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薇 張逸飛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們對于鄉村旅游景觀和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標準。為了使我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建設能夠滿足我國社會的發展,能夠更好滿足人們的需求,我國鄉村旅游發展建設應該更加重視開發與保護工作,從而更好地改善農民的生活面貌。
關鍵詞:鄉村旅游;發展過程;鄉土景觀;開發;保護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0-0042-02
0引言
近些年來,由于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更加希望以旅游的方式找到“返璞歸真”的感覺和滿足其內心的需求。鄉村旅游行業作為我國旅游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盡可能地達到旅客的精神需求,同時,還要全方面地了解居民,從而加強農村旅游競爭得競爭能力。目前,在我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農村旅游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鄉村旅游的發展與建設進行深刻的研究與開發是非常有必要的。
1鄉村旅游與鄉土景觀的關系
1.1鄉村旅游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城市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農村的建設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目前,我國鄉村旅游已經發展為我國旅游行業的生力軍。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無法滿足與目前的生活環境條件和旅游景區的建設,更加期望走出城市范圍,融入到自然里。由于目前節假日數量的不斷增多,交通設施的不斷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鄉村旅游是我國旅游行業的重要內容,不僅僅要具備良好的自然環境和文化景觀,更要包含具有農業生產特色的活動、鄉野風光、村寨文化以及民族習俗等,要充分重視市場經營的主體,要以城市居民作為主要的目標市場,通過對于城鄉之間的自然景觀、生活習俗以及文化差異等方面的綜合考慮,來科學有效地研究與開發鄉村旅游發展中的鄉土景觀。旅游行業不僅僅有鄉村農業觀光旅游這方面的內容,還涉及到鄉村習俗文化旅游、休閑度假旅游、自然生態旅游等多方面的內容,這與城市旅游有著地域性、鄉土性以及綜合性的區別。鄉土景觀作為鄉村旅游的關鍵組成部分,對其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2鄉土景觀
在鄉村旅游的發展過程中,鄉土景觀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而逐漸形成的自然生態結構與人文特征的綜合體。其形成受到諸多因素的作用和影響,包括自然環境因素和人類經營活動、策略因素等,它是一個系統,具有綜合性和動態性,同時具有經濟、生態、美學等多項功能,這是促進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內容。鄉村自然景觀有著非常突出的地域性,并且具有地貌、氣候、水文、動植物等多種要素。比如說溝河交錯的水鄉、云霧繚繞的山鄉等,都是鄉村自然景觀中地域性的具體體現。鄉村人文景觀主要包含在自然景觀基礎上加入人類勞動的產物,其設計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廣泛性,不僅僅具有村落、建筑等,還包含著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以及民間節慶活動等相關要素。所以說,鄉村旅游的景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密切聯系,存在著非常濃厚的鄉土色彩。
1.3鄉土景觀的旅游價值
1.3.1鄉村自然生態旅游景觀的旅游價值
自始以來,自然山水常常被人們當作是審美的對象,追求自然,將自身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中,因此,這也成為了中國文化積淀的方式。對于歸隱田園的士大夫來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其最理想的環境。對于傳統的中國人來說,選擇聚落大多都是位于山水附近,喜歡生態環境條件較好的地方,正是田園風管的靜態與高樓、機動車等這些嘈雜、污濁的事物構成了明顯的對比,這也是鄉村旅游景觀足夠吸引旅客的主要原因。
1.3.2鄉村人文景觀的旅游價值
在鄉村旅游景觀的建設中,鄉村聚落能夠直觀形象的體現出鄉村旅游業的人文景觀,這是在長期以來的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鄉土韻味。“相沿成風,相習成俗”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關鍵因素,我國在長期以來的發展中,已經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和習俗,且在不同的地區逐漸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存模式和風俗特點,具有著多樣性和豐富性。在鄉村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民俗文化是其文化存在的形態,不僅僅包含語言、服飾、節日活動等相關內容,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我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2我國鄉村旅游業發展中鄉土景觀開發的危機表現
2.1缺乏整體的科學規劃
在我國鄉村旅游行業的實際開發中,相關人員缺乏保護鄉土景觀資源的意識和采取規范系統來進行科學理論指導的概念,在進行規劃時沒有自身實際情況來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當給其加上“鄉村旅游”的標簽之后,有關人員對于鄉土景觀資源的發展建設則是更加注重對于建筑進行與時俱進的建設、道路改建等能夠一切可以吸引旅客的措施。在建設過程中,一些古井、戲臺以及祠堂等一系列過時、無用的建筑和景觀等都要進行重建,但是,相關人員卻忽視了對于古樹、古建筑等的保護作用。類似這樣具有盲目性、無序性的開發與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會破壞鄉野農村的自然景觀,甚至可能會使得鄉土特色景觀的消失。
2.2缺乏當地特色,追風嚴重
伴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進步與發展,城市化的快速建設,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與此同時,促進了我國鄉村不斷地朝著城市的方向進步與發展,因此,農村的建設會按照城市的建設模式來進行,利用簡單的規劃方式來決定鄉村整體的規劃,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傳統的農村生態景觀。拆掉舊建筑而建新建筑、建設大量的平頂式,更嚴重的是會出現沒有外墻的建筑來替代竹籬笆等,上述這些具有簡單性的鄉村建設方式使得我國鄉土景觀的建設變得非常無趣,很難真正地吸引游客。
2.3設計水平有待提高
在我國鄉村旅游景觀發展的過程中,鄉土景觀理論研究比較落后,使得設計人員在創作中僅僅重視其視覺效果,而沒有注意到有關或細節。特別是在受到我國市場經濟的打擊下,很有可能出現一些社會的扭曲現象而阻礙了我國設計人員工作的進展。有一些設計人員只是片面地重視短期經濟利益,而沒有目標的同意對方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為了滿足相關領導的需求而將設計規劃工作當作突出個人業績的機會,并沒有真正地考慮當地人文精神、鄉土文化。此外,在設計過程中,若沒有民俗專家、鄉村人士等參與,那么,其設計很難保證具有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內涵,也不能夠很好地體現出當地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習俗,使其與實際生活出現了脫軌,很難真地體現出我國鄉村旅游業中的鄉村景觀。endprint
2.4鄉村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在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過程中,空氣清新、景色優美、泉水甘甜是鄉村旅游發展的最基本的生態條件。但是,在我國實際的鄉村旅游發展建設中,出現了片面重視經濟增長而一味地接待旅客,使得接待人數已經嚴重超出所規定的人數。游客數量的增長也會使旅游招待功能得到提升,不僅能夠有較多的物力資源來建設房屋來供水供電,還能夠提供充足的人員來從事有關的服務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引發村民過度開采地下水、砍伐樹木、垃圾增多等,表面上感覺提升了村莊的經濟效益,但事實是,使得鄉村旅游業失去了原有的景觀特色,且為生態系統帶來了更為嚴峻的挑戰。
3鄉村旅游開發建設中鄉土景觀的發展途徑
3.1充分認識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性,加快鄉土景觀規劃設計理論研究
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縮小城鄉發展的差距。鄉村旅游業的建設與發展能夠帶動一些開發較落后,欠發達的地區、經濟以及環境等的可持續發展,可以有效地利用剩余勞動力,從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相關人員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根據我國鄉村的實際情況,結合相關的理論和方法,來科學、合理地制定出我國鄉土景觀規劃的標準和編制方法,從而促進我國鄉土旅游發展中的鄉土景觀的開發與保護工作。
3.2加強宏觀調控、科學規劃、有序推進
鄉土景觀的開發與建設工作具有長期性的明顯特點,要采取分層次、分類型、分階段等進行,避免出現為了暫時利益而違反鄉村發展與建設宗旨的操作。因此,為了保證我國鄉村旅游景觀資源能夠協調發展,當地政府部門應該進行宏觀調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等,要對于當地的實際自然、生態環境等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加強我國鄉村旅游鄉土景觀的開發與保護工作。
3.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鄉村面貌
為了更好地開發與保護鄉村旅游的鄉土景觀,就必須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相關人員要從改造住房、美化環境等方面入手,采取土地聯合經營作為關鍵而形成的合作經營組織,從而利用景觀資源和農業景觀建設來促進我國鄉村旅游景觀的開發與保護工作。同時,為了推動鄉村旅游的發展就要更好地保護原生態環境,從而做好特色景觀和歷史遺存的保護工作。此外,還要盡可能地創造舒適的環境,提升旅游景觀的吸引力等,通過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來促進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
4結語
綜上,鄉村旅游作為我國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能夠擴大旅游資源范圍,且能夠有力地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促進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具有舒適的環境和優美的景觀是鄉村旅游發展大的基本條件,更是其發展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做好鄉村旅游發展中的鄉土景觀的開發與保護工作,才能夠更好地推動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