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們生產生活模式發生了相應的改變,不斷地在職業教育中引入互聯網,形成新的教學模式,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與必要性。"互聯網+職業教育"就是基于傳統職業教育的開展,有效地引入互聯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優勢,不斷地促進教育的發展,形成互聯網背景下下信息化教學模式。本文基于職業教育開展實踐,首先對于"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架構進行分析,其次探究互聯網+職業教育"創新應用策略,主要從在線職業教育開展,自主化學習開展,信息化教學管理模式構建的層面進行分析,為今后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相應的依據。
關鍵詞:互聯網; 職業教育; 體系; 策略
引言:
職業教育旨在培養優秀的職業技術人才,不斷地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尤為關鍵。從教育理念的層面分析,不斷地在職業教育中引入新技術,新理念是十分必要的[1] ,因此有效地將互聯網在職業教育中引入,有著很強的必要性體現。從職業教育的實踐開展的層面進行探究,當前職業教育實踐中,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拓展不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為了有消息解決這些問題,不斷地在職業教育中引入互聯網是關鍵和有效的,必要性體現同樣顯著,可見探究“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架構與創新應用,重要意義十分明顯。
一、“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架構分析
1、互聯網教學平臺的構建
“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構建,關鍵就在于要進行教學平臺的建設,教學平臺的建設,就是構建“互聯網+職業教育”的應用平臺。首先,在這個教學平臺上,老師能夠進行教學管理,上傳教學資源,開展教學考察,進行教學堅定。學生能夠在這個平臺上進行自主學習,完成作業,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其次,互聯網教學平臺構建主要依托的就是網絡空間,基于互聯網進行教學開展。例如,互聯網平臺可以是相應的職業教育課程學習網站,也可以是相應的平臺化應用程序。再例如,積極結合新媒體的發展,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同樣可以成為互聯網教學平臺[2]。總的來說,“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平臺是基礎,基于平臺開展教學,使得互聯網教學模式不斷地拓展,實現最大程度促進學生發展。
2、信息化技術的有效引入
“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構建,在平臺建設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地進行技術引入,促進教學平臺中能夠實現相應的功能。首先,引入數據性技術思維,構建數據庫,數據庫的構建能夠有效地進行信息集成。例如,將學校、企業的數據進行有效收集,促進人才信息、社會信息等各方面的雙向循環。用人企業可以在數據庫上進行搜索和下載,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分散的招生、培養和就業創業的數據能夠融合互通。其次,相應的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引入,能夠促進平臺教學更加地精細化,更加地具有針對性。例如,進行大數據技術應用,針對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資源推送,促進學生短板層面的學習,積極意義同樣深遠。總的來說,信息化技術應用,是促進“互聯網+職業教育”模式更加地具有功能性,全面深入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3、引入教學參與對象
“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構建中,平臺的搭建以及技術的引入的基礎上,有效地引入教學參與對象也是十分關鍵的。首先,“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中,有著諸多的教學參與對象,積極引入才能夠完善體系。其次,主要的教學參與對象就是用人單位、行業協會、職業院校和政府部門,將其均納入進行教學體系,促進其在信息化教學平臺上共享資源,共同管理教學,共同促進教學。總的來說,積極引入教學參與對象,對于完善“互聯網+職業教育”,促進職業教學發展,十分關鍵。
二、“互聯網+職業教育”的創新應用分析
1、在線職業教育開展
“互聯網+職業教育”在實踐中應用,有效地應用思路就是結合其靈活的學習方式,開展在線職業教育。首先,在線事業教育就是利用互聯網平臺,主要通過線上模式進行學習。學習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平臺開展遠程學習。例如,觀看教學視頻,下載線上教學資源,完成教學作業。再例如,可以引入微課,更加促進學生進行靈活的學習[3]。其次,“互聯網+職業教育”模式下,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空閑實踐開展學習,能夠基于電子終端,例如,電腦,手機,平板等進行學習,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總的來說,“互聯網+職業教育”比較于傳統的職業教育,優勢是明顯的,在線職業教育的開展,是其重要的創新應用模式,我們應當積極創新,有效地發展在線職業教育。總的來說,隨著社會生產生活節奏的加快,利用空閑時間開展職業教育是關鍵的,因此“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應當不斷地進行優化,不斷地進行適應性發展,更好地促進線上職業教學的開展。
2、自主化學習開展
“互聯網+職業教育”模式下,還有一種創新應用的模式就是開展自主化的學習。首先,在傳統的職業教育中,引入“互聯網+職業教育”模式,促進學生在接受傳統職業教育的基礎上,積極利用互聯網教學平臺,開展線上學習。學生在線上教學平臺中開展自主學習,不僅僅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還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線上教育與傳統教育相互融合,最大程度的促進學生成長。其次,在線職業教育開展中,基于互聯網平臺,有效開展自主學習是主要的教學模式,加強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檢查,促進學生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尤為關鍵。例如,定期推送微視頻,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與學習積極性。總的來說,“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中,開展自主化的學習,從學生能力素養發展的層面而言,意義是深遠,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體現了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應當引起我們重視。
3、信息化教學管理模式構建
“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在應用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傳統職業教育中進行引入,一個重要的思路就是構建信息化教學管理模式,即依托“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形成系統化的教學管理模式。首先,在傳統職業教育中,引入“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應當進行教學模式層面的規定。例如,有的教學內容基于傳統模式開展,有的教學內容基于線上平臺開展[4],這種互補性的教學模式應用,不僅僅促進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對于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也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其次,在其他形式的職業教育中,同樣進行教學管理模式構建,根據不同職業教育特點,不同的職業教育模式,不同的職業教育對象,進行針對性的模式構建。總的來說,信息化教學管理模式構建,就是進行特色化的職業教育開展,促進“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層面的不斷完善。
三、結語:
本文探究“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架構與創新應用,從構建與應用的層面進行了分析,對于職業教育的具體開展做出了相應的指導。總的來說,積極在職業教育中引入信息技術以及信息思維,是互聯網時代職業教育重要的發展趨勢,我們應當創新思想,不斷優化,促進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
參考文獻:
[1] 閆廣芬, 張棟科. “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架構與創新應用[J]. 中國電化教育, 2016(8):7-13.
[2] 蘇瑩, 楊春晰, 羅志輝. 關于"互聯網+職業教育"體系架構及創新運用探索[J]. 科技經濟市場, 2018(1):188-189.
[3] 李麗. 淺析“互聯網+”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 2016(31):237-238.
[4] 岳園杰. “互聯網+”時代大數據在職業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與展望[J]. 職業,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