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順
摘 要:在互聯網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信息化作為互聯網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方向,互聯網 +模式的觸角已經伸向社會的各個領域,也必然在教育領域產生革命性的變化。因此,教育信息化改革正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主題,為進一步適應當前高職校信息化教學的要求,體育教學也要作出相應的改革,體育教學必須充分發掘信息化內涵,找到體育教學與互聯網 + 的契合點及結合模式,更好的為學校體育教學服務。
關鍵詞:信息化;體育教學;互聯網
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文件的出臺,標志著職業教育信息化將列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內容。信息化作為互聯網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方向,互聯網 + 模式的觸角已經伸向社會的各個領域,也必然在教育領域產生革命性的變化.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容是教學信息化。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從而促進教育改革,使教育適應信息化社會提出的新要求,對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職業學校的的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一大批現代化的職業學校新校區相繼建起,其中,信息化校園建設都是重中之重。特別在沿海發達城市,高職校信息化程度很高,校園均實現了網絡覆蓋、校園一卡通,每個教室均配置了信息化多媒體教學設備。這樣的校園信息化環境現狀,為信息化教學提供了基本的條件。
因此,在高職校,教育主管部門也把信息化教學作為促進教師提高業務能力的重要手段,各類信息化教學競賽應運而生,各門學科的信息化教學程度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在體育教學中,信息化教學程度并不高,一方面,因為其主要在室外授課的特點,開展信息化教學往往找不到著力點;另一方面,體育教育主管部門也往往對體育信息化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達成一種共識;因此,在各類綜合性信息化教學競賽中體育學科也是難有作為。為迎接互聯網 + 革命的潮流,適應當前高職校信息化教學的要求,體育教學也必須充分發掘信息化內涵,找到體育教學與互聯網 + 的契合點及結合模式,更好的為學校體育教學服務。
1.體育教學與互聯網 + 的可行模式
1.1體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共享
在體育教學上,體育教研室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各自的特長優勢,資源共享可以最大程度的發倔各自的優勢資源,取長補短,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就是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通過教學資源的整合,使教學團隊形成教學合力。體育教學資源庫可以從體育電子教案及理論課件、體育微課、體育競賽視頻等資源著手建設。
1.1.1體育電子教案及理論課件的共享
體育教案是實現體育課教學的設計方案,是規范教學并上好一節體育課的關鍵所在。目前,高職校體育教案已經實現了無紙化,但在電子教案的撰寫過程中,容易存在幾個較為顯著的問題。第一,電子教案格式不統一;第二,平行班級進度不統一;第三,教案及理論課件的質量參差不齊。實現體育電子教案及理論課件資源庫建設,首先要匯集優秀教師組建資源庫建設團隊。大家統一思想,根據教學大綱,對所有年級的教學內容進行梳理,統一授課計劃,并根據各專業特點制定有利于學生專業發展的教學手段,制定出優質的電子教案,最后上傳教學資源庫。其他教師都可以通過教學資源庫進行下載學習,在整體框架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進一步利用自身的優勢完善教案或課件。通過體育電子教案及理論課件的共享,可以實現教師的統一備課,統一進度,規范體育教學,并實現相互監督、相互學習的目的.
1.1.2體育微課的制作與共享
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體育微課可以更直觀的滿足學生對某項運動技能或體育知識的學習,并通過閑暇時間反復播放多次學習,這是課堂體育教學無法做到的,可以有效彌補學生上課“吃不飽”現象,并有助于學生提前預習及課后復習,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某項體育技能的理論認知程度。它與體育課堂教學相輔相成,可以有效的提高學校體育教學的質量。
微課的制作也必須要成立微課制作智囊團隊,大家集思廣益,制定系統化、系列化的微課制作方案,并分工明確。在微課課題的安排上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優勢;在關鍵的微課腳本的設計過程中,要求教師對微課的制作方法深入學習,并對微課內容“吃透”,精心設計方案;后期的視頻制作或特效制作,一方面可以通過自身不斷學習來提高制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聘請專業的制作團隊協助完成,最后完成微課的上傳共享。教師在教授某項運動技能前可以要求學生預習,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在線微課學習,從而提高體育課的學習效率;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有選擇的通過微課學習,滿足自己對某項體育運動的學習興趣。
1.1.3體育競賽視頻的共享
精彩的體育競賽可以激發學生對一項體育運動的熱愛,甚至成為這項運動的忠實“粉絲”。例如,NBA 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參與籃球運動,喜愛籃球的青少年對于 NBA 球星都能如數家珍;中國的籃球明星姚明在賽場上的精彩表現更是激發了國人對于籃球的自信和熱愛;足球世界杯也培育了大量的足球愛好者,使廣大青少年走向草坪去參與這項運動等等。所以,通過對精彩體育競賽視頻的欣賞,可以很大程度的感染學生,潛移默化的使學生熱愛體育、參與體育。互聯網給我們創造了優越的條件,網絡視頻網站具有海量高清的體育競賽視頻,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有選擇的下載一些經典的體育賽事視頻,例如,劉翔在雅典奧運會 110 米欄奪冠的視頻、NBA 總決賽的視頻、足球世界杯決賽的視頻等等,并在資源庫中共享,供廣大教師和學生觀看學習.
2.體育教學與互聯網 + 模式的發展趨勢
2.1 遠程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它是以學生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教學過程,教師在教的過程中需要邊講解邊示范動作,很多情況下需要手把手的教。因此,在一些較復雜的技術動作的教學中,還必須“面對面”完成。但在一些動作難度較簡單,主要以鍛煉身體為目的的有氧操、健身操、瑜伽等教學時,可以通過網絡遠程教學的模式完成。特別是在高職校,體育選修教學大受學生歡迎,但往往容易受到師資、課程安排時間、場地、器材等因素影響,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開展遠程教學可以有效的解決師資、場地、器材缺乏,課程安排時間有限等困境,學生可以在家完成一些簡單的身體練習,同時又滿足了學生學習的不同需求.
2.2 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的信息化監測及網絡反饋
目前,便攜式運動軟件終端設備已經在一些熱愛運動的人群中得到了應用。這些設備可以詳實的監測到人在運動中的運動路線、運動距離、心率變化、卡路里消耗等數據,并通過網絡反饋,給鍛煉的人設定運動處方提供了詳實的量化的數據信息依據。
可是,這樣的設備還沒有在體育教學中得到應用,在完成一節體育課后,教師并不知道學生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練習密度也是粗略統計,缺乏嚴謹的科學數據;教師對學生的健康狀況也不甚了解,從而埋下安全隱患,經常會出現由于學生健康原因導致的“課堂安全事故”。隨著這項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及普及,并能在體育教學中得到運用,那么,體育課將會發生什么變化? 課后,設備自動完成學生運動監測數據的上傳,教師通過網絡了解每個學生的運動負荷情況及整個班級的運動負荷平均值,這為下次體育課運動負荷的調整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做到有的放矢;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健康狀況實時監測及全面了解,做到預防和防止突發意外。
參考文獻:
[1]張一春. 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構———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M].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6.
[2]胡鐵生. 中小學微課的設計制作與評審指標解讀,2013 -02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