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軼群 樊佳熙 薛志飛 鄭志丹 劉壘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鄉幼兒教育公平問題開始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本文以保定市為例,通過城鄉幼兒園基礎設施、教育質量、師資力量等多方面對比,揭示保定市城鄉幼兒教育失衡發展的現狀,分析原因,提出對策,以期改善農村教育發展的社會環境,從而推動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一、問題的提出
幼兒園是兒童教育走出家門的第一站。幼兒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對人個性品質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問題開始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作為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教育公平均衡發展有利于促進我國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對提升人口素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同時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規劃的一部分,發展農村幼兒教育,縮小城鄉幼兒教育差距,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課題組以保定市為例,通過問卷法和結構式訪談法相結合,發現城鄉幼兒園之間的發展差距,分析影響均衡發展的因素,提出相應建議,以期促進保定市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為推動中國教育事業的平衡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本次調查針對城鄉幼兒園家長共發放問卷415份,回收有效問卷總共405份。其中城市問卷共200份,鄉村問卷共205份。共調查幼兒園25個,其中城市幼兒園15個,鄉村幼兒園10個。
二、保定市城鄉幼兒教育發展差異
(一)硬件設施
1.校車問題。部分農村幼兒園缺乏充足的資金而使用破舊車輛。即使一些農村幼兒園按規定采購了新車,也存在如部分司機缺乏駕駛資質,安全意識差等問題。且在農村地區車輛檢查的相對較松,更加大了司機違法的可能性,提升了事故的發生率。
而在城市,校車的質量更好且報廢車使用率低,這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率。且城市交通監管有力,司機也更加遵紀守法。
2.飲食問題。在農村幼兒園中,40%的幼兒園中專業的炊事員的數量少且專業水平欠缺。部分幼兒園做飯的地方臟亂差,食物安全狀況堪憂,三餐單調,食譜不合理,不利于幼兒發展。
而在城市幼兒園,86.7%有專職的營養師對幼兒食譜進行合理安排。做飯的地方干凈整潔,占地面積大,食譜樣式豐富。
3.桌椅以及游樂設施。30%的農村幼兒園桌椅滿是劃痕,游樂設施數量較少,經濟的不發達迫使農村幼兒園低價買一些游樂設備,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而在城市幼兒園則是寬敞明亮且裝有多媒體設備的教室。游樂設施豐富有趣,充分適應了孩子們的發展狀況。
(二)教育質量
在農村教育質量問題主要原因為教學內容單一。80%農村的幼兒園以拼音、生字、算數等為主要教授內容。與城市幼兒園中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著較大的差距。鄉村幼兒園音體美等實踐活動開展較少,教師與孩子活動參與度低。
而在86.7%城市幼兒園,課間老師與孩子們一起游戲。在課上,孩子們還有集體參與的表演才藝環節,時常能聽到孩子們發出的笑聲。
(三)師資力量
農村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存在著生活條件艱苦無法吸引到人才,幼師數量上不能滿足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的需要、幼師工作滿意度較低、且整體水平較低、隊伍建設的部分內容缺失等問題。
而城市相對較高的經濟水平吸引了更多專業水平高,文化素質高的幼師。發達的教育水平必然造就一支協作度高,建設有序的幼師隊伍,加大了同農村的差距。
三、影響保定市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的因素
(一)城鄉經濟基礎
保定市城鄉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突出,以社會化生產為主要特點的城市經濟和以小農生產為主要特點的農村經濟并存,經濟發展的不均衡致使城鄉幼兒教育不均衡。在保定市農村,由于經費投入不足,農村幼兒園環境、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和保護性設施等方面都遠遠落后于城鎮幼兒園,直接導致農村幼兒同城鎮幼兒在思維創新、涉獵范圍方面有較大的差異。
(二)農村幼兒教師激勵政策不足
目前,幼師隊伍中普遍存在“向上流動”的現象。農村幼師向城市流動,主要原因是對農村幼師的激勵政策不足,福利待遇差,多數農村幼師的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收入水平較低。民辦幼兒園幼師無法參與職稱評聘,私立幼兒園幼師不能參加培訓。幼師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向城市流動,導致農村幼師的學歷偏低,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三)城鄉幼兒教育二元結構
保定市城鄉二元結構的社會結構間接導致農村幼兒教育提前小學化。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后,多數家長改變了教育觀念,想讓自己的孩子擺脫種田的命運,到城市中施展才能,而考試制度成為農村人口突破限制,擺脫困境的唯一途徑。激烈的農村教育勢必導致農村幼兒教育提前小學化。
(四)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
在調查的幼兒園中,農村孩子的監護人有43.4%是祖父祖母一輩。農村經濟落后,青壯年外出務工,使孩子們留在老一輩身邊。這些農村幼兒監護人的思想認識落后,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與孩子缺少溝通,把幼兒園當作托兒所。而城市常見的家庭模式是兩對老人,一對父母,大多數城市幼兒監護人比較重視幼兒教育,注重全面培養幼兒。城市孩子們從小就受到了充足的關愛,與農村孩子形成鮮明的對比。
四、促進保定市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的對策
(一)政府加大在農村幼兒教育方面財政經費的投入
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唯有在財政上給與農村幼兒教育事業支持,才能縮小城鄉幼兒教育差距。首先要保證對幼兒教育事業的投入總量,不僅要用于支持發展建立公辦幼兒園,還要用于鼓勵扶持民辦幼兒園。同時優化分配方式,切實保證每一分錢都可以發揮最大作用。另外還要對貧困地區進行額外的重點幫扶,精準補助,確保全面發展。
(二)優化幼兒教師師資待遇保障機制和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資源是影響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保證幼師隊伍高水平就是保證教育高質量。為此,我們需要建立健全幼兒教師培訓職稱體系,對幼師隊伍進行統一的行業管理,確保幼師薪資待遇。這樣不僅可以吸引高質量人才加入到幼師隊伍中來,還可以留得住更多編制外的民辦教師。[2]在給與福利待遇上的支持的同時,還要重視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上的訴求。
(三)通過雙向交流實現城鄉幼兒教育一體化
城鄉幼兒教育一體化是保障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的必然要求。應以教育信息化加快城鄉幼兒教育一體化進程,建設市級教育資源數據中心云、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門戶平臺、本地特色教育資源庫三大體系,實現城鄉教與學資源數字化、交流形式網絡化。同時完善師范教育和在職培訓相銜接的教師培養體系,采用定向培養、定點招聘“全科教師”的辦法解決農村邊遠學校音體美和外語等學科教師緊缺的問題。建立“學區制”管理模式,實現“學區”教師定向流動,合理輪崗,教研培訓一體化。
(四)轉變農村幼兒家長落后的教育觀念
農村幼兒園家長落后的教育觀念源自文化基礎的匱乏,幼兒園應鼓勵家長多讀幾本名人傳記以及教育方面的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邀請有關專家根據家長的實際情況開展講座,充分發揮宣傳媒介的作用實現家長資源互補,使其認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利用家長開放日、節慶日等讓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表演等,以孩子的實際成長來改變其思想。
參考文獻:
[1]閆江濤.論農村幼兒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平頂山學報,2013,(1).
[2]古紅斌.從教育公平角度論幼兒教育[J].聊城大學學報2009,(2).
[3]王默; 王彥波;楊冬梅.我國民辦幼兒園教師待遇保障政策研究——當前改革的特點與完善建議[J] .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1).
作者簡介:
康軼群(1998.8.21-)女,漢族,河北省張家口市,身份證號:130723199808210020,本科生,研究方向:公共事業管理
樊佳熙(1998.11.28-)男,漢族, 河北省邯鄲市,身份證號:130426199811280313,本科生,研究方向:公共事業管理
薛志飛(1998.10.11-)女,漢族,河北省張家口市,身份證號:130725199810111024,本科生,研究方向:公共事業管理
鄭志丹(1998.10.18-)女,漢族,河北省滄州市任丘市,身份證號:130982199810184328,本科生,研究方向:公共事業管理
劉壘 (1998.7.3-)男,漢族,河北省保定市,身份證號:130626199807037637,本科生,研究方向:給排水工程
1本文為2018年度河北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保定市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問題研究”的研究成果,編號:2018144。
作者簡介:
康軼群,女,漢族(1998-),河北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