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芳??
摘要:中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逆反心理嚴重,致使很多的中學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情況,所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中學生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方面應該從比較突出的問題開始,探究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網絡時代;中學生;心理健康
一、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中學階段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這個階段的學生無論是身體還是在心理上都經歷著快速的發展,正從幼稚無知的階段走向成熟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身心發展都還不夠成熟,十分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因此在這個關鍵時期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使中學生能夠遠離這些負面的心理,具有重大的意義。
中學階段正好是處于似懂非懂的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逐漸有了自己的個性,在為人處世上有了自己的習慣,并且還知道了哪些事情該去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如果在這段時間沒能及時地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特別容易出現心理扭曲的現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首先應該強化學生對身體健康的關注,使學生自己去愛護自己的身體,不去做傷害自己身體的事情,使他們明白傷害自己就是在傷害自己的家人,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水平,對于我國現如今學生的素質教育十分重要。
二、 網絡時代中學生心理問題干預的有效途徑探索
(一) 內涵界定,引領研究
現如今,我國正處于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對中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應該切合學生自身狀況和教育的規律及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引導。而在進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干預的時候要分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學生在初中時期,教師要著重的以尊重生命為干預的中心,利用網絡帶來的正面、積極的因素及一些網絡信息技術去使學生不斷了解青春期在生理及心理上的發展情況,了解自我保護、自我發展的技能,知道尊重生命,接受他人的意識,還要在這一階段去養成一種健康生活的意識,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礎;而在高中時期,教師要倡導學生有熱愛生命的意識,特別是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使用網絡環境和一些網絡信息技術的一些正能量去使學生有一種科學的道德觀念,運用科學的手段去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權益,更加熱愛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權利,不斷地學習網絡中能夠幫助自己預防心理創傷的方法,使網絡環境豐富自己的生活,培養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及價值觀念。讓“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在初中和高中階段能運行得更加暢通。
(二) 類型多樣,拓展研究
1. 學科教育
教師和“新課改”進行緊密的結合,要將網絡技術的優勢發揮出來,并且加以利用,將生命科學、思想品德、自然科學及體育教育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從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層次,適當、適量、適時的對學生進行一些適合學生接受的生理健康教育。在發展這些教育的同時還應該將音樂、美術這些學科中隱藏的心理健康內容向學生展示,并進行教育。
2. 專題教育
學校也可以去建設一些關于心理方面年上的咨詢室,可以在心理咨詢室中增加一些網絡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環境上的、青春期上的、法治上的、健康上的、預防艾滋病上的、安全上的,禁毒上的一系列的系統的專題教育。還要再進行一系列的健康的心理教育活動。例如,在面對我校一些因網戀而出現心理問題的一些學生時,相關的心理咨詢師的老師就可以利用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進行“友情、愛情,向左、向右”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相關的心理學知識理論運,去解決中學生當下存在的心理上的狀況,在教育的過程中與學生多做一些互動,相互分享一些心理上的問題,讓學生逐漸的領悟。而通過這樣的一節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去了解友情與愛情之間的差別,去分析愛情的含義,思索愛情發展的條件逐漸地去判別哪一種感情是適合自己成長及發展的。
3. 課外實踐活動
通過一些節日活動,學團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課外實踐中理解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和生理健康的價值。例如,在我國共產黨成立的九十五周年的時期,我校就組織學生在廣場文化活動中進行了《打靶歸來》的合唱,展示了我獅城中學師生優秀的精神面貌,并在活動中得到了觀眾的好評。
為了使學生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及時代的使命感,也為了讓學生能在中考的時候有更遠大的目標,我校還進行了“2016獅城中學考前宣誓及致敬理想、致敬未來的儀式”,而這次活動,也使得我校的學生真正的認識到新時代的青少年應該做事情和肩負的使命,使自己的目標更加明確。
4. 學生民主自治管理
在當下,由于網絡因素的出現的各種心理上的問題都是可以靠學生自己解決的,或者是在學生互相幫助的情況下能夠調節,解決的。而此時,我們教師的任務是進行干預讓學生能夠掌握心理問題,將自己學習過的知識變為自己的自覺性的行為,讓自己隨時都是一種快樂的狀態。所以,我校在開展這項研究的時候必須要注重對學生民主自治管理的引導。例如,我校開的“2015~2016學年度學生會成立暨學生會工作總結會”,新當選的學生會主席在大會上進行了表態發言,表示要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以確保學生會工作更有實效。學生會是學生自治組織,其宗旨是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是鍛煉自己、服務他人、全面提升自己綜合素質的平臺,學生會干部都為自己能夠承擔學生會工作而感到光榮,在這種自信與服務的心態下學生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 校社教育聯動,優勢資源互補
在網絡發展的背景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將學校,家庭,社會三個主題相互聯系到一起的載體。在家庭中,父母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決定著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程度。因此,學校就要引導家長去解決網絡環境下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步步的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扭轉,讓學生去珍惜,尊重自己的生命,熱愛生活,尊重他人。我校也在每一個年級段召開家長會,使學校和家長間的聯系更加的緊密,與家長共同的引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讓學校和家長對網絡時代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互補模式的教育。
(四) 學校學生心理問題干預與教育教研工作有機結合
在網絡時代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干預能夠和學校教育教研工作進行有機的結合,學校可以根據認知、體驗與實踐三者之間的結合,發展、預防與干預三者間的結合,自助、互助與援助三者間結合的原則,使網絡時代飛速發展背景下的一些真實的生活事件和心理上的一些輔導與學校的教育、教研工作有機的結合,讓學生體驗一些生命上的、挫折上的、磨煉意志上、逆境上的多種教育模式,使學生的心理素質有所發展,進行預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此,我校還專門的開展了“網絡時代中學生心理問題與干預策略研究”的活動,并且進行了相應的研討。作為課題活動當中的一員,孫老師把“生活處處有哲學”命為心理健康教學的內容,專門去設置一些中學生經常會在網絡背景中遇到的一些因為日常活動而產生的多種困惑及心理問題,并且通過哲學的知識去指導這些問題,讓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去自主的解決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讓智慧的哲學思想指導實際的生活,讓學生能更好地面對網絡時代中學生得到心理健康問題。
三、 結束語
在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教育問題一直都十分重要。中學階段是學生性格、心理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教師和家庭以及社會都應該給予學生關愛,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溫馨的環境,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孟智芳.網絡環境對上海中學生物學教學模式影響及其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
[2] 周蒙愛.南京市小學生電子生活調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
[3] 劉霞.長沙市中學生校園暴力及其干預研究[D].中南大學,2007.
作者簡介:
徐小芳,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獅城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