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施恩 任凱
摘 要:新時代技術的不斷進步帶動了各個行業的飛速進步,建筑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及進步,更好地滿足了人們對生活的日常需求。建筑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已經成了當今社會的主要一個發展方向,因此做好高層建筑的相關質量措施至關重要,只有嚴格把關才能夠適應社會的新發展。實際施工過程中要注重將理論技術及生活的基本要求進行有效結合,根據規定的標準進行施工,這樣才能夠確保高層建筑的質量工作,最大限度的發揮施工技術水平。
關鍵詞:土木施工;建筑應用;分析方法;應用前景
引言: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城市內的建筑面積逐漸增多,高樓大廈矗立的場景到處可見,隨著土里使用面積的逐漸減少,建筑趨向更加高的樓層發展。高層建筑的逐漸普及已經對現有的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及行業的前進。現如今,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對高層建筑進行了詳細具體的施工要求,逐漸將標準制度由上而下進行普及。在建筑領域,我國秉持著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的理念,學習先進的管理水平這樣才能夠以此作為參照,同時結合我國現有的施工水平修整適合自己的國家發展的標準性規范。
1、高層建筑的樓層特點
高層建筑的最主要特點就是結構層次復雜、種類繁多等,相比于低層建筑而言,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要求更高、難度也逐漸增大,這就對相應的施工工程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設計高層建筑時,一定要注意使用安全高效、經濟合理的建筑準則,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建筑的實際技術施工,才能夠符合國家規定的建筑標準。良好的建造體系對高層建筑的安全性至關重要,正因為樓體龐大復雜,因此施工的操作技術相對復雜、材料種類繁多,耗費的施工時間也過多,此外,施工質量的好壞與建筑的區域的季節及當地氣候關系密切。以上各種因素都能夠影響該高層建筑的使用性能,因此一定要學會合理的使用相應技術。如果施工技術落后將很難促進高層建筑的發展進步,大大限制了建筑行業向著更加發達的方向進步。
2、高層建筑土建施工中存在的常態問題
2.1建筑結構設計欠缺合理
由于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更加復雜,因而設計周期比較長。一些建筑單位為了節省成本和時間,一般會套用其他建筑圖紙,或者設計深度不夠,使得建筑整體結構設計與先進的施工技術不吻合。
2.2質量控制與管理方法欠缺科學性
高層建筑土建工程涉及的內容比較繁瑣、龐雜,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降低工程質量。另外,在質量控制與管理方面,施工單位的方法欠缺科學性,也會使工程質量受到較大的影響。再者,由于施工技術方案的制定缺少科學性、先進性,施工人員多而龐雜,素質、文化、技能等差異較大,現場監理人員無法逐一進行施工質量監管,有的施工人員存在隨意施工、違規施工等問題,也給后續工程質量埋下了安全隱患,甚至導致返工等問題產生。
2.3施工工藝和施工關鍵技術存在不合理
為了追求施工進度,有的施工企業不認真深入地研究圖紙,不能根據設計圖紙來科學制定施工方案,也未選擇合適的施工工藝和施工關鍵技術,導致在施工過程中,不斷改變施工工藝,甚至變更圖紙,降低了高層建筑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2.4上述問題的發生充分說明了先進施工技術在實踐中充分運用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3、高層建筑中土建施工技術的應用
3.1深基坑施工監測技術
施工過程中委托專業單位對基坑的支護結構水平位移、立柱沉降、建筑沉降以及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進行信息化監測,在基坑支護邊坡結構上布設凸球面的鋼制測釘作為位移監測點,使用全站儀定期對各點進行監測,根據變形值判定是否采取何種措施,消除安全隱患,提高了施工過程和周圍建筑物的安全性,大大減小深基坑坍塌事故的發生。保證基坑施工安全性。同時,通過監測信息反饋,可對工程施工進行合理的安排與指揮,大大提高工程進度的效率。
3.2復合土釘墻支護技術
地下室采用“排樁+錨索”和“放坡+噴錨”的支護形式。是擋土結構與外拉系統相結合的一種深基坑組合式支護結構。是將錨桿與滑裂面以外土體連成一個整體,再通過外拉系統與深基坑邊坡組成一個整體受力體,承受主動土壓力,利用土層的抗拔力(土層與錨固體的粘結強度),維持被錨固體(邊坡)的穩定。該體系可簡化支撐,節省勞力,比支撐施工能更有效地控制擋土支護的位移,使得開挖的基坑獲得廣闊的空間,且能夠加快工程進度。是一項技術先進、施工簡便、經濟合理、綜合性能突出的基坑支護技術,既能保證了基坑安全,叉施工方便,節約工期i極大的保證了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復合土釘墻支護減少了土方的開挖和回填數量,減少了工地的揚塵,保護了水土資源。
3.3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
采用低水化熱水泥,嚴格控制粉煤灰的摻入量、使用合格的膨脹劑、減水劑,摻入適當比例的抗裂纖維外加劑,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及時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測溫,并采用一層塑料薄膜加二層棉被的方式保溫,保持14天的持續養護。保證大體積砼外觀良好,無肉眼可察裂縫。為防止裂縫還應增加了溫度后澆帶,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收縮應力,控制了裂縫的產生。
施工過程中從原材料選擇、配臺比確定、施工縫處理、施工工藝等方面嚴格控制,起到很好的控制裂紋效果。在材料的選擇上,水泥:選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要求定生產廠家、水泥強度等級、定批號;粗骨料:選用強度高,連續繼配好,同一規格的石子,要求砂,含泥量嚴格控制在規范控要求的下限,不得含有雜物;外加劑:選擇時同水泥選擇同時進行,宜選用具有減縮抗裂性能且不能改變混凝土內部性能比的外加劑,要求定廠家、定品牌、定摻量,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精確計算,操作人員不得隨意調整摻量。同時在滿足泵送及混凝土色差的基礎上盡量可能減少混凝土的坍落度,以防止混凝土的離析和泌水導致混凝土的表面裂縫。
結語:
我國的建筑改革在當前進入到了深化時期,隨著施工技術的進步,在高層建筑的規模以及數量上也逐漸增多。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先進施工技術的推廣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必將對建筑的施工效率和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將土建先進的施工技術應用在高層建筑中,就能有利于建筑施工的質量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小強.高層建筑中土建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居舍. 2017(30)
[2]張镲.高層建筑中土建施工技術的運用問題及對策簡析[J]. 江西建材.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