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微
摘 要:為了適應現今新課改的要求,一些小學語文教師通過采取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嘗試,以此來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展開進行補充及完善。而微課作為一種基于網絡互聯(lián)的教學模式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以往的課堂形式進行了改變,并且此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使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得到了良好的提升。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課上課下的時間分配及學習形式進行了調整,其主要是由學生在課下通過教學視頻對課程中新知識點進行學習,之后在課堂上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及解答。此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及時的將所學知識進行消化,本文通過對微課的特點及內容進行分析,來探討其在實際中所具備的優(yōu)勢,并以此作為基礎提出了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優(yōu)勢分析
1.1 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多數教師會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活動,因此也使得學生在課堂中多數以被動接受者的角色來接收新的知識,這也使得課堂教學存有較大的局限性。而通過微課的應用則可以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所存在的弊端進行改進,其可以充分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時間、內容等方面具有靈活化的特征。此種靈活化的學習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靈活化的學習時間可以對學生的業(yè)余時間進行充分的利用,同時靈活化的學習內容還可以擴充學生的知識含量,進而使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1.2 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在現今小學教育活動中,為了滿足對學生綜合綜合素質進行培養(yǎng)的要求,在實際中需要對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革新。而微課此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則可以對以往小學語文教學的理念進行改進,其充分的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位置,學生可以針對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需求來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這樣可以體現出微課模式在應用中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差異化培養(yǎng)的特征。并且學生通過教學視頻進行學習還可以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課上進行問題的研究及解答還可以對學生的交流能力、探究能力等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1.3 突出語文課程中的重點
小學生認知水平有限,對語文中的某些知識理解不到位,難以抓住教學的重難點。微課以其獨特的形式,時間內容的靈活性,材料的豐富性,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大部分學生在借助微課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抓住重難點,構建清晰的知識體系,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更是可以在課后反復練習,查缺補漏,提升學生學習的整體性。
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具體應用措施分析
2.1 合理控制微課教學視頻時間
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微課視頻的錄制上需要嚴格的控制其時長。針對小學生年齡特點及心理特點等因素來看,微課教學視頻的時長需要控制在十分鐘以內,其主要是由于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長一般在十幾分鐘左右。通過對教學視頻時長的控制,可以防止在微課模式應用中,小學生因自身注意力不足而出現學習效果低下的問題。在微課視頻的錄制上需要突出所講課節(jié)中的知識重點內容,以簡明的方式來將語文知識要點內容表現出來,確保教學視頻中知識內容主次鮮明,以此來幫助學生對自身語文知識體系架構進行完善。并且在教學視頻中還需注意設置相應的問題來引發(fā)學生思考,以此來促使學生可以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重點內容進行掌握。
2.2 利用微課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利用微課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可通過繪聲繪色的方式為課堂教學增添趣味性,以此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和學生的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微課內容,由此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方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美麗的小興安嶺》文章教學中,雖然文章所描述的景色十分優(yōu)美,令人神往,但是同時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對相關景色的觀察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都有所欠缺,難以體會到其中的美感而導致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面對該類情況可以整合網絡教學資源,將其制成一個五分鐘的微課視頻,通過視頻的形式對小興安嶺展開介紹。在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下,可以使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理,當學習文章時聯(lián)想到視頻內容,其課堂學習積極性將被提高。
2.3 應用微課組織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能夠體現出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方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可以得到有力的保障,主觀能動性也可以得到全面的發(fā)揮,這能夠使他們對學習的認知和體驗更加深刻。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條件下,教師對于學生合作學習的組織多有不便,而通過應用微課,教師則可以非常方便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必須要注意對學生學習秩序的維護,防止出現合作學習秩序混亂的情況,以免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造成負面影響。
2.4 運用微課進行碎片學習
信息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使得小學生的生活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部分小學生在課后都熱衷于電子產品的使用,但是因為缺乏正確的引導,學生的電子產品使用方向常在于聊天或是搜集娛樂信息等,在學習上的使用并不多見。教師則可根據學生的該項特征,巧妙運用微課,引導學生在使用電子產品時掌握并鞏固知識,講碎片時間逐步運用于學習當中,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每個微課時間大約為十分鐘左右,學生通過下載可以在休息或是學習疲乏的時候抽空進行學習,將碎片時間都集中起來。
2.5 利用微課翻轉語文課堂
小學語文微課的創(chuàng)建,能幫助學生借助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的思維獲得更多知識?;诖耍處熜韪鶕虒W情況變革教學模式,比如,將課時長的內容劃分成各小節(jié),相當于創(chuàng)建小專題,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意義重大。將原先課堂講授教師教的方式翻轉為多媒體微課傳授,將學生枯燥的課堂學習方式,翻轉為無限制隨意內化吸收模式,將課堂一人發(fā)聲、萬籟俱寂的現狀翻轉為學生踴躍討論、教師很少發(fā)聲的前景。更為重要的是,只有在這樣的新課堂模式下,微課教學提供的是一系列完整的教學頻,每一個學生獲得的知識都是系統(tǒng)化的,不是零碎的、低效的。
3 結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微課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還可以充分的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地將所學知識要點內容進行理解與內化。目前微課的應用符合現今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其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索能力、思維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及需求來對微課適當的進行應用,從而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沈燕.淺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特點及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1).
[2]陳海英.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及對教改的作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8):63-63.
[3]解婷,張?zhí)鹛?用微激趣,以微提效——淺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