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摘 要 近幾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學畢業生的人數增長迅速。大學生畢業就業形勢嚴峻,高校有開展就業指導及心理輔導等相關課程,但是指導效果不盡如人意。對此,本文通過探析高校就業指導及心理輔導的現狀,闡述了大學生就業指導及心理輔導的步驟。
關鍵詞 深度職業生涯規劃 就業難大學生 就業指導 心理輔導
一、引言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受高等教育的人越來越多。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大學生就業困難問題逐漸顯露出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待業,找不到自己的出路,由此引發了我們對就業難大學生就業指導以及心理輔導教育的探究與分析,從而找出在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方面的欠缺,并找到具體的解決方法。
深度職業生涯規劃即從長遠未來以及深度探究職業規劃,我們在過去的對職業規劃的研究實際經驗中,往往進入職業規劃的誤區,第一個就是興趣傾向。大學生一般有固有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思想,也都在從興趣方面尋找自己想要從事的行業與工作,但是興趣指導論在長遠看來如果不能產生成就感,也不能使人進步,也使得找工作成為一項難題。第二個就是性格傾向,在職業規劃中,性格因素可以說比興趣因素更加長久與穩定,對性格的過度解讀,則是步入了另一種極端。
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深入研究,我們則需要從自身的優勢出發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校長鄒廣嚴教授提出的“長板理論”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層面的理解是:只有充分發揮一個人的優勢,才有可能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從而得到職業生涯的最優化發展及良性循環,進入一核雙驅的生涯規劃模型。這一理論在實踐層面切實解決了部分就業困難大學生的實際問題,也指導了其職業生涯規劃的深度探索。[1]
二、就業困難大學生對就業指導及心理輔導的不重視
目前,高校開設的專業課程眾多,專業指導性較強,但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課程方面有欠缺。課程開設時間不恰當,往往是在大學生剛對校園生活充滿好奇的大一、大二進行指導,大家可能對就業方面比較不重視,在大學生需要就業時的大三、大四,則缺少就業方面的指導,指導效果不明顯;在人數方面,大多數是在可以容量很多人的大教室進行,統一進行指導,人員不易管理,指導效果差;就業指導及心理輔導課程少,往往只利用幾個教學周進行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課程的講授,泛泛而談,起不到真正深度的指導作用。就業困難大學生往往很難尋求幫助,沒有專業的機構和部門進行指導,達不到指導的效果。
三、就業指導和心理指導缺少專業技能
在就業困難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中,缺少指導性專業人才,老師一般為兼任就業指導及心理輔導老師,沒有專業性較強的教師資源對就業困難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沒有專業的心理咨詢方面的知識可以運用,[2]導致大學生就業指導與心理輔導現實與系統發展與創新止步不前,指導跟不上時代發展潮流,難以適應當代大學生心理發展和現代社會就業的新形勢。宣傳力度不夠,大學生礙于面子,不太樂意向老師尋求幫助。并且分工不夠明確,就業指導與就業心理輔導兩個方面應當分開,兩者的協調性有待加強。
大學生本身的心理問題:大學生在找工作中所產生的就業困難問題,一部分是由自己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對自己的定位不準確,造成對自己工作的期望收入過高,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還有知識技能不足等,導致其求職屢屢碰壁。
大學生在就業困難時,忽視了就業困難的原因,忽視了學校的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造成了就算就業困難也不會想到求助于學校的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方面的老師。心理作用會對大學生的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當畢業大學生發現就業四處碰壁時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但自尊心作祟,就業困難的大學生自尊心受挫,往往會選擇隱藏自己,躲避人們的詢問,不會主動地尋求就業方面和心理方面的輔導,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在這時應當起到應有的作用。
四、關于就業困難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心理輔導具體解決辦法
第一,對就業困難大學生進行統一就業指導。有些學生就業難往往是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強,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輕視基層工作,認識不到現代就業形勢,抓住問題的本質,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建立自選關系,就業困難大學生與他的心理成長環境有一定的關系。可以說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是受社會與學校的生活環境影響的,學校可以對學生的成長環境、家庭狀況等等進行分析調查,從而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針對存在眼高手低問題的學生,學校就要對他進行基層工作方面的教育,使他認識到必須從基層慢慢成長、慢慢進步。
第二,在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缺少專業技能方面,應當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在專業培養方面,學校應當聘用專業的心理咨詢方面的老師,在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方面對就業難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教育,或者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培訓,進而發揮指導的作用。同時,為了適應關于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的需要,高校可以開設相關的心理咨詢室,培養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可以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
第三,要解決就業難大學生本人對此問題的忽視,高校應當重視對這類學生的指導。心理問題一般都是由不合理的認知造成的,在就業難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中,指導老師要注意指導他們調整心理,促使他們改變態度,逐步地矯正,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達到心理輔導的目的。
第四,可以運用人才測評軟件,測試就業困難學生的興趣、長板,同時結合學習的專業知識,幫助就業困難大學生確立就業目標,增強他們的綜合職業核心能力。如此一來,既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其找到存在的價值,又能夠實際解決其就業問題,這可謂一舉兩得。[3]
第五,要讓就業難大學生充分地意識到深度的職業生涯規劃中的“長板”方面。指導老師要在指導中使這部分學生充分地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從自己的優勢出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大學生不要只是從工作的片面角度出發,要從長遠的工作規劃和工作前景進行考慮,一些工作可能只是在短期內有發展,卻無法長期進步。指導老師要讓他們意識到收入并不是一開始尋找工作的重點,腳踏實地、不斷進步才是長遠之道。
(作者單位為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參考文獻
[1] 楊毅.如何深度思考你的職業生涯[Z]. 2015-12-26.
[2] 沈之菲.生涯心理輔導[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
[3] 鐘谷蘭,楊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