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案例教學法率先于20世紀20年代為美國哈佛商學院所提倡,此后被廣泛運用。其作為現代教學方法的一種,與傳統教育區別甚大。它將真實的或模擬真實的工作生活場景引入課堂,使其在課堂中情境再現,使學生在這類活動中獨立思考,同時可以引導學生變注重知識為注重能力,達到重視雙向交流的作用。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幼師英語教學;意義;應用
案例教學在幼師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較為常見。案例教學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無論是案例準備,還是案例實施的過程,許多教育者和家長包括孩子都愿意嘗試并支持案例教學在幼師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案例教學法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重大意義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互動性和實踐性強的啟發式教學法。在幼兒英語教學課程中有效地運用案例教學法會使課堂更加生動形象,會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具體來說就是案例教學法對學生和教師而言都是雙向受益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以實踐為基礎的純粹的理論知識都是無用的。”這表明實踐至關重要,不可忽略。而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習者將教學實踐的問題通過案例的方式帶入課堂,讓他們的思維從理論水平提升到實踐的高度,這對幼師學校的英語教學和學生技能的培養是切實合理的。
毋庸置疑的是,案例法將會讓孩子們受益匪淺。它具有以下幾大優勢。首先,它確實能夠增強幼師和孩子們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興趣。教學案例是對幼兒園過去教學中發生的真實事件或場景的描述或記錄,靈活性以及興趣度都高于課本知識,因此能夠激發學生埋藏在內心的小興趣并以幾倍的速度擴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興趣來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便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有利于增強他們英語學習的目的性和積極性。其次,易于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師針對每個教學案例設計的一系列問題與幼師生的專業是息息相關的,學生可以結合所學的知識進行思考,分析,討論,總結,加快了知識的內化過程,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再次,有利學生英語教學技能的培養。教學案例的設計具有很強的目標性和針對性,便于學生深刻分析問題,鍛煉了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對幼師生幼兒教學技能的啟迪和培養起著重要作用。
二、幼師英語教學中的案例準備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一件事只要有了好的開端,總會事半功倍。而案例教學要取得意想不到的好的教學成績,教學準備則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準備又包括傳統的教學準備,如和其他方式的教學差距不大的課前準備,同時還包括現代的教學準備,如案例教學。案例教學則需要有一些特別準備。值得注意的是,案例教學需要具有具體可行性。
(一)教學有目的
做事都有目的,而一個合適的能夠達到的目的是一件事具有可行性的前提之一。按照案例教學的教學目的,制訂一份相當詳細的、合理的教學計劃,是進行案例教學的依據,也是評估案例教學效果的依據。教師在向學生提出案例的同時,需要注意從多方面進行研究,確保其可行性的同時還要提出相應的問題,促使學生自己做好準備,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精心選擇案例
選擇的案例不僅需要著眼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還需要著眼于學生和學生之間彼此互動的“學”上。根據這一要求,除了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差距、需求層次和構成成分,考慮“學”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及其可能采取的行動,考慮對“學”的過程的整體設計及其控制,還要充分考慮到每一次案例課的過程控制,以及整個教學計劃的進度,特別是其中案例部分的安排以及效果,要注意案例部分和理論部分、實踐部分的必要的平衡。這些要求都意味著教師選擇的案例必須具有明確的目的性、真實客觀性,較強的綜合性、深刻的啟發性、突出的實踐性,以及學生的主體性、過程的動態性、結果的多元化等。最為重要的是選用案例時要注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展開。幼兒英語教學中,每一課都有與之相關的案例,但如果上課再度使用這些案例,課堂則會缺乏生氣。因此選擇其他的案例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而課堂選用案例,一定要貼近孩子們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在日常生活中,要從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中,讓孩子們理解教師所講的那個知識點。對每一個學習者來說,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最適合的卻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需要考慮局部,更要重視其整體性。因此,搜集案例也是至關重要的。
(三)案例教學評估
案例教學需要教育者充分評估教學成效。評估教學成效不僅是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考量,還是對教育者教學能力的評估,是一種對學生盡責、對自己負責的表現。通過評估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對哪些知識更為熟悉,哪些知識稍有欠缺,哪些認識又需要及時糾正,而且可以了解教學案例存在的問題以及和教學目的間的一些差異,對此進行比較,綜合分析,對教學案例進行分析和糾正。這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者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三、幼師英語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的多元化
幼師英語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多種多樣,具有多元性。
(一)通過自然環境運用游戲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游戲注重過程的體驗,在帶給孩子們快樂體驗的同時,還能促進他們的認知、情感和生活技能的發展,達到在快樂中學習,不知不覺享受學習的目的。比如最淺顯的幼兒英語游戲中,教師采用肢體教學方法,如讓孩子們摸著她們的眼睛告訴他們這是eye;在讓他們聽了英語單詞后,用手指出相應的身體部位,強化對單詞的掌握;如果有些孩子錯了,可以指著身體的一個部位,讓其他孩子說出單詞,直到有孩子出現錯誤代替他為止。這樣讓他們直觀感觸的同時,又增強了記憶力,還有很強的趣味性。
(二)通過多媒體等現代傳播工具進行幼師英語教學
巴班斯基曾談道:“創設必要的物質技術基礎,顯然是有效地和高質量地發揮教育教學過程的條件。”隨著科技的高度發展,多媒體成為案例教學不可忽略的重要工具之一,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21世紀的中國,可以看到的是,只要是發展程度較高的地區,其教育便與多媒體息息相關。在幼師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用多媒體課件把聲音、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真實再現出來。如幼師教孩子們簡單的26個英文字母時,由于幼師的學歷或者英語程度參差不齊,加之孩子正在打基礎的關鍵時刻,一位優秀的、發音標準的英語幼師便發揮了重大作用。如果發音不標準,借助多媒體可以展示標準的發音。這樣既可以彌補一些教師的缺陷,又可以增強孩子的興趣。endprint
(三)以學生為中心,以教材為輔
幼兒師范學校的案例教學法使學生在學習一定的英語、兒童教育學、兒童心理學、兒童心理知識和理論的基礎上,通過相關教學案例的設置和分析,訓練兒童英語技能。由于孩子們年齡小,所學所識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孩子們的英語學習都是最基礎的。而案例法具有靈活性和很強的適應性,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還沒有接觸多久的孩子們顯得很陌生,而借助這些多種多樣的案例教學,讓孩子們在學習時會更加輕松,也更愿意去學習英語,享受學習英語的整個過程。
四、幼師英語教學中案例教學的實施
案例教學的實施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實施者和被實施者對所選擇的案例法都需要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教師需要提前告知學生,對案例法進行一定范圍的限制,做到把控全局,確保其成功實施。那到底應該怎樣實行完整的案例教學法呢?
教師一旦經過層層篩選最終確定教學案例時,需要立即和孩子們進行交流和溝通,確保每一個孩子都及時了解。這個環節稱之為“案例互動”。如幼師想告訴孩子們做人要誠實的道理,英語就是“Be honest in life”,由于孩子年齡小,這些概念相對抽象。這時可利用視頻教學讓他們初步對誠實有所了解。當孩子們對誠實教有了一定了解時,開始實施第二步。教師提出相關問題,如“誠實是什么?人為什么要誠實?不誠實會怎么樣?誠實有哪些表達方法?”等一些淺顯的問題,要求孩子們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并說出他們對這些問題的理解。接著在一周或者兩周后,需要對孩子們的成果進行匯報展出。先讓孩子們自行組團,自行討論他們的心得。隨后選出隊長,總結本組所有觀點進行班上分享。最后教師進行分析和點評,同時復習“honest”的意思和用法,加深孩子們的印象,達到案例教學的目的。
但是在運用案例教學時,需要避免急功近利,因為這是一項持久的事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育者必須秉行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的能力和整體教學環境相適應。擺正教師作為教育者的態度,從實際出發,精心選擇案例,提高孩子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做到隨時關注孩子,和孩子們進行及時有效的互動。
五、結語
案例教學作為現代教育方式的一種,具有特殊性和新鮮性。特殊性表現為它可以根據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案例,從而選擇出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新鮮性則表現為它可以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工具或方式帶給學生別于傳統教育的全新學習體驗,且印象深刻,很久都難以忘記,具有持久性的特點。尤其對于孩子而言,案例教學具有很強的實施的可能性。因為孩子較小,受到的世俗觀念影響小,案例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開拓思維,尤其是發散性思維和聚斂性思維。這些都會為孩子以后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打下基礎。因此,在幼師英語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
【參考文獻】
[1]王靜孌.案例教學法在幼師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4(15):82.
[2]宋丹.應用案例教學法優化課堂教學[J].職業技術,2013(5):63.
[3]龍喆.案例教學法在“學前兒童英語教育”課程中的應用[J].兒童發展研究,2013(04):29-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