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占江
【摘 要】在國家積極推動“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如何對大學數學進行教學改革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闡述了當前大學數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并結合我校的實際教學和教育改革情況,提出了大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構想。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大學數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D63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8-014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8.065
2017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首次公布了我國重點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名單。“雙一流”建設的目標是將我國建設成為“高等教育強國”,也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我國對高等教育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增強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學數學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三門課程,是理工科、經濟管理等諸多專業的重要公共必修課,該課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是后續專業課的基礎,對學生深入開展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國家積極推動“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如何對大學數學進行教學改革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1 大學數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在教學內容方面。一方面,隨著科技進步與發展,理工、經濟管理類等諸多專業的專業課程內容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課程內容也在不斷地改革,而大學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卻沒有跟隨相應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另一方面, 當前高校所使用的大學數學教材偏重于已經形成了的“現成結論”,對學生的引導不足,未能實現數學的再發現再創造過程,不太符合數學教育的發展規律。另外,在非數學類專業的數學課堂上,幾乎沒有數學實驗與數學建模的內容,使得學生缺乏數學實踐的機會,理論與實踐出現脫節。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學生問老師數學有什么用的問題,導致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下降,影響了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
在教學方法方面。當前,大學數學的教學方式仍然比較單一,過于注重數學概念、數學定理的推導與證明、計算以及解題的技巧,使得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抽象和枯燥,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一定的距離。在授課的過程中,任課教師過分強調了數學的邏輯性和嚴密性,使得學生無法完全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從而對大學數學失去了興趣。在課堂上,任課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較少,整個教學過程基本都是老師在講解,而學生一直在寫筆記。在此影響下,學生們的學習變成了被動的學習,貌似感覺不錯,其實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不深刻,特別是數學概念和定理的來龍去脈并不太清楚,當需要使用數學的時候,學生不具備靈活使用所學數學知識的能力。
在課程考核方面。當前,大學數學課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兩部分,一個是平時成績,由學生的課堂出勤和課后作業情況來確定;另一個是期末考試,學期結束后進行統一的閉卷考試,課程的最終成績由這兩部分構成,只是所占的比例可能有所差別。現在的大學數學基本都是大班教學,每個教學班的人數都是一百多人,任課教師沒有時間保證在每節課上進行點名和提問,對于課后作業也是批閱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學生曠課的情況,學生的平時作業做的不認真,甚至出現抄襲別人作業的情況。到期末考試的時候,由于平時學習的時間不夠,只是臨時突擊復習,導致學生的不及格率比較高。
2 大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構想
為了解決當前大學數學課程中出現的問題,結合我校大學數學課程的教育現狀,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教學改革。
第一,大學數學課程體系的改革。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門檻連續下降,導致入校學生的數學基礎不盡相同。在此背景下,我們在保證所有學生達到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對本科生數學基礎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下,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大學數學課程的考核難度,同時,通過增加選修課的方式來滿足部分對數學有更高要求的學生。例如,在全校開設數學建模選修課,以此滿足學生們對應用數學的需求;在全校開設考研數學選修課,以此學生們的考研需要,并提高學生的考研率;在全校開設數學分析,滿足物理、金融等專業的需求,為將來的專業學習打下扎實的數學基礎。
第二,分類授課,分級教學。由于我校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具有很多不同的專業,而且一些專業是文理兼收,使得在校大學生的數學基礎差異性較大,而且這些學生對數學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其中,一部分學生從入學時便下定決心要考取碩士研究生,故他們對大學數學知識的要求非常高;而另外一部分學生則想畢業后直接參加工作,希望能夠滿足專業的需要就可以了,只要不影響正常畢業就可以。因此,我校將高等數學分為A、B、C三個級別,A級的教學要求最高、教學內容豐富,教學中注重數學的嚴謹性,主要是滿足理工類學生和考研學生的需要;B班則以實用為目的,讓學生掌握數學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應用,其中數學應用為重點,主要滿足經管類專業的學生的需要;而C級則以了解為主,了解數學的基本思想即可,主要滿足偏文科專業的學生需要。
第三,大學數學課程與專業課程的銜接不夠緊密。大學數學有著非常嚴謹的課程體系結構,包含的知識點也相對穩定,需要根據不同的專業要求,進行相應的調整。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選擇合適的案例和題目,突出大學數學知識在相關專業問題解決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讓學生們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數學能力和素質,也領悟到數學知識在專業課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面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在高等數學的講解過程中可以引入蛛網模型、最優價格模型、存貯費用優化等模型;在線性代數中可以引入商品的市場占有率問題、價格平衡模型、產品成本的計算等模型;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中可以引入相遇問題、合理配置問題、隨機貯存問題、保險公司的收益問題等模型。
第四,加強大學與中學數學之間的銜接。近年來,中學數學的教材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革,采取了模塊化的教學方式,在增加數學內容的同時,卻降低了數學知識的難度,與傳統教材有較大的差別。例如,在中學教材中,關于極限的定義只是定性的概念,大綱要求只是比較簡單的計算就可以了;關于導數的知識點只是要求知道導數的性質和運算即可,沒有涉及到嚴格的理論證明和邏輯推理;關于概率的概念,只是通過淺顯的例子進行描述,并沒有給出公理化的定義,因此無法對隨機變量進行定義。但是,大學數學教材卻還停留在往年中學教材的基礎上,沒有相應的變化,默認學生們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因此,加強大學與中學數學之間的銜接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第五,引入數學建模和數學實驗。數學建模和數學實驗就是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可以調動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提升學生們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課外作業的方式,讓學生利用所學數學知識根據數學建模的思想去解決實際問題。由于數學建模的特殊性,需要提供一個密閉的空間,而且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可以采用期中考試的形式進行。在傳統的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大綱中沒有提到數學實驗,目前任課教師還不是特別重視。然而,隨著科技進步與發展,每個新興學科都對數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大學數學課程中引入數學實驗,才能真正知道數學的來龍去脈,更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3 結束語
總之,“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大學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為促進,并不斷地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深入的思考研究,探索出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改革思路,以達到培養一流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嚴培勝.經管類大學數學教學改革的認識與實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0(9):169-170.
[2]胡之英.大學數學教學改革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5):163-164.
[3]白龍,陳雷鳴.“雙一流”建設戰略背景下的《數學物理方法》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8:101-102.
[4]趙向奎.優化大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幾點嘗試[J].中國冶金教育,201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