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坤??
摘要:又一次拿起了語文課本,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這學期新接任了一個班級,家長會上家長們的話還在我的耳邊回響:“老師您勸勸他吧,回家一整天都看電視;老師您教育一下我的孩子,星期天一整天都不見人影;老師,不要建議我給他買書,家里一大堆書根本沒見他看過。”作為語文老師,我是多么的希望我的學生們愿讀書、愛讀書。可電視、游戲已經成為孩子們的主要消遣方式,再加上很多孩子是留守兒童,長輩們連干農活都來不及,更是無暇顧及孩子們在干什么了。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是閱讀的時間太少,閱讀課外書的種類比較局限,在農村的校園里,大部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不足,尚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農村;中學;閱讀;習慣
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每一個語文教師責無旁貸之事。就農村中學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我想談幾點淺薄的看法。
一、 建立班級圖書館,營造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
在農村,孩子們接觸圖書的機會相對較少,但每個孩子都有幾本圖書。根據這一情況,可讓班里的每個孩子,盡量的多找一些圖書,然后捐到班級圖書館,做好記載,并將所有的圖書編號記載,這樣不但方便歸還更有利于圖書的借閱。每周制定固定的圖書借閱和歸還日期,這樣可以激發整個班級的閱讀興趣。一段時間后會發現,孩子們在課堂上也愛獨立閱讀,對文章的理解不再依賴資料書。學生們在課上學習的過程中,閱讀的獨立性大大增強,對文章的理解擁有更多自己的見解,課外閱讀的習慣對課文的理解具有較大的幫助。
二、 關于課外閱讀的建議
筆者認為,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離不開科學的課外閱讀技巧,為此,筆者為科學的閱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 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到心到,眼到,口到,達到這些要求的重要方法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手里拿著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閱讀的過程中讀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時,可以用筆在書上標示出來,這樣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學習書中的知識。
(二) 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閱讀技巧的學習和練習。課外閱讀的重要目的是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既要學會快速地瀏覽文章的內容,又要培養細細品味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 培養閱讀的興趣,提高有意注意的時間。心理學的理論認為,人的記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注意的品質,其中,注意的穩定性對于人對知識的記憶方面尤為重要。衡量注意穩定性的重要指標是有意注意的時間,閱讀的目的除了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還要讓學生從閱讀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要想更好地達到擴充學生的課外知識的目的,就要在閱讀的過程中,促進記憶,提高記憶的效果。對于學生來說,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為有限,激發閱讀的興趣可以有效的延長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閱讀中的時間,從而有利于學生對于閱讀知識的記憶,為擴充學生的課外知識提供保障。
(四) 在閱讀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衡量閱讀能力的重要指標是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能力和抓住文章主旨的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要積極尋找機會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比如: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用閱讀和概括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閱讀或者達到一定的閱讀量時,就鼓勵和引導學生對閱讀的內容進行概括,具體方法可以是對閱讀的大概內容進行提問,如果遇到記敘文或者議論文等文體時,可以提問學生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樣技能有效的緩解閱讀時間過長產生的疲勞,又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水平。
三、 優化時間管理,合理安排閱讀
課堂上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較為有限,而課外閱讀也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妨給學生們規定課外閱讀的任務。例如:可以在每周一給學生們布置閱讀任務,規定每周必須完成多長時間的閱讀。也可以規定每周總結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到的知識,或者以讀后感的形式交作業。這樣既能夠有效地保證閱讀的時間和閱讀的效果,對學生們時間管理的能力也是一種鍛煉。
四、 制定閱讀計劃,規定閱讀范圍
閱讀的目的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但很多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有的學生甚至只喜歡讀一些漫畫書,這些現象都會對學生的閱讀效果造成不良影響。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規定學生閱讀的種類,或者指定具體的書目。例如:筆者給學生每周布置閱讀任務,要求學生閱讀的書籍是人文社科類,文學名著類等等,此外,筆者對學生閱讀的質量檢查采用獎勵和懲罰的方式,比如,學生的讀書筆記是科普知識等方面的,寫的質量好,知識有比較有益,或者閱讀名著的讀后感等。筆者都會給予適當的獎勵和表揚,如果筆者發現哪個學生讀漫畫書,也會相應地提出批評,必要時也會進行懲罰。
五、 開展豐富有趣的閱讀相關活動
(一) 隨筆大交流。在月初,每一個孩子將自己寫的讀書筆記或者是讀書隨筆,在班隊課上自由交流,最后在小組里談感想,談收獲。促使孩子們多閱讀、多記錄。
(二) 好書推薦會。在雙周的閱讀課上,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孩子們來介紹自己覺得可讀性強的圖書,并利用幾句廣告語來吸引大家參與這本書的閱讀。
(三) 閱讀擂臺賽。將語文課本中的略讀課文獨立閱讀分析,最后以匯報的方式發表見解,全班推選最精彩的見解人作為擂主。周周有擂,月月爭擂主。班級的閱讀氛圍極其濃厚。
當然,閱讀習慣的培養非一日之功,作為語文老師,我們一定要多傾聽,多參與學生的閱讀活動,借助新課程的理念,讓我們的農村孩子也真正地愛上閱讀!
參考文獻:
[1] 鄧春燕.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探微[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2).
[2] 李加林.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
[3] 金梅芳.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研究 [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4).
[4] 劉靈芝.高效課堂對教師的要求[J].快樂閱讀·經典教學,2013,(8).
作者簡介:
李治坤,重慶市,重慶市涪陵區大順鄉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