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平
摘 要:在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的大背景下,國家的汽車行業也逐步由傳統的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變。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根本條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需求和現狀,并且提出了具體人才培養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人才培養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提出,我國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并且逐步實現我國經濟結構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型,由高污染、高能耗向低污染、低能耗轉型。由此,汽車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形勢的需要,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推廣已經成為其現階段的主要工作。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后期的維護和保養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擴大。因此,對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任務已經迫在眉睫,亟需科學和系統的培養方案和策略。
1、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背景分析
在傳統的燃油汽車發展過程中離不開石油資源的支持,但是石油資源是短缺的,尤其我國的石油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同時,出于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研發和推廣新能源汽車就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例如國內品牌比亞迪、榮威,國外品牌特斯拉等,從而對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加。因此,加強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是當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迫切需要,而且還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2、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需求分析
不管是傳統的燃油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其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汽車維修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對于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而言,不僅需要掌握傳統汽車維修技術,還要具備對新能源汽車進行維修的資格證,同時還要根據新能源汽車的需求,要具有電工專業方面的技術。所以新能源汽車維修相比傳統汽車而言,對維修人員專業技能要求的更高,因此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不僅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具有良好的實踐能力。
由于新能源汽車目前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具有滯后性,維修技術和維修人才是落后于發展速度的。新的能源形式將帶來新型的汽車維修模式,電動汽車是不同于以往燃油汽車的,由于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系統、電機系統、控制系統、變速器系統及燃料電池系統科技含量較高,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維修多由汽車設計、試驗人員承擔,4S店和維修站急需新能源汽車的維修人才。
此外,對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需求不僅表現在量上和門類上,更重要的體現在質上。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服務內容的不斷拓展,新能源汽車服務崗位不斷細化,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從業經驗、專業知識、外語和計算機水平、管理技能、溝通技巧和學習能力等也有了更高的標準。
3、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現狀分析
3.1行業分類日趨細化,人員分布失衡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越來越多元化的發展,各種新能源汽車涌現,行業細分日趨細化,但是汽車維修人才的從業領域卻相對集中,多分布在傳統燃料汽車方面,而在新能源汽車的各個分支中的分布則很少,嚴重失衡。
3.2新能源汽車維修人員技術水平不高,專業人才相對匱乏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的增長,相關高級維修人才的缺口也越來越大。根據現有的市場需求狀況,那些擁有豐富的新能源汽車專業知識儲備,同時擁有豐富實踐能力的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需求非常旺盛。然而,這類人才卻相對匱乏,經驗豐富的燃油汽車維修人才未能及時與時俱進,他們覺得燃油車已經夠修了,沒必要再花時間去學新能源汽車的維修知識;而年輕的新能源汽車維修人員相對又經驗不足,專業維修知識不夠扎實。
4、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對策
4.1引進名師,提高教學團隊的質量和實力
所謂“名師出高徒”,要培養專業的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首先應該就要保證教師的專業素質符合當代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需求。這也就要求汽車專業的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充分掌握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動向,并且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藏,完善自己的知識架構。同時專業課程的教師還要深入新能源汽車企業去學習,通過實際調研,掌握現代生產方式,并且了解企業實際崗位能力標準,為專業人才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的引進新技術,提高教學內容的實效性。還要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的反思,提高本身的教學能力。
4.2加強校企深度合作,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職業院校應該加強與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校企合作,通過共同構建人才培養機制,共同開發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共享教學培訓資源,合作開展工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等途徑和方法,進一步深化和擴大校企間人才培養的合作內容和合作范疇,以提升辦學質量,擴大辦學規模,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從而培養更多更專業的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
4.3加快教材建設,構建和完善專業課程體系
教材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依據,也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基礎。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提高汽車專業教材的實效性、加快新能源汽車技術專門教材的開設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職業院校要依據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以及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要求為根本,使教材既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符合一體化教學需求,能夠指導學生實踐,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自己專業水平。
為了滿足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需求,職業院校必須堅持以學生職業發展能力需求為根本,以崗位職業需求為標準,對其專業課程進行科學的構建和完善。要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崗位需求進行實際調研,并且明確新能源汽車對各崗位能力的要求;還要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對崗位能力需求進行層次上的科學劃分,并且要理論聯系實踐,由此確定課程體系,幫助學生在完善的課程體系中進行良好的職業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1]田勇根.基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 職業,2015(26): 63-63,64.
[2] 金鵬. 淺談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人員的培養[J]. 亞太教育,2 016 (29):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