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堂 周志慧
摘 要:土地資源治理關系到人類發展,作為利國利民的重要工程,需要重視加強土地資源治理,同時更要結合工程模式,提高治理效率。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實踐,對其相關治理措施進行了具體研究。希望能夠為土地資源治理工作進一步開展提供有效保證。
關鍵詞:土地資源;治理;工程模式
引言
眾所周知,土地資源是我們人類日常生活中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而帶來的土地污染與破壞,以及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人地矛盾已日益突出,如何最有效的利用土地已變得尤為重要。本文簡單闡述了土地資源治理內容,根據實際,提出了工程模式下如何提高治理水平的相應對策。
1加強土地資源治理
1.1加大土地流轉,提高土地產出效益鼓勵把那些耕作力不從心的荒廢的土地流轉到有能力的、機械水平高的農戶手中。有些農戶因老、弱、病、殘,無能力耕種承包田,也可以承包給有能力耕種或機械化水平高的農戶手中,農戶剩余出來的勞動力可以外出打工,也可以在家從事二三產業,多數土地流轉后實現產業化、機械化、規模化經營,生產的產品可以通過創品牌、網絡等方式進行銷售,比起自己剩余產品賣不出去或賣不上價要好得多。因此,在保證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用途,不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地鼓勵土地流轉。
1.2加強植樹造林,完善保護管理機制林業資源可以保住水土流失,也可以影響小氣候,還是筆不小的財富,而不少地方對植樹護林不夠重視,對森林進行掠奪式采伐,參天大樹所剩無幾,所剩部分樹林被許多村為了公益事業而被賣砍伐掉。近年來,許多地方實行退耕還林,卻因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被野火燒了一遍又一遍,出現了“年年還林不退林”。因此,提高森林覆蓋面積是許多地方當務之急,而且為提高森林的覆蓋面積必須植樹與護林相結合。在加大植樹造林力度時,同時也必須加大護林管理機制,提高植樹造林成活率。林業部門要嚴格審批制度,堅決杜絕批少多砍、批次砍好及毀林開荒等現象的出現。
1.3加強建設用地管理,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城市建設離不開規劃,城市規劃主要內容是土地使用,舒蘭市建設用地不足,城市建設需要占用大量耕地,所以建設用地的管理同樣離不開規劃。一是要加強全市建設用地管理。在城市規劃內進行建設的需要申請用地的必須經土地部門和相關部門的審批批準后方可施工。要規范批后管理,強化批后管理關鍵把握好兩點,一是跟蹤管理關。對經批準的建設項目,每個環節要嚴格檢查,加大監察力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處理。二是驗收關。工程完工后,及時組織環保、消防、園林等相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發給驗收合格證,驗收不合格房產部門不予辦理房屋產權證。
2土地整治工程模式管理
現場施工管理就是依靠和利用先進科學的管理組織、理念、措施及辦法等,對現場人員、機械設備、材料、環境、水電、資金、資源、能源、安全、質量、信息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機的組合與合理配置,以便高效率、高質量、低耗能進行現場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同時確保施工周邊環境與安全達到相關要求。在施工現場管理中,對場地進行科學的安排和有效的使用,保證施工和環境的協調。
土地治理工程現場管理的詳細內容主要包含: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出產的產品數量及質量均能達標為目標,有效完成規劃預定的各項施工項目所涉及的具體任務,特別是各項施工經濟及技術指標;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同時,實現各項資源的優化配置,在施工過程中巧妙引進先進高新技術及新型工藝,憑借恰到好處的建議及技術革新,改善并避免施工過程中的浪費現象,確保有效提高工程的效益及效率;進一步健全施工現場的各項管理制度,規范并加大施工任務清單、業績考評及物料領用等方面的管理力度,避免物料的浪費及能源的不合理消耗,科學預算配置資金占用及生產儲備,在確保質量達標的前提下實現成本節約;對各個部門與各項環節實行專業化管理,并努力構建系統化專業管理體制,確保管理系統能夠最大效能地發揮其作用,以實現對施工現場各項工作的有效掌控;實現施工現場科學化、標準化管理,以保障現場工作可以按照規范操作并能有效達標,保證檢查及考核符合標準要求;加強施工現場基礎工作的管理力度及效度,以確保各項資源能夠有序流動,部門間的信息溝通準確及時,出現異常狀況時能夠及時有效予以處理,保障施工現場的常規運行能被隨時掌控;維護好施工現場的施工環境,實現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3土地整治工程模式管理的原則
3.1進行動態管理。施工現場的情況是隨工程進展不斷變化的,為了適應這種變化,不可避免的經常要對現場平面布置進行調整,但必須在總平面圖的控制下,嚴格按施工現場管理的各項規定進行調整。
3.2勤于檢查,及時治理。對施工現場管理的檢查要從工程的開工起,直到竣工交驗為止。檢查時問可以安排在月中、月旬和月末。還可以根據進度來劃分,完成相關工程階段后,就檢查一次,結果要與施工任務書結合,如果施工現場同相關規定不一樣,就不予結算,需要整改。由于施工現場情況復雜,也可能出現三不管的死角,在檢查中要特別注意,一旦發現,要及時協調,重新落實,消滅死角。
3.3堅持文明施工。施工現場管理是各項管理的樞紐,它將各專業管理聯結到現場一點,現場人流、物流、財流的暢通直接關系到施工活動能否正常進行,關系到其他管理目標能否有效實現。與此同時,一定要按照規定嚴格的執行所有有關聯的法律和法規,堅持文明施工,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土地資源治理及工程模式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土地資源管理利用直接對國家的經濟發展與宏觀調控的正常落實有著重要影響。對土地資源的合理治理,科學管理,才能在當代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下實現發展,因而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國土資源管理人員,必須認真分析實際情況,并采取針對性的工程模式,才能促進管理利用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曲少東.土地資源治理及工程模式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09):31-32.
[2]許丹艷,劉向南,范黎.新時代背景下土地資源保障能力建設:一個分析框架[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8,31(05):23-29.
[3]劉慧明.某土地治理改造項目的水土資源平衡分析[J].云南水力發電,2016,32(0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