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中語文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且人文精神是當代最重要的精神文明,對學生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正因高中語文是漢語言基礎教育的重要載體,詞句之中兼具文化韻味,遂成為向學生滲透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本文從人文精神入手,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策略,推動我國高等中學語文教學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人文精神 ?滲透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059-02
引言:語文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素材,教育意義重大,但由于高考的壓力,教師和學生往往更重視其中的教學價值和考試成績,而忽略其中滲透的人文精神,這樣的教學傾向使得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逐步降低,高中學生在語文上的綜合運用能力、文化素養與語文知識的學習程度不相符,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一、人文精神
(1)人文精神內涵
人文精神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類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關切和追求,人類留下各種精神文化對后人人格的塑造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人文精神集中在人類知識教育體系之中,對人類自我價值和精神提升發揮巨大作用。高中語文是高中知識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承載大量的人文精神,是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素養提升作用巨大。
(2)高中語文滲透人文精神必要性
第一,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重視語文知識講解重于人文精神講解,絕大多數教師認為語文知識和解題方法的講解對學生順利通過高考更有作用,而語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對學生通過高考意義不大,故而輕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
第二,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各項教育制度、規定開始重視對學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培養,但部分地區的高中教育仍然維持傳統教學模式,將通過高考作為教學的唯一目標。
第三,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和前提,語文教材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更是學生提高綜合素養的重要基礎,更是學生終身成長、學習的必要途徑,想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成為必要。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策略
(1)教師轉變教學觀念
想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首先要轉變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意識到人文精神教學對高中學生語文成績提升的重要性;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與語文知識教學同步進行,推動學生語文成績、綜合成績提升;教師應當不斷通過學習、交流提升自身人文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滲透更多的人文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2)重視營造人文環境
高中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對人文精神的滲透方法,首先通過營造教學環境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習,鼓勵學生閱讀人文精神精華文章、自主學習人文精神,引導學生在課堂和學習平臺之中大膽交流和學習;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推薦閱讀教材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并根據學生閱讀后的反饋進行更進一步的指導,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交流可以拉近師生間距離、提升學生學習有效程度。
(3)挖掘語文教材深度
高中語文教材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語文課本中包含了我國及外國的優秀文學作品,想要提升高中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必須深度挖掘語文教材,合理設計課堂教學方案,通過不同的文學作品、人物、故事向學生滲透不同角度的人文文化、理想、態度、精神。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感受父母對子女的愛,培養學生尊敬父母、孝敬父母;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通過奮斗發展自身和祖國的終身理想;莊子的《逍遙游》,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體會詞句的內涵,引導學生認識到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是可追尋的,現實世界沒有絕對的自由,只能追尋相對的自由,熏陶學生的精神世界。
(4)優化學習評價制度
教師從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應當配合學習評價制度的優化,首先,教師要秉持公平的態度,不可因個人對學生的好惡而忽視學生的優點和正確性,不可帶有個人態度的語氣對學生進行批評,更不可對學習不好的學生突然的閃光保持懷疑態度,傷害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學生心理不平衡,讓學生懷疑教學和教師的公平性、公正性。在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評價時,教師不僅要參考語文考試卷面成績,還應當參考學生在課堂上的口語表達、應急反應、平均成績,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綜合性評價。
結束語:高中語文教學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傳承媒介,語文教材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語文知識離開人文精神其重要性、教育意義大幅度下降,高中教師應當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人文精神的滲透,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培養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成長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秋芳. 植人文素養,樹正確三觀——淺析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 新課程(下),2017(01):230.
作者簡介:
段芳(1980年―),女,漢族,安徽省宿州市人,本科,安徽省蕭縣師范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