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陳麗君,周莉莉,胡延華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山東濱州256603
我國肝硬化患者較為常見,且通常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通常起病急驟、病情進展快,具有較高的病死率,而患者的緊張、恐懼等情緒均會增強交感神經興奮性從而加劇出血。臨床治療過程中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進行適當護理干預極為重要,該文選取了80例該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對其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效果進行了對比,從而為臨床護理提供重要指導,現報道如下。
納入病例80例,來源于該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且所有患者均伴有上消化道出血,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研究組中男、女分別為22例和18例,年齡33~71歲,平均年齡(46.8±5.7)歲。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為34~72歲,平均(46.9±5.8)歲。對比研究組與對照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臨床對比需要。
對照組實施病情觀察、基礎護理、保持病房清潔、遵醫囑用藥以及等護理措施,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包括: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注意與患者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給予患者關心和鼓勵,給患者詳細介紹肝硬化和上消化道出血相關知識,消除患者疑慮,增強患者配合度。鼓勵家屬給予患者家庭支持,使患者能夠保持良好心態接受治療和護理。②基礎護理,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上消化道出血護理知識,加強對生命體征的監測,注意觀察患者嘔血和黑便等癥狀變化情況,以便及時發現異常。詳細記錄患者24 h尿量,加強皮膚護理和口腔護理,保持床鋪干燥清潔,以免出現壓瘡的情況。③預見性護理,對護士班次進行合理安排,適當增加出血高發時段和夜間巡查,仔細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將搶救器材和藥品等準備齊全,以便及時組織搶救。對于存在再次出血高危人群可預見性的給予硝酸異山梨酯等藥物,以免患者出現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的情況。④飲食護理,急性出血期間應絕對禁食,根據生理需求適當補充液體和電解質。在無明顯性活動出血和無嘔吐的情況下,可適當進食少量無刺激性流食,如牛奶、豆漿及果汁等。在出血停止后可逐漸增加飲食量,從易消化半流質飲食逐漸過渡到軟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⑤用藥護理,嚴格遵醫囑用藥,用藥前給患者詳細藥物作用、使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增強患者用藥依從性,密切關注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⑥出院指導,囑咐患者按時按量用藥,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注意休息,適當運動,注意觀察大便顏色和性質,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就醫。
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護理前后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進行評定,并統計兩組并發癥發生例數。通過問卷調查方式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價,得分范圍為0~100分,以得分>80分為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對比兩組滿意度。
數據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用(±s)和百分率(%)表示,分別行t檢驗與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理前的SAS評分為(56.2±4.8)分,與對照組的(56.3±4.6)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護理前SDS評分較為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后兩組患者各評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組改善更為明顯,其SAS評分與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SAS評分與SDS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SAS評分與SDS評分對比[(±s),分]
研究組(n=40)對照組(n=40)tP組別55.4±6.3 55.3±6.5 0.069 0.945 41.7±4.1 49.8±5.2 7.736 0.000 56.2±4.8 56.3±4.6 0.095 0.925 39.5±2.9 48.6±3.7 12.243 0.000 SDS評分護理前護理后SAS評分護理前護理后
研究組發生并發癥2例,其中繼發感染1例,消化道再出血1例,其發生率為5.0%。對照組中9例發生并發癥,其中其中繼發感染4例,消化道再出血3例,肝性腦病2例,對照組發生率為22.5%,兩組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65,P<0.05)。
研究組中24例滿意、13例基本滿意,所占比重為92.5%(37/40),只有3例不滿意護理工作。對照組中滿意17例,基本滿意12例,還有11例不滿意,對照組滿意組72.5%(29/40),顯著低于研究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41,P<0.05)。
肝硬化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肝病,早期癥狀較輕,可伴有乏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以及腹部不適等癥狀,晚期失代償期患者容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并發癥,從而增加患者治療的難度,增加其病死風險。就目前來看,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且具有出血量大、危情危重、進展快和容易反復等特性,會給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較大威脅[2]。
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由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所以應注意與患者進行良好溝通,增強患者的信任感,消除患者顧慮,并通過對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和各項基礎護理措施,減少患者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3]。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和出院指導等措施的應用,能夠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提高患者自身機體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該研究中,通過對研究組實施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綜合護理措施,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后焦慮與抑郁評分改善情況均顯著較優,說明該護理方法能夠減輕不良情緒對患者的影響,且并發癥少,具有較高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紅,實施有效護理干預,有助于緩解患者癥狀和不良情緒,減輕其痛苦,加速患者康復。
[1]黃麗君,曾秋蓮.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抑郁狀況調查及護理干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21):2371-2372,2379.
[2]楊海燕,邵初曉.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1):89-91.
[3]沈秀琴.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19(15):1879-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