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陽
(洛寧縣城關鎮農業服務中心,河南 洛陽 471700)
果樹的健康生長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而病蟲害的出現,則會對果樹的生長帶來巨大的威脅,近些年來,在農業生產中,果樹的病蟲害防治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針對果樹病蟲害的防治,當前已經形成了4種基本防治方法,具體表現為化學防治、物理防治以及農業防治等,為了進一步提升果樹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則應該將傳統的防治技術與綠色防治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而不斷提升果樹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本文則針對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中傳統技術與綠色技術的相關內容展開討論。
在果樹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傳統技術的應用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具體而言,則應該以物理防治與農業防治為基礎,根據病蟲害的實際發生情況,合理使用化學防治方法,進而使得果樹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當果樹出現病蟲害之后,物理防治方法指的是運用糖醋液對果樹病蟲害進行處理,這一方法的使用,可以及時消除潛葉蛾、吸果夜蛾等病蟲對果樹的影響。
農業防治指的是,技術人員通過事先篩選,將那些優質且無病毒攜帶的苗木選為栽種對象,在苗木的生長過程中,進行科學的肥水供應,并對苗木的負載進行合理控制,進而不斷增強苗木的自身抵抗力,使其能夠有效應對病蟲害的威脅。在苗木生長過程中,要做好枝干的修剪工作,將出現病蟲的枝干以及果實進行剪除,而且要通過對多余枝條的修剪,確保果樹間的通風及透光性。對果樹之間的搭配種植也要合理進行,例如,在柑桔類果樹的附近不可以種植香料類果樹,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避免蚧殼蟲的大量出現,進而更好地保護果樹,不可以與桃樹進行混合種植,目的也在于有效控制病蟲害的出現。
在果樹防治中,化學防治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對作用對象不同的農藥進行混合使用或者輪流使用,例如,為了有效祛除柑桔果樹的紅蜘蛛蟲害,應該對特定的農藥進行交替噴灑,而且在配制農藥時,要確保農藥的均勻,這樣可以防治病蟲產生抗體,以此來提升果樹病蟲防治效果;對果樹病蟲害的出現進行科學預測,在病蟲害還未產生明顯威脅時,將其進行消滅,以達到病蟲害防治的目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當果樹還沒有達到病蟲害防治標準時,切不可以對農藥進行濫用,長此以往,不僅會增加病蟲的抗藥性,還會因農藥殘留而對土地造成負面影響;在果樹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對所使用農藥的選擇必須慎重,應該金額可能采用新型高效低殘留的農藥,也可以才可以采用礦物源農藥以及生物源農藥,這樣不僅能夠達到病蟲害防治效果,而且不會對果樹生長環境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在果樹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禁止使用致突變、致畸形、致癌或者高殘留的農藥;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該對使用的時間及方法進行合理選擇,針對所噴灑農藥的濃度以及噴灑間隔進行合理控制。
針對果樹病蟲害的類型,進行天敵的引進,例如引進日光蜂對蘋果樹綿蚜進行防治。對果樹病蟲天敵進行適當保護,通過建立適宜環境,為病蟲天敵繁殖提供良好環境,促使天敵在病蟲消滅方面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以此來達到果樹病蟲害的目的。技術人員可以通過人工培育的方式來增加特定地區病蟲的天敵數量,通過定期釋放天敵,使得當地果樹病蟲得到有效控制。
據了解,在很多果樹植物的體內會存有保護自身免受蟲害侵襲的基因,當外部侵害因子進入植物體內并對植物抗病基因的表達進行抑制時,才會出現果樹病蟲害情況。研究表明,大多數蟲害會誘發植物體內的抗性,為此,應該通過開展進一步的技術研究,在合理的誘導之下,增加果樹植物自身的這一抗性特征,從而有效增強果樹自身的免疫力,最終達到病蟲害防治的目的。
病蟲害的出現,會對果樹的生長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為此,必須從多個層面入手完善相應的果樹病蟲害防治工作。在具體的防治工作中,應該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通過對傳統防治技術的合理使用,充分發揮其在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的作用,為了進一步增強果樹病蟲害防治效果,還應該注重傳統防治技術與綠色防治技術的相互融合。
[1]張秀華.果樹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J].科技展望,2017(28).
[2]柳尚燕.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改進及應用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7(16).
[3]李偉偉,賀對.淺析果樹病蟲害特點及防治對策[J].種子科技,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