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屹,黃 月,趙 森
(沈陽市獸藥飼料監察所,遼寧 沈陽 110035)
隨著養殖業的迅速發展,規?;?、集約化的養殖模式漸成主流。但疾病也伴隨頻繁發生。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容易產生細菌耐藥性和畜產品藥物殘留,對人體和畜產品安全造成巨大危害。人們開始轉變無抗養殖,尋求有效的替抗產品。微生態制劑將益生菌及促生長物質運用微生態學原理,經過培養發酵、干燥加工等步驟制成。動物機體的健康狀況是由微生物群與機體的共同作用決定的。通過有目的地飼喂動物微生態制劑,促進有益微生物群的生長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實現動物胃腸微生態平衡和畜禽機體健康。目前微生態制劑已被廣泛應用于飼料、獸藥、農業和食品等領域中。
1907年俄國人Metchnikoff最早提出長期飲用發酵乳制品可有益健康長壽,微生態制劑概念自此誕生。1970年后,德國、日本先后建立了專業微生態實驗室并研發出雙歧桿菌等活菌制劑。1989年,美國公布了雙歧桿菌、芽孢桿菌、乳酸桿菌、酵母等10屬42種微生物直接飼喂動物是安全的。1996年,我國正式批準枯草桿菌、蠟樣芽孢桿菌、糞鏈球菌、酵母和噬菌蛭弧菌等6個品種投入生產。2003年,農業部公布了允許使用的有益菌種,具體包括酵母菌類、乳酸菌類、芽孢桿菌類等3類15種微生態制劑。
根據微生態制劑的物質組成可分為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3類。益生菌也稱益生素,可有效調節腸道益生菌種類數量,增強非特異性免疫,抑制有害微生物。芽孢桿菌、乳酸菌、真菌、酵母等均屬此類。益生元能定向增加腸內定居菌群活性或繁殖能力,是一類非消化性物質,這類物質最初發現的是雙歧因子。某些寡糖、多糖、肽類、蛋白質及中草藥等均可作為益生元。合生元是指益生素與益生元混合使用的生物制劑。這兩類聯合應用同時提高了菌類活性和益生菌數量,使益生作用更顯著持久。合生元包括低聚糖合生元、中草藥合生元等。此外,根據微生態制劑用途可分為微生態獸藥、微生物飼料添加劑、微生物發酵劑、環境凈化劑等四類。根據存活形態可分為活菌制劑、死菌制劑等。
在仔豬和母豬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可明顯降低腸道疾病的發病率,提高仔豬成活率和生長率,節省飼料、提高增重和減少藥物開支。尹清強等在仔豬教槽料、保育料中分別添加0.1%、0.05%微生態制劑,其腹瀉率和死亡率明顯降低,胃和盲腸中大腸桿菌數量也同步降低,同時空腸、結腸、盲腸腸壁變薄。周韶等選用55日齡仔豬飼喂酶制劑和微生態制劑,顯著提高了仔豬蛋白表觀消化率(P<0.05)。
楊慧娟等飼喂5~10天乳酸菌制劑后,隱形乳房炎奶牛平均體細胞數顯著降低23.8%~62.8%。真菌和酵母菌能幫助乳牛消化纖維、提高產奶量。胡紅蓮等選取市售枯草芽孢桿菌型制劑添加于近干乳期奶牛日糧中,發現有助于提高奶牛日平均產奶量和乳品質。此外,陳鳳梅等發現微生態制劑對奶牛熱應激損傷反應有明顯減輕作用。
謝全喜等在肉雞飼料中添加2.0‰復合微生態制劑能夠提高肉雞生長性能,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張亞蘭等發現飼喂初期,微生態制劑對肉雞料重比改善作用不如抗生素明顯。但中后期微生態制劑P a b02、PAS38降低料重比效果良好,并能夠抵抗熱應激帶來的消極影響。
隨著無抗和獸藥減量化行動的深入推進,微生態制劑在畜牧獸醫行業中逐步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和認可。本文回顧了微生態制劑的發展歷程和養殖臨床應用,為后續微生態制劑的推廣應用奠定了一定基礎。綜上,獸用微生態制劑方興未艾,市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