性,提高武裝直升機的生存率。目前武裝直升機光電隱身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a.加涂偽裝漆;b.減少反光;c.降低噪聲;d.對外形做出改變,使用能夠吸收電波的符合材料,e.更多的采用紅外抑制技術。
1.2作戰需求
武裝直升機實際執行的任務主要有護航、巡邏、警戒、火力支援、地控制權、突擊任務等。因此,直升機的靈活性和機動性是必須要得到保證的,并且其性能需要不斷進行提高。其次,地面防空是一種相對比較常見的防御方式,由于直升機的地面防御能力比較低,防御難度比較大,控制性有限,所以進行低空飛行的直升機構成發射條件是極其困難的,進行防御和打擊任務也十分困難。固定翼飛機具有較強的打擊能力,但是該種飛機會受到飛機跑道和后勤保障的限制,固定翼飛機很難在第一時間快速的到達目標空域進行作戰和攻擊。對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對固定翼飛機的防御和攻擊能力,利用武裝直升機能夠借助地形的特點貼地飛行的性質來對固定翼飛機形成一定的對抗作用和威脅作用,從而提升直升機在空戰當中的戰略地位。
2直升機載空空導彈發展趨勢
(1)較大的有效射程
增加導彈射程可以在空戰過程中占據有利地位。目前大部分的直升機載空空導彈都屬于近距離載空空導彈,因此未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導彈射程。通常情況下直升機載空空導彈需要在低空和超低空的環境下作戰,并且要求能夠高速飛行和快速擊中目標,然而低空和超低空飛行的阻力比較大,加大射程的難度也比較達,這樣就需要對直升機的發動機進行相應的改進,加強導彈負荷量,減小阻力,對導彈速度進行優化。只有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入手才能夠有效增加導彈射程。
(2)較強的反隱身能力
武裝直升機隱蔽性的好壞會直接對直升機生存率產生影響。目前導彈技術發展尤其迅速,并且未來空戰的作戰行動時間會不斷實現縮短,因此在戰斗過程中一旦被敵方發現就會面臨著嚴重的被動地位,威脅到武裝直升機的安全。同時光電隱身技術發展起來,直升機載空空導彈應當充分提高自身的隱身性能,加大隱身力度,另一方面更加應當具備高度的反隱身能力。反隱身技術主要有雷達反隱身技術、光學反隱身技術等,要實現對多種探測體制的有效結合,這也是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反隱身武器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3)優良的抗干擾性能
武裝直升機能夠進行低空和超低空的飛行,可以利用地形特點進行隱蔽,未來武裝直升機將實現電子對抗系統和紅外干擾裝置的配備,從而能夠更好的擁有抗地雜波、抗人工誘餌等能力。直升機載空空導彈的抗干擾技術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也將實現多樣化,包括利用光譜進行引導、利用紅外技術等,這些技術的實現與完善能夠進一步提升系統分辨能力,提升直升機載空空導彈的抗干擾能力。
參考文獻:
[1]樊會濤.空戰制勝“四先”原則[J].航空兵器,2013(1):3-7.
[2]程啟東.李愛英.武裝直升機及其機載空空導彈[J].航空兵器,1995(2):31-34.
[3]劉穎.文琳,張遷.國外直升機載空空導彈發展綜述[J].飛航導彈,2012(10):25-30.
[4]劉青.世界首創的中國“天燕”-90直升機載全向空空導彈[J].世界航空航天博覽,2006(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