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太賢??
摘要: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大自然是活教材。可見,游戲在幼兒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幼兒利用豐厚的自然資源,同大自然親近,我們在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中,挖掘利用農村自然資源,使體育游戲活動真正取得“效益”。
關鍵詞:農村自然資源;幼兒體育游戲;活動
《綱要》明確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我園地處農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有四季變化的農田,碩果累累的果園,綠草如茵的小溪。我們可以充分挖掘利用自然資源進行戶外體育游戲,利用農村資源自制體育游戲器械,利用民間游戲資源,融入幼兒體育游戲中,提高了幼兒的體育游戲活動興趣,促進了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使體育游戲活動真正取得實效。
一、 有效利用園內外地理條件和自然資源,讓體育游戲活動“活躍”起來
《綱要》中提到:“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農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不用任何活動器具,只要一個好天氣、教師的計劃和高度的責任心,就能讓幼兒在園內園外體育游戲中“活躍”起來。如:我們將本園園內場地布置為幼兒體育游戲的主陣地,愛玩沙、玩水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們就在花園樹下建沙池、碎石池,在樹與樹之間系上竹竿、在沙池里埋輪胎,小朋友在輪胎上“走平衡”,還可以在沙池里玩泥玩沙、在碎石池里扮“農家樂”,在竹竿上“走平衡”“蕩秋千”。有時我們還利用園外農村自然環境,讓幼兒走進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輕松游戲,把大自然作為幼兒游戲的天地,如帶領幼兒參觀梨園,看梨樹開花、結果;有時到天然的稻田里進行不同方式跑、跳、爬的游戲,發展幼兒的手腳協調性,這些活動既能鍛煉幼兒的體能,還能豐富幼兒的生活。
二、 有效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讓體育游戲活動“互動”起來
幼兒玩戶外體育游戲,活動器材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教師和幼兒合作自制出許多活動器具,對幼兒來說比那些琳瑯滿目的成品器械更有吸引力,幼兒玩起來也更有趣。讓幼兒在幼兒園的體育游戲中“互動”起來。如:我們幼兒園周圍有著豐富的樹木、竹子、農作物……這些資源不僅隨手可得,而且貼近幼兒生活。我們就地取材,開發山區農村的自然資源,自制了豐富的體育游戲器具,如用竹節做成的小高蹺,鍛煉幼兒身體平衡、手腳協調的能力;利用竹竿制作竹梯,讓幼兒練習鉆、爬、攀等能力;用竹竿做成游戲棒,可供幼兒玩接力賽,趕小豬、跳竹竿舞等游戲;利用竹子編成圈,可跳圈、鉆圈等;利用稻草編草墊子,擺在地上讓幼兒前后滾翻;用稻草編成辮子、繩,把它放在地上作跳躍障礙物,花樣跳繩,拿在手上作馬鞭,還可以玩揪尾巴的游戲等。
三、 有效培養幼兒創新意識,讓體育游戲在“探索”中玩起來
在組織戶外體育游戲時,我們教師結合《指南》要求,轉變觀念,讓幼兒作為主體,讓幼兒主動探索。我們以“一物多玩”作為切入口,注重發揮幼兒的創造性,給予幼兒戶外活動中的充分自由,讓幼兒自由選擇器材,自由活動,自由結伴。在游戲活動中老師加強觀察、鼓勵啟發幼兒自己去探索活動,生成自己的活動方法,使活動方法“多”起來,讓體育游戲在“探索”中玩起來。如竹圈可以有多種玩法,“滾圈、鉆圈、跳圈、轉圈”等多種玩法。又如竹梯也有多種玩法,豎起可以讓幼兒輪流爬梯、也可以雙手著梯倒退爬行、又可雙腳并攏進行間隔跳、單腳行進跳和間隔跳。如用稻草編織成一條條粗繩,讓幼兒玩“跳草繩”的游戲,還可讓幼兒玩“舞龍的游戲”。
四、 有效結合民間游戲與體育游戲,讓民間游戲在園內“傳承”起來
民間游戲是農村的特色游戲,它流傳于廣大人民的生活中,孩子們很喜愛。傳統民間游戲不需要很復雜的材料,也不需要很大的場地,可以隨時開展,克服了農村幼兒園園內場地小、材料不足的缺點。讓民間游戲融入體育游戲,幼兒體驗體育游戲的樂趣,使體育游戲在園內“傳承”下來。因而我們開展了“老鷹捉小雞”、“老狼老狼幾點了”“跳房子”、“踢毽子”、“跳皮筋”、“丟沙包”、“丟手絹”、“翻花繩”等民間游戲,這些游戲既能培養幼兒的交往、謙讓、合作精神,又能發展幼兒相應的動作能力。
五、 有效豐富體育游戲內容,讓幼兒形式多樣地“玩樂”起來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積極開展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幼兒戶外活動時間(包括戶外體育活動時間)每天不得少于2小時”。我們每天早上7:40至8:25,上午10:10至10:50,下午2:30至3:30,這段時間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游戲活動,有集體的有分散的。這樣,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玩的形式、玩的內容,在教師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教育內容所提供的相應材料、半成品玩具中,獲得活動和表現的機會,享受活動的樂趣,達到調動幼兒的活動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目的。同時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合理安排相應的集體活動和自由活動。
農村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要從農村幼兒園的實際出發,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民間游戲,就地取材,精心設計,真正做到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兒活動態度、用務實的精神去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本土資源、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引導自己的教育行動。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樂,促進孩子自由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宋玉華.向大自然索取幼兒園活動材料[J].幼兒教學研究,2009,1.
[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工作規程》.
[3] 金智珍.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利用價值[J].文學教育(中),2013,(01):158.
[4] 曾莉,申曉燕,彭豐.幼兒園活動材料開發與利用的原則[J].學前教育研究.
作者簡介:
易太賢,重慶市,重慶市涪陵區大順鄉中心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