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關鍵詞:互聯網+;鄉村醫生;慢性病
中圖分類號:R19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0-0185-02
摘要:通過文獻分析法、實際調查法和行動研究法等方式梳理出我國在“互聯網+”背景下,鄉村醫生如何更好地為廣大農村老人慢性病健康提供診療服務。本文指出慢性病的定義及診療研究的意義,通過樹立“互聯網+”下的大健康理念,提出建立專屬健康檔案、預防措施線上和線下結合、有數據更有服務和健康促進診療管理四種診療對策方案,最后指出對策研究的創新程度和應用價值。
1慢性病的定義及診療研究意義
1.1慢性病的定義
慢性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on-communicale Dis-ease,NCD)的簡稱,是對一類起病隱匿,病情長且病情遷延不愈,缺乏確切的傳染性生物病因證據,病因復雜,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確認的疾病的概括性總稱。主要是以心腦血管疾?。ǜ哐獕骸⒐谛牟?、腦卒中等)、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異常和精神病等代表的一組疾病,具有病程長、病因復雜、健康損害和社會危害嚴重等特點。
1.2診療研究意義
一是將“互聯網+”結合到鄉村醫生診療工作中去,建立大數據的理念,發揮鄉村醫生對農村老師慢性病診療的作用:二是結合先進的“互聯網+診療”思想,利用聚類算法對一中獲取的數據進行分析,輔助鄉村醫生對老人的慢性病判斷和治療;三是同時積累老人身體狀況和病史信息,對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2國內外研究現狀
老年人慢性病健康診療首先在美國被提出,美國政府認為健康管理和健康促進關心國家經濟、政治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并制定了全國健康管理計劃,為了引導健康促進、疾病預防、改善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健康人民2020"計劃,并利用大數據應用在醫療衛生上。
我國2010年60歲以上人口已達15%,國家出臺《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為老年人提供預防、醫療、保健、護理、康復等服務。隨著健康管理理念在我國逐漸得到任何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對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務開展研究,在我國織網、萬方等數據庫以健康管理、老年人慢性疾病、鄉村醫生、互聯網等關鍵詞進行檢索,所查找的文獻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現狀:需求、利用、影響因素:二是老年人健康管理方法和實踐:三是鄉村醫生隊伍的建設和發展;四是慢性病在互聯網技術下的監控和預防。
3“互聯網+”背景下鄉村醫生對老人慢性病診療的對策
3.1鄉村醫生在“互聯網+”下凸顯的診療優勢
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將眾多農村老人生命健康的慢性病診療和對病人“知根知底”的鄉村醫生關聯起來,為醫生對病人前期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基礎。還符合我國農村老人看病困難的心理特點,并通過定期的數據采集,老人慢性病病情數據的積累,為病情的診斷和治療給出參考,并通過病情數據為病情發生提供預警。
3.2對策研究
3.2.1樹立“互聯網+”下的大健康理念,建立專屬健康檔案
大健康是指一個人不僅在身體上沒有疾病,而且在精神上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心理健康,在社會適應上處于良好的適應狀態。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健康問題連接社會各個部門、連接醫療服務與個人行為。鄉村老人比城市老人對健康的理念相比缺少大健康意識。鄉村老人比例大,受農村生活環境的影響缺乏年輕人的健康理念引導,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依靠他們信賴的村鎮醫生來指導和引導?!盎ヂ摼W+醫療”是互聯網在醫療行業的新應用,鄉村醫生在“互聯網+”影響下加上他們熟知村人病情史的有利前提下可以對老人慢性病的診療有基礎的判斷。
具有了大健康的理念,再建立專屬健康檔案,做到有數可查,有理可依。早在2015年4月由山東省立醫院牽頭的山東省遠程醫療惠民工程健康服務項目在壽光市稻田鎮啟動,項目開展以來受到村民的好評,為進一步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遠程醫療網絡體系,借助健康監測終端,采集居民日常健康數據,自動上傳至省立醫院信息平臺,生成專屬健康檔案。專屬健康檔案的建立在及時預警重大疾病信號,實現遠程醫療服務和基層健康管理服務并軌,緩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達到健康服務的同質化標準,為建立分級診療機制夯實基礎。
3.2.2預防措施線上和線下結合
老人慢性病診療重點在預防,“互聯網+”背景下線上預防是指,線上可以依靠互聯網遠程醫療技術和智能設備開展健康數據采集、智能交互、個人健康檔案建立、健康風險評估、康復管理、慢病干預等業務:線下在綜合門診健康管理中心,開展慢病干預和保健養生服務。
慢病管理很難單純靠線上完成,線上無法解決用戶依從性、與治療和運動結合等慢病管理無法忽略的問題。線上無法替代線下,線下也需要線上做支撐,未來的慢病管理更可能是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線上作為患者教育、依從性督促、服務者與患者溝通的工具,輔助線下的服務。所以預防措施線上和線下的有機結合可以更利于慢性病的預防。
3.2.3有數據更有服務
當今時代是大數據時代,數據的重要性越來越被各行各業所認知。利用大數據技術,針對老人慢性病病種進行個案管理,由醫院??漆t生、社區全科醫生、老人慢性病個案管理師,通過面訪與信息化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對患者進行全程管理。醫生診療病人主要看歷史病情變化,更好的掌握病情發展依據就是數據,所以有了數據才能更好的服務。鄉村醫生對鄉村老師病情的掌握不僅可以從歷史數據的記錄來分析,因為同村或本村相互了解的有利因素,所以還可以對病人家族病情史的了解對慢性病做進一步的有利診療。
3.2.4健康促進診療管理
健康促進是將老人健康和非藥物干預有機的結合,成為系統的、可操作性的診療管理模式。診療管理的步驟可以分為四步,一是個人健康數據的獲得,可以通過每次對病人的健康檢查來獲得;二是通過國家衛生部發布的慢性非傳染性病預防醫學診療規范對病人進行健康等級評估;三是健康干預,干預方式一種方法是通過心理指導和健康訓練來干預,第二方法是通過個人督導促進病人不良習慣的改正利于病情的緩解,還可以通過對病人飲食方面的監督。四是健康教育,以醫生的職責來對所經常能接觸到老人進行有計劃的健康教育談話,幫助老人樹立健康觀念,減少不健康危險因素來鞏固健康干預效果。
4“互聯網+”背景下鄉村醫生對老人慢性病診療的對策研究的創新程度和應用價值
4.1創新程度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將關系眾多農村老人生命健康的慢性病診療和對病人“知根知底”的鄉村醫生關聯起來作為本項目的一個創新點。
4.2應用價值
將“互聯網+”結合到鄉村醫生診療工作中去,建立大數據的理念,結合最先進的“互聯網+診療”思想,輔助鄉村醫生對老人的慢性病判斷和治療。同時積累老人身體狀況和病史信息,對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5結論
農村老人慢性病健康非僅僅個人家的“內事”,而是整個社會需要關心的,通過遍布全國的鄉村醫生對身邊鄉村老人近距離的接觸,再加上我國在“互聯網+智慧醫療”領域的大力發展??梢詫崿F農村老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對慢性病得到實時有利診療、控制和預防。在國家“互聯網+”的積極推動下,鄉村醫生對老人慢性病診療的對策研究適合社會發展要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