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政+陶德宏+陶桂林+張志忠+周義兵
摘要:指出了油用牡丹是當前人類養生的重要作物。分析了新洲發展油用牡丹的有利條件和效益,為因地制宜地部暑產業發展區域,提出了發展措施,以期對新洲發展油用牡丹產業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油用牡丹;建設;思考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23-0007-02
1 引言
油用牡丹是一種原產于我國的多年生小灌木,適應性強、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病害少、易于繁殖栽培、油質優、產油率高,特別是牡丹籽油含有被譽為“血液營養素”、“植物腦黃金”的亞麻酸十分豐富,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具有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和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
2 發展油用牡丹的有利條件
2.1 領導高度重視
近幾年,油用牡丹在我國山東菏澤、安徽銅陵、亳州及陜西等地快速發展,引起了中央高層領導的關注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發展油用牡丹產業。國家林業局在山東菏澤召開了全國油用牡丹產業發展專題會議,目前有近20個省份相繼開展了種植工作。
2.2 土地人力資源豐富
全區低山、丘陵、崗地面積達到20多萬畝,發展油用牡丹的土地資源寬闊。新洲有人口近百萬,勞動力資源充足,投入勞動用工價格低廉。
2.3 現有牡丹資源分布
新洲區李集街春光村林場現有野生牡丹資源,許多花卉愛好者有庭院種植牡丹的習慣,且牡丹長勢良好。
2.4 政策優惠
新洲區是武漢市唯一一家享受省級大別山試驗區扶持及推動社會發展優惠政策的試驗區。
2.5 具有建設生物質能源林的基礎
新洲區建有木本油料—油茶基地5萬畝,其中1000畝長林系列油茶采穗圃被定為省級良種油茶采穗圃,每年向全省提供良種油茶穗條2000多萬根,為推動全省良種油茶的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2.6 經濟效益良好可持續
油用牡丹第3年開始結籽,5~30年為高產期,豐產壽命可達50年。第4年畝產牡丹籽210 kg,按收購價20元/kg計算,產值達4200元,即第4年可基本收回全部投資。進入高產期后,每畝收牡丹籽350 kg,收入可達7000元/畝,經濟效益十分可觀。若增加工業加工設備、廠房投入8000萬元,加工生產牡丹籽油及系列產品,每年可為區內增加產值1億元左右,創利稅2000~2500萬元。因此,大力發展油用牡丹產業,將對繁榮新洲區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和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3 發展油用牡丹的規劃布局
3.1 規劃布局
(1)規劃面積1萬畝。時間從2017年開始到2019年共3年時間。
(2)規劃地點。新造林面積主要可分布在舊街、道觀、徐古、潘塘、三店、邾城等低山、丘陵崗地,栽植品種以結籽量大、出油率高、適應性廣、生長勢強的“鳳丹”牡丹為主。
(3)發展模式。公司+基地+農戶+政府扶持。
3.2 投資概算
發展1萬畝油用牡丹總投資2200萬元。每畝投資2200元,概算如下:①種苗費每畝600元。按50cm×70cm株行距,每畝2000株。②土地流轉費每畝每年400元。③整地費每畝500元。④人工費每畝400元。⑤肥料、農藥費每畝300元。
3.3 資金來源
資源主要來自3個方面。①企業(公司)投資1100萬元;②農戶投勞抵折500萬元;③市區政府支持600萬元。
4 發展油用牡丹的幾點建議
4.1 加強技術指導
區林業局現有高級工程師33名,工程師112名,從事油用牡丹技術研究的科技人員有20多名。另外,新洲區林業局與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及省林科院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可充分利用亞林所和省林科院人才與技術優勢,共建高產油用牡丹試驗示范及推廣工作,使發展油用牡丹產業技術上有保障。
4.2 加強資金扶持
市區兩級財政每年撥專款用于油用牡丹發展專項資金;市財政局、林業局將油用牡丹基地優先納入市林果板塊基地補助范疇,用于扶持油用牡丹的發展;深化林權改革,推進社會資金投入產業發展。
4.3 成立油用牡丹專業合作社
以武漢天添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和近100家農業大戶為基礎,組建武漢油用牡丹專業合作社,開展油用牡丹的育苗、生產、加工、銷售,發揮“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產業發展示范作用,做強油用牡丹產業。
4.4 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以區人民政府區長為組長、分管副區長為副組長、相關街鎮和部門為成員的油用牡丹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區林業局局長兼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各成員單位齊心合力,協同作戰,全力打造油用牡丹產業強區。
參考文獻:
[1]郭玉華,方受平,李國圣.遠安縣油用牡丹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7(19):195~1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