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楠
【摘要】隨著各級各類考試對聽力考核難度的加大,英語聽力成為影響英語整體成績的重要部分,在每次考試和高考中,聽力均占據著重大的比重,一度成為英語學習路上的攔路虎。只有聽得準確、快速,才能說的流利,只有讀的通順,才能記得容易。我們提升英語聽力,是學習好英語,考出理想成績的關鍵,也是重大的前提。
【關鍵詞】英語 ?聽力 ?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099-01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做任何事情,開頭總是萬難的,但是只要我們肯去創造、突破,就一定還是會有所進展的。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英語聽力學習和能力提升,這個也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是一個從“零”開始的積累。在英語聽力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樹立一個堅定的意志力,能堅定對突破的過程進行下基本功。當前我們生活在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快節奏是這個時代的特點,所以,我們初中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會受到影響,很難靜下心來,很多同學甚至沒有掌握聽力學習的敲門,想在短時間內提升英語聽力,過于急功近利。然而,英語聽力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且聽力訓練是一個枯燥乏味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實現“零”突破,才能通過最終的考驗。在英語聽力自我能力提升時,一定要靜下心來,實打實的去用心做好訓練,提升聽力水平。
一、努力擴大詞匯量
初中英語主要是由聽、說、讀、寫幾大模塊構成,聽力是英語學習四種基本技能中的基礎和首要技能,是說、讀、寫的前提和基礎,三者之間相輔相成。因此,在英語學習中,應該不斷加強聽力訓練,不僅是課堂上教師帶領我們的訓練,還應該注重課堂延伸,自己要抓住一切可以鍛煉自己聽力的機會,努力進行聽力訓練。只要養成良好的聽力訓練習慣,并且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就能在聽力學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聽力訓練中,需要我們有一定的詞匯量,才能準確的掌握對話內容,并且真正理解單詞的多重含義,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英語學習中,聽力成為部分學生學習的絆腳石,有些同學認為自己的功底不足,詞匯量掌握明顯不多,口語表達能力較差,聽力更加是成績不好;或者有些學生覺得自己的詞匯量已經夠多了,口語表達能力也有一定的功底,偏偏英語聽力成績不好。我認為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很多同學并不夠重視聽力,平時的課外積累和訓練力度不夠,無法很好的應對考試。所以,我認為聽力訓練不僅是簡單的聽力練習,更加是對英語詞匯積累的延伸和學習。詞匯是我們學習英語的第一步,詞匯能幫我們聽懂、看懂更多的知識,是我們學好英語的第一步。我們只有認識足夠多的單詞,養成每日熟記5個單詞的好習慣,有意識的與日常英語用語聯系起來,了解單詞構成法,為聽力積累素材。在平時單詞積累中,能根據單詞構成法去掌握某個單詞的意義,我們就能很快猜出單詞的含義,如:cohost →co-[together,with]+host后綴只具有轉變詞的詞類的功能,不改變其含義。詞匯量越多,我們學習英語就越簡單,單詞積累不僅能提升聽力水平,還能提升整體英語學習水平,對我們學習英語有著重大的影響。
二、在閱讀中提升聽力能力
閱讀是英語學習中的重要輸入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閱讀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詞匯及背景知識相關的內容,我們應該通過閱讀去了解更多的豐富素材,并且積累詞匯,不斷豐富知識面。當在聽力中,如果能遇到在閱讀中曾經學習到的場景或者話題,能快速根據某些信息進行文章或者聽力內容中大概含義的理解,從而提高英語的分析能力,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所以,在學習英語中,應該不斷增強閱讀的范圍和領域,對不同的題材和載體進行認真的閱讀,避免單一的閱讀模式,從而真正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目前,初中英語主要是聽句子、聽對話回答問題等,或者是根據短文內容選出最佳答案,這些都是對學生聽力能力的考核。所以,在聽力測試中,我們應該能快速聽取關鍵詞,獲取事實性、價值性的信息。如when、where、who、how等關鍵信息,甚至能盡可能的去聽到某個細節,如數字、計算或者地點、方向等。
三、結束語
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幾個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相互影響和制約。其中聽力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英語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務必遵循訓練原則,懂得去不斷探索新的聽力鍛煉方法,對自己進行不斷突破,從而養成良好的聽力訓練習慣,從而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語整體學習水平,提升英語成績,以更好的應對能力考核。
參考文獻:
[1]劉悅.叫醒學生的耳朵,提高英語聽力水平[J].中學生英語,2016(22):54.
[2]王曉玲,張曉青.提高英語聽力和口語水平的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132-133.
[3]白華英,柳英林.從英漢對比角度探討提升英語聽力水平的技巧[J].英語教師,2017(17):90-94.
[4]冷甜甜.借助英文歌曲提高英語聽力教學的有效性[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