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 閔昊
摘 要:伴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來的不僅是社會的日益繁榮,工業化的日益進步,還有人類對生存環境的不斷開發和索取。隨著環境的日益脆弱,工業的合理化、綠色化發展則成為當今業內人士乃至全球人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就綠色機械加工技術的特點、應用以及發展前景進行分析,望能給予相關的借鑒。
關鍵詞:綠色機械加工技術;傳統機械加工;可持續發展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社會工業化的不斷進步,各種負面問題也隨之不斷暴露。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工業與環境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因此,如何依據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綠色、安全、無公害的工業化生產成為當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由此,眾多業內專家學者將關注點轉向綠色機械加工技術中。
一、特點
綠色機械加工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在傳統機械加工的基礎上,以綠色環保為中心,在保證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的基礎上,極大程度的減少資源浪費,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最大程度的做到可持續發展。
首先,綠色機械加工技術大大降低了工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傳統的機械加工過程中,切削、磨削是機械生產的重要技術,而在這個過程中切削液是必不可少的。在常規的切削液制作過程中,需在切削液中加入一定的化學制劑以達到更好地潤滑、降溫效果。這些化學制劑不僅會對危害人體健康,而且其工業廢料的排放會對環境產生不可逆轉的污染,有悖于我國當下可持續發展的中心原則。而綠色機械加工技術用到的是自然冷卻法以及制造綠色制劑,降低了傳統工業對切削液的依賴度,同時對綠色切削液進行二次循環使用,不僅降低了化學制劑的消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減少了化學制劑對人體的損害,實現了人與自然地和諧相處。
其次綠色機械加工技術的成果不僅僅在環保方面,也提高了工業生產的效率。綠色機械加工技術在繼承了傳統機械技術的優點的同時,更采用了高科技自動化技術,部分單調卻有危險的工作用智能機械代替人工勞動力,不僅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
二、應用
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提出,綠色經濟、綠色生產加工等理論也紛紛發展、成熟。綠色機械加工技術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關注。人們對綠色機械加工技術越來越重視,綠色機械加工技術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專業人士也不斷地研制更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機械加工技術,干式切削技術、低污染切削液技術以及減摩技術等一系列綠色環保的機械加工技術應運而生。
(一)干式切削技術與準干式切削技術的出現
對于傳統工業技術而言,干式切削技術是一種理想的切削技術,其在沒有任何的冷卻、潤滑液的前提下完成整個機械加工過程并且達到傳統機械加工產品的質檢標準。這就對對生產工具和生產環境乃至整個生產過程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隨著技術的發展,干式切削技術的出現,標志著工業切削技術的重大創新。這是一種既環保又新穎的工業技術,干式切削理念最早是德國Carl.J.Salomon博士1931年提出 高速切削具有降低切削力、減小熱變形、提高加工表面質量和生產效率等一系列優點。[1]干式切削技術對于實現可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但目前以我國的技術和生產環境,該技術在我國廣泛應用有一定的難度。我國研發人員在機械加工過程中,發現了介于傳統機械加工技術與干式切削技術的中和技術,在加工部位配上少許混有潤滑油的氣體,而準干式切削技術的出現,為我國普及干式切削技術奠定了基礎。
(二)低污染切削液技術的研發
對于我國機械加工業來說,不使用切削液完成機械加工是最為理想的狀態,傳統的機械加工技術會用到很多化學試劑,不但成本昂貴,并且對于環境的負擔很大。但是由于我國目前的技術實力還不能夠使干式切削技術廣泛推廣,所以綠色切削液的研制也是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徑之一。綠色切削液與傳統切削液的本質區別在于綠色、環保、無污染。本著綠色的態度,專家們在原料和添加劑的選擇上極為慎重,經過重重研發,植物油、聚異丁烯和豬血清則成為相較之下更好地選擇。[2]
(三)減摩劑的廣泛使用
在機械工業的生產加工中,適當的運用減摩劑可以有效減少摩擦產生的熱量從而降低對生產機器零件的摩擦損耗。這樣就可以大大的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使用時的生產耗能,節約成本保護環境。
三、前景分析
面對資源的日益枯竭,綠色機械加工技術已經成為機械加工的主流,它相對傳統機械加工有著更多的優勢。從數據中可以得知,當下的機械加工生產中綠色機械加工技術由于既能夠較少的污染環境又可以降低對人體健康的損害,所以在機械加工生產中承擔了主要作用。當下人們對環境和自身的保護越來越重視,綠色的生活勞動方式也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的認可,對于機械加工業,綠色機械加工技術的前景將會越來越廣,綠色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空間將會逐步擴大,直至完全取代傳統的機械加工技術。
四、結語
新工業時代技術革命已經爆發,新型高效工業技術代替傳統密集型技術,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中心思想與理念。未來的工業技術,必將是低耗能、無污染工業技術。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我們應進一步關注科技,關注社會,將科學技術投入到生產之中,更好地為國家,為人民服務,讓有限的資源變成無限的可再生,可利用資源。
參考文獻:
[1]淺談綠色機械加工技術的應用與發展[J]. 王君,丁飛彪,高俊.科技與企業. 2013(04)
[2]綠色機械加工技術的應用分析與發展探討[J]. 姚翠萍,張文杰.技術與市場.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