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對浙江省中小企業的調查,可以發現企業的需求與高職文秘專業學生在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目標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從浙江省中小企業對文秘人才的需求特點、高職文秘專業培養的現狀和問題出發,探索解決這一差距的途徑。
關鍵詞 中小企業 高職 文秘專業 培養 途徑
浙江省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最為活躍的省份之一,中小企業解決大就業是浙江就業的特色現象。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浙江省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和成熟,企業對文秘人才的需求正在發生較大的變化。中小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秘書人才的需求不減,但是高職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職業能力、人文素養等方面還不能完全適應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因而影響并降低了高職文秘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一、高職文秘人才的市場就業需求分析
(一)浙江省中小企業對文秘人才的總體需求情況
從中小企業對文秘人才的需求數量上看,被調查的浙江省30所中小企業均表示需要文秘人才。從需求層次上看,60%的單位選擇了高職(大專)畢業生,但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中型企業表示更希望選擇本科及本科以上的畢業生。這顯示,目前中小企業對文秘人才的需求不僅注重人才的實際能力,而且對學歷的要求也水漲船高。從需求的企業秘書類型上看,70%以上的單位選了復合型秘書。所謂復合型秘書,是指學生不但要掌握文秘專業自身的知識和能力,而且要掌握與文秘專業相關的廣泛的知識和多種能力,善于把所學的知識和能力整合起來,形成一種綜合性知識和能力,去解決實際問題。除了必須具備的文秘專業知識和能力之外,還要掌握其他非文秘專業的基礎知識,如還需掌握會計、財務、統計、經濟管理、企業管理及法律等知識。企業對文秘專業人才的需求已經從單一的行政文秘人員轉向以商務型為主,同時也需要應用型、創新型和操作型的秘書專業人才。
(二)企業對文秘人才在職業能力和人文素質上的需求特點
1.職業能力要求。在學歷上,一般小企業對文秘人員的學歷要求一般為高職(大專)學歷即可。但是中型或者較大型的企業對學歷的要求已經越來越嚴格,一般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因此高職文秘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如何提升自身學歷已經迫在眉睫。在對語言水平的要求上,一般企業都會要求文秘人員會講流利的普通話和地方方言,除此以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在調研的中小企業中,所有的企業均表示在意畢業生是否獲得外語等級證書,希望學生能達到英語4級或以上水平。
從個人綜合職業能力來看,我們發現中小企業最看重的文秘專業學生的前五項綜合能力,依次為人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實踐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文秘從業人員必須具備這五種綜合能力才能適應當下社會發展的要求。從專業能力來看,企業十分注重文秘專業學生的“三辦”能力,即辦文、辦會、辦事能力,注重辦公設備使用能力和調研分析能力等。同時,企業還十分看重文秘專業學生獲得的專業證書,在調查企業對應聘秘書崗位的畢業生是否獲得相應的資格證書或取得多種資格證書表示重視的占90%,少數企業表示不會十分在意,關鍵看是否真正具備秘書的職業技能。
2.人文素質要求。企業除了對學生職業能力有要求以外,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人文素質。企業十分重視文秘專業學生的五種人文素質,即德、識、才、學、體五個方面。德包括道德品質、職業素養、個性心理品質三個層次;識是指見識;才是指才能;學是指學習情況和能力;體是指體魄。這些基本素養對于將來從事文秘專業學生而言可能比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更為重要。企業對文秘人才的素質要求是多元化的,但“德才兼備”是共同傾向。大部分企業在招聘文秘人員時最看重的是應聘者的基本素質素養,如品德修養、人文素養、靈活程度、努力程度和知識面等,素質素養決定其能否被順利錄用。
二、職業能力和人文素質在高職文秘專業培養中的現狀和問題
(一)職業能力培養的現狀和問題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就業教育,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浙江省高職院校文秘專業十分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尤其是經歷過一系列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教學方法的改善,文秘專業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手段上都盡量做到與企業實際需求相結合,重視實踐教學環節。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大于“學”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的,老師教授理論知識所占比例較大,而教師本身在企業的實踐鍛煉卻較少,因此在教授理論知識時會有脫離現實的情況,尤其是在運用理論知識解決現實問題上難度較大。另一方面,由于在校學時的限制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困難,學生自主“學”的時間相對不足,進行實踐操作的機會較少,尤其是能夠去企業實戰的經歷不夠,從而影響了職業能力的培養和強化。
據調查,文秘專業畢業學生普遍反映,在正式進入工作崗位后,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操作的能力不足,認為在校期間所學的專業知識到工作崗位上不夠用或者學不能用的情況還是存在的。這一方面反映了課程教學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說明學生在校期間職業能力的實踐培養還是有待進一步強化。
(二)人文素質培養的現狀和問題
據調查,企業對學生人文素質的總體印象一般,企業對學生比較滿意的僅占20%,學校預期培養出的學生在人文素質上并未達到企業的整體要求。
目前的高職院校文秘專業學制為3年,大多采用“2+1”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學生在校集中學習兩年,第三年到企業中進行頂崗實習的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的優勢在于能將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與畢業后的就業崗位直接掛鉤,實現就業“零過渡”,從而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但是由于學時有限,為了保證專業學習,很多學校只能靠縮減公共課和基礎課的教學課時,人文素質課程也被大幅壓縮,而這些課程正肩負著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任務。重視和怎樣重視人文素質的培養是高職院校目前急需面對的問題。
三、以職業能力與人文素質為核心的培養途徑endprint
通過對浙江省中小企業的調查,可以發現企業的需求與高職文秘專業學生在職業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培養目標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將從浙江省中小企業對文秘人才的需求特點、高職文秘專業培養的現狀和問題出發,探索縮短這一差距的途徑。
(一)推進文秘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途徑
1.進一步設置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學校要對文秘專業相關專業課程進行大膽的整合,要突出符合當下企業需求的實用性、技能性特點,以實用、夠用為宜,必要時可以刪減一些傳統的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同時可以根據專業特色增設選修課程,可以開設企業文化學、企業管理學、秘書職業禮儀、現代人際關系學、商務談判實務等課程,還可以設立一些突出現代職業特色的操作性課程如辦公自動化、外語交際口語、汽車駕駛技術等課程,以確保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的一致性。
2.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包括實訓、實習、社會實踐、工學結合等,兼顧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了解各個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的理論知識真正地轉化到實踐操作上,憑借實訓教學,促使學生把專業知識轉化為職業能力。以技能考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在校期間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和其他多種能力證書,如普通話證書、外語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汽車駕駛證以及電子商務、報關員資格證書等證書,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訪工。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首先要有具備較高職業能力背景的師資隊伍,增強和提高教師的職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如果專業教師不能及時掌握企業動態,不能更新知識和掌握最新職業技能,就很難執行教學任務。因此,學校必須加強師資隊伍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的培訓,使教師既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又有較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目前,一般在校的專業老師都比較缺乏企業實際工作的經驗,但是可以通過企業掛職、企業訪工等方式吸收實踐經驗,豐富教學資源,強化實踐教學能力。
(二)推進文秘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
1.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浙江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有濃厚的人文氛圍。我們應該很好地利用這一傳統資源,在文秘專業人文素質教育中實施浙江地方文化教育的計劃框架和模式,在人文素質教育中專門開設浙江地方文化課程?;灸康氖峭ㄟ^對浙江文化的系統學習,使學生掌握浙江文化古今演變的歷史過程,掌握浙江文化的內涵和地方性特征,掌握浙江人的創造;對比考察浙江文化與我國其他地區性文化的異同,展示中華民族文化的勃勃生機;科學地分析、研究浙江文化,使學生加深對賴以生存的浙江文化環境的理性認識。
地方文化資源可以為人文素質教育提供最現實也最能為學生感同身受的內容和經驗,讓學生汲取地方文化內容有利于人文素質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加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人文熏陶。用現代的思想對地方文化內容加以重新審視,古為今用,繼承傳統又著眼于未來,能夠較為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人文底蘊。
2.加大人文素質課程改革力度,拓寬學生的人文視野。人文素質教育課不應該是單純的德育教育,而是應將德育教育融入人文素質教育中,使學生的人文知識更加豐富,視野更為開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學校應該加大公共基礎課的改革力度,構建合理的公共基礎課程體系,使所設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培養相適應,真正做到職業教育的社會功利性和人文教育社會需求性相結合。
構建人文素質課程評價模式和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對教師教學、教育管理、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三維評價。在設置課程的基礎上,完善課程評價和教育評價模式,這是人文素質課程能夠長期有效進行的保障。
3.接軌浙江企業文化,強化學生的職業意識。講究實際、注重功利的價值取向,構成了浙江人致力于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自主創新、敢為天下先的思想品格,構成了浙江人在經濟改革中致力于制度創新,實現體制外增長的精神動力。
我們可以從這些鮮明的浙江企業文化和精神中選取適合高職文秘專業學生需要的內容結合人文素質教育與企業文化融合,吸納企業文化進行分析。人文素質教育應選取反映行業、企業特點的文化現象與高職學生在實踐教學中進行適度滲透和分享,通過實踐實習活動提升高職學生的人文素養,強化他們的職業意識,通過企業文化與人文素質課程的結合內化高職學生的職業境界。
(作者單位為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作者簡介:鄭燕(1980—),女,浙江杭州人,碩士研究生,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秘教學。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17年度(高校)研究課題“適應浙江省中小企業人才需求的高職文秘專業學生培養途徑研究”(立項文:浙教辦教科〔2017〕8號,項目編號:2017SCG300)成果。]
參考文獻
[1] 徐明友.高職文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11(10).
[2] 鄒戈奔.基于市場需求的文秘專業人才培養轉型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4(6).
[3] 崔曉莉.從企業需求探討高職文秘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2).
[4] 周建松.高職院校立體化、多方位素質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以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