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這句話充分地告訴我們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良好的閱讀會給孩子以后的發展提供便利條件,對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作為老師家長的我們有責任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培養;閱讀;學生
縱觀現在社會,電子產品滿天飛,大人們每天幾乎都捧著手機低著頭聚精會神地刷屏,為了不讓孩子打攪到自己,不是給孩子看電視放動畫片,就是給孩子拿手機玩游戲,真可謂是“眼不離機,機不離手”,所有的空閑時間都被電子產品填得滿滿的,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對他們來講,基本上就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面對如此狀況,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呢?
一、 與家長協作,“提倡紙質閱讀,遠離電子產品”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言行往往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與家長溝通,告訴家長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重要性,要求家長配合老師實行“提倡紙質閱讀,遠離電子產品”的活動。即家長要起到榜樣作用,收起手機,關閉電腦,拒絕一切電子產品,陪孩子閱讀。身教勝于言傳,要想孩子愛閱讀,父母首先就要熱愛閱讀,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首先,教師要求家長為孩子準備一些符合孩子年齡和心理特點的書,內容豐富,情節符合其想象和思維特點。其次,要求家長要和孩子一起看書,感受書中的情節,經常和孩子交流書中的內容,聽孩子講書中的故事。鼓勵孩子把自己的看法講出來,大家一起討論,使孩子獲得閱讀的快樂。對孩子的進步,家長應及時給予夸獎。家長還可以領導孩子去書店,讓孩子感受閱讀的氣氛,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書來閱讀,也可以讓孩子購買自己喜歡的書,體驗買書的樂趣。孩子經過不斷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就會慢慢地愛上閱讀。
二、 推薦讀物、激勵閱讀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激勵者。
(一) 在學校,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多閱讀一些課外書。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向學生推薦適合其閱讀的不同讀物。偉大的文學家魯迅曾經說過:“讀書如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只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因此教師要向學生推薦不同種類的讀物,以增強其閱讀興趣,童話、小說、民間故事……低年級學生,推薦他們讀《白雪公主》《葫蘆娃》《小豬唏哩呼嚕》……高年級學生,向他們推薦《小戰馬》《海底兩萬里》《魯濱遜漂流記》……
(二) 匯報讀書成果:1. 每天利用語文課的課前五分鐘,讓學生輪流上臺,講一講自己利用課余時間閱讀過的書的內容,可以是講一個故事,或者是一個笑話,亦或是背一首古詩,自己讀到的好詞好句……既讓講的同學獲得成功的喜悅,讓他們更愛閱讀,同時也讓聽的同學感受到閱讀的好處,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2.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們開展朗誦比賽,舉行故事會,評選“閱讀之星”、新書介紹等活動,對閱讀取得好成績的同學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及獎勵,如貼一朵小紅花,發給學生一份獎品……學生小小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他們便會更主動地自己找書來閱讀,不僅增加了他們閱讀的信心,而且提高了他們閱讀的熱情。
三、 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有些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只是囫圇吞棗,粗枝大葉地把文章瀏覽一遍。這種閱讀對他們來講既沒有什么收獲,也不利于對閱讀興趣的培養,鑒于此,教師應給予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
1.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時要做標記批注。即運用圈、點、勾、畫等方法,把自己讀到的文章的點睛之筆,優美的詞、句、段、篇,以及引用的古詩詞、名言警句等在書上標記出來,以便自己更好地品讀、感悟;也可以寫自己在閱讀文章某一處時的所思所想。例如,在閱讀現代名著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時,對于文章第一段中的句子:“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覺得這個句子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得非常好,我們就可以用線把這句話畫下來,細細品讀。在閱讀這篇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段話,感慨時間轉瞬即逝,于是,便在這段話寫下自己的感想:是啊!時間就是這樣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偷偷溜走,待我們驚醒時,他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讀過這段話我們要從現在起好好珍惜時間!
2. 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以準備一個摘抄本,對自己認為好的內容進行摘抄。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段話,甚至是一篇文章。例如,在讀臺灣作家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中,有一封龍應臺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信《為什么要求你用功讀書》,信中有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這段話寫得非常好,讀后讓我們明白學習的目的、意義是什么,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摘抄在摘抄本中。
3. 向學生介紹精讀、快讀等讀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增加學生閱讀興趣。精讀顧名思義就是逐句精講細讀的閱讀方法。它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它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認識水平增強語言修養,提高語文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當讀到一篇好的文章時,教師要要求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然后讓學生邊讀邊思考,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習慣。精讀句段,要讓學生大聲朗讀,把無聲的文章變為有聲的語言閱讀,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有助于學生記憶精彩片段,感受作品的美,提高其閱讀興趣。快讀法即快速閱讀。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讀文(即默讀),把握文章大意,用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多的信息。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而且增加了其閱讀量、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起到了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作用。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持續的長久的工程,作為老師家長的我們唯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盡一份心,出一份力,多引導,多鼓勵,讓閱讀之花在孩子心中綻放。
作者簡介:劉桂華,吉林省洮南市,吉林省洮南市向陽鄉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