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明
摘 要:雖然我國正在努力朝向小康社會目標前進,但隨之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是愈發嚴峻,如養殖業污染、資源開發不合理及生態環境破壞等。需進一步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力度,針對存在的環境問題提出可行性改進措施。本文主要對現階段的農村環境保護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分析。
關鍵詞:農村環境;保護問題;解決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水平取得了大幅度提升,相應的農村環境也正趨于不斷惡化局勢下,致使農民個人利益遭到了極大損壞。為有效克服這一現狀,需針對當前的農村環境保護問題展開深入層次探討分析,提出有效改進方案,要求全體農民按照方案要求落實執行,促使農村環境保護愈發朝向可持續方向前進。
一、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產生原因
據調查分析,可將當前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產生原因分為以下幾點:第一,農民生活現狀。雖然近幾年我國經濟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但主要增長點卻是城市經濟,而農村卻因子女上學和醫療壓力使農民生活環境愈發嚴峻,并且因農村基礎設施較差、交通不便利,都無法吸引投資商注意力。在此情況下農民為了生存,只能通過森林砍伐、過度捕撈等方式增加個人經濟收入,致使土地開始呈現沙漠化、水土流失嚴重,甚至環境也將受到極大污染[1]。第二,農村環境保護意識較弱。這可以說是導致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產生的一大突出原因,由于農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其根本不了解不同類型化肥農藥可能對土地帶來不同程度影響,認為只要使用化肥農藥就能達到農作物產量增加目的。另外,日常生活產生的大量垃圾也隨意倒入河流或是焚燒,造成了嚴重環境污染,甚至一些難分解物質還會隨之時間的不斷推進污染程度也會加重。第三,政府監管力度不足。政府一味將注意力放在城市環境治理上,對于農村環境污染卻是很少關注,但又希望農村經濟能夠得到增長,便開始不斷引進一些高污染工業,在造成環境污染后根本不采取任何治理措施,致使農村面臨著嚴峻環境污染局面。
二、農村環境保護存在問題
(一)養殖業受到污染
雖然當前社會經濟水平取得了較大提高,但對于養殖業來說其僅僅生產規模得到了擴大,技術水平卻仍停留在傳統階段,甚至沒有認識到需采取科學養殖措施。據相關調查發現,養殖一頭牲畜產生的污水量是一個人污水量的十幾倍之多,再加上養殖環境管理不到位,致使生態環境是愈發嚴峻。如牲畜養殖期間,養殖場在牲畜死亡后沒有立即將其處理,而是將牲畜尸體隨意丟棄在河水中,致使河流水質降低。細菌大量增長,對周圍環境產生了嚴重污染隱患。
(二)自然資源開發不合理
對于農村環境來說,最突出燃料便是農作物秸稈,但秸稈數量卻十分有限,根本無法滿足農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在此情況下為確保生活的正常進行,農民開始將砍伐獲得的樹木資源作為燃料,這樣一來土地將失去植被保護,出現嚴重水土流失威脅,甚至土地也將越來越朝向沙漠化過渡,生態系統受到了嚴重破壞,在樹木不能成長后農民再換個區域砍伐,如此循環反復環境破壞范圍將不斷擴大。
(三)工業污染嚴重
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背景下,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也提上日程,開始將污染嚴重的一些工業企業遷移到城市邊緣位置,大多與農村較為相近,這對農村環境將帶來極大不利影響。如:部分工業企業因自身資金有限,無法保證生產廢棄物的科學有效處理,直接將其排放到地面,逐漸滲透到土壤內部對地下水源產生危害作用,致使農村水源遭到污染,農作物質量也將受到威脅,相應的農作物產量也將大幅度下降[2]。
三、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的解決措施應用
(一)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通常來說,因地域環境不同所以面對的環境問題也是較不相同,在此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治理措施。如:對于一些缺水較嚴重地區可采取滴管灌溉方式,而對于土地沙漠化較嚴重地區則可采取退耕還林措施。在此基礎上還應進一步加強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構建較完善的垃圾處理廠,做好農村生活垃圾科學處理工作,并且還要將秸稈回收利用,通過深入加工將其轉變成有機肥料借此增加土地養分。另外,我國政府還要加大美麗農村宣傳力度,大力發展農村旅游行業促使農民個人收入得到提升,從而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強化宣傳教育,樹立良好環保意識
我國政府需進一步增強對農村地區的環保宣傳力度,定期針對農民開展環保教育活動,使其正確認識到化肥農藥等可能會周圍環境帶來的危害影響,并樹立良好環保意識,能夠做好垃圾分類處理,不得隨意丟棄對環境產生污染作用。一般來說,農村環保的宣傳教育手段有定期組織農民觀看環保保護紀錄片、加強村干部監督控制力度及對違反環境保護規章制度行為給予一定懲罰,情節嚴重還可讓其繳納罰款。另外還可讓學生和家長相互監督,從而共同實現環境保護目的。
(三)構建健全監測體系
政府機構需不斷加強農村環境監督力度,結合農村實際情況頒布一系列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對于融入到農村區域的工業企業需認真挑選,如果發現其不符合環境保護法律要求則不允許其進入其中。要求農民能始終將環境保護看作是農村發展的基礎保障,構建相對完善環境監測體系,切實提高基層環境保護人員專業能力,使其能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冷靜應對,便于為農村環境保護創造有力條件[3]。
結束語:
總之,農村環境保護對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有著良好促進作用。然而據當前情況來看,農村環境保護期間仍存在較多問題,需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存在優勢,培養農民樹立正確環保意識,構建完善監督控制機制,并且因農村環保涉及到多部門,所以要求各部門之間能夠相互配合,增加資金投入,將農村環保正式列入到地方財政預算中,便于順利解決農村面臨的環境問題。
參考文獻:
[1]呂東明.生態文明視域下農村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的構建[J].農業經濟,2018(2):18-19.
[2]伍曉林,廖芬.六盤水市農村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綠色科技,2018(8):137-139.
[3]何振偉.對當前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8(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