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康
成都譽美醫院中醫科,四川成都 610051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改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發病率也越來越高。這一病癥的具體致病機理較為復雜,有著病程長、多次反復性發作等特征,對于患者的正常生活質量將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1]。當前臨床上在治療此病時多采用增強胃動力的藥物予以治療,但臨床療效仍不夠理想。該文選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該院79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采用舒胃湯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該組研究所選的79例患者均為該院在2014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排除器質性病變、消化性潰瘍及過敏體質患者。將患者依據門診編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其中對照組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齡22~61歲,平均年齡(41.5±4.6)歲;病程 6 個月~3.2 年,平均病程(1.9±0.4)年。觀察組共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齡 23~64 歲,平均年齡(42.6±4.2)歲;病程 6 個月~3.3年,平均病程(1.9±0.7)年。將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性統計資料展開統計學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嗎丁啉(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10084)口服治療,10 mg/次,3次/d。觀察組:給予患者舒胃湯加減方治療:香附、白芍、柴胡、川楝子、枳實、延胡索、焦神曲、旋復花各10 g,白術、百合各15 g,煎制為300 mL藥液,1劑/d,早晚各1次。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1個月,即為1個療程,在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與該次研究無關的藥物。
依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診療規范》[2],對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進行分數評價。依據治療前后的癥狀積分開展療效指數計算,即[(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痊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表現完全消失,療效指數達到90%以上;顯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表現顯著改善,療效指數為60%~90%;有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療效指數為30%~59%;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表現未改善甚至加重,療效指數不足30%。總有效率為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之和。
①胃排空試驗。在治療前、后分別對患者的胃排空率進行測算,測試前一晚安排患者進食標準餐,在進餐一半時吞入鋇條20根,于4 h后實施X線拍片檢查,觀察殘留于胃內的鋇條數。②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情況,并進行組間對比分析。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實施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并用 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并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患者經臨床治療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且觀察組的療效(97.56%)優于對照組(71.05%),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觀察組治療前進食標準餐后的胃內鋇條殘留數為(12.49±5.15)條,治療后為(7.72±5.66)條;對照組治療前進食標準餐后的胃內鋇條殘留數為(12.36±5.21)條,治療后為(11.92±4.17)條。觀察組治療后的胃排空率與治療前及對照組相比均有明顯差異,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有嚴重的不良反應癥狀,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臨床上十分常見,據有關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群中患有消化不良癥狀的患者現已達到了19%以上[3],且隨著當前人們飲食方式的改變還呈現出了不斷升高的發展趨勢。現代醫學治療多以增強胃動力、抗酸、抑酸等治療方式為主,但療效有限且復發率較高。
在祖國傳統醫學理論中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屬“胃脘痛”、“痞滿”等范疇。病位于胃,病機在肝脾[4]。給予患者舒胃湯治療可起到疏肝解郁、調理氣機、化痰消積、消食除脹等功效。香附、白芍、柴胡、川楝子、枳實、延胡索、焦神曲、旋復花、白術、百合等中藥共同入藥,可起到疏肝和胃之效[5]。該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達到了97.56%與71.05%,觀察組治療效果更好。同時在促進胃排空方面效果也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臨床上在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時,可采用舒胃湯治療,能夠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胃排空,且用藥安全無嚴重副作用,可予以推廣應用。
[1]郭璇,譚華梁,王小娟,等.舒胃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Cx43蛋白的分布及Cajal間質細胞的修復與再生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4,22(11):652-657,661.
[2]徐寅,王小娟,郭璇,等.舒胃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證)患者5-HT、SS的影響 [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2):2258-2260.
[3]黃義忠,黃云蘭.舒胃湯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1):99-100.
[4]王迎春.加味解郁舒胃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2):1902-1903.
[5]巴特爾司馬義.自擬和中舒胃湯辨證加減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4,2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