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劭潔 于小明 孫譯維 吳銥達 黃云雷 王杰寧 胡聃



【摘要】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我院自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以來,教學能力不斷發展壯大。本文介紹了作為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我院如何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對青年骨干教師進行培養,針對青年骨干教師的特點,如何制定配套措施及實施情況,并對臨床帶教管理方式進行了反思。
【關鍵詞】臨床醫學教育 ?骨干教師 ?青年人才培養
【基金項目】1.2017年度上海市教委預算內科研項目(教育教學類)——“康復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康復醫學人才培養中的實踐和探索(項目編號:2016JX15);2.上海中醫藥大學公共健康學院實踐基地建設——新時代背景下中醫院校衛管專業本科生帶教實踐探索——以“雙導師制”為基礎。
【中圖分類號】R4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197-02
臨床醫學教育是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一環,教師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臨床教師在完成大量醫療及科研工作的同時,且承擔著一部分教學任務。由于醫學本身的復雜性、醫療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教師本身的帶教意愿、考核評估的方式等原因,組建優秀的臨床師資隊伍長久以來受到諸多約束。
臨床帶教過程中要求臨床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學歷、較強的適應能力、良好的溝通與合作能力。臨床教師的主要群體為中青年醫師,對醫學院校而言,教學醫院的師資隊伍建設需要突出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學醫院的師資隊伍對保證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生專業水準和成為臨床醫師后的醫療服務質量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提高本科教學的質量,必須把加強中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各高等學校要像重視培養學科帶頭人一樣重視基礎課中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這是國家根據人才培養的規律和特點得出的科學結論。中青年骨干教師在教育理念、治學態度和人文素養等方面對學生影響甚大。
如何以臨床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選拔一批業務水平高, 知識面寬,且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尊重的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值得我們思考,結合我院自身特色,筆者認為,培養一批優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師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優化人才培養環境,注重以人為本
醫院要重視人才建設,并為中青年人才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工作環境,有一個舒心、安心的工作條件,為他們搭建一個充分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同時在人才建設上,要有一個短期的目標和長遠的規劃,將引進人才與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以人才帶動學科發展,以學科發展推動醫院的進步。
優化人才環境,必須堅持使用與再培養相結合。人才使用的目的在于科技創新,在于用最好的治療手段為病人解除病痛,在于為醫院的競爭帶來實力,使用好人才,醫院才能不斷發展,不斷前進。人才的使用過程應當遵循“培養—使用—再培養—再使用”的不斷發展的過程。我院相當重視人才的再培養,諸多醫師在醫院工作了一定年限后,都能夠獲得繼續學習深造的機會,派出學習、考察、參觀和參加相關的學術研討會等,讓他們了解醫學最前沿的相關知識,以充實自己,更好地發揮在醫療衛生和科研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競爭機制
競爭才有活力,競爭才有發展,優勝劣汰、庸者下能者上,引進競爭機制必定會為醫院帶來活力,也必定能促進教學團隊的建設。如何使優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師脫穎而出,我院充分利用院級人才培養、績效杠桿及評優爭先等一系列激勵舉措,激勵教學隊伍的帶教熱情。我院制定了骨干教師年度考核等細則,同時建立各項激勵舉措,建立教學科研激勵機制和獎勵措施,鼓勵教師在完成臨床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多做教學課題,并在財力、物力、人力上予以充分支持。為他們設立專項教學、科研經費;為他們申請課題創造條件;提供優良的實驗設備等;對教學效果優秀、特別受學生歡迎和科研成果突出的骨干教師應給予重獎,并優先評職晉級。這樣能夠對教師的工作作出客觀公正、全面準確的評價,極大地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市七醫院骨干教師年度考核細則(試行)
市七醫院教學科研課題、論文考核細則(試行)
三、建立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
臨床中青年教師隊伍的補充渠道,主要是醫科大學畢業且經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生,年輕化程度較高,從教學工作實際情況分析,這部分高學歷的年輕人,正是教育戰線一支寶貴的生力軍,也是醫學教育長盛不衰的重要力量和源泉。對于人才培養應當從這批中青年骨干教師抓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穩定數量的同時,不斷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我院積極鼓勵在職教學骨干攻讀碩士及以上學位,同時,不定期舉辦各種臨床帶教專題培訓,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全面啟動了市七醫院第一屆骨干教師專題培養項目,并聘請國內外知名教育專家來院授課,從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多個層面提高我院教學隊伍的水平。另外,我院與國內外各大知名院校簽訂合作協議,每年選送優秀骨干教師赴知名院校進修學習,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通過以上舉措切實提高了師資隊伍的水平及整體教學質量。
市七醫院2018年度中青年骨干教師培訓計劃
四、注重教學能力培養,改善教師觀念
至今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存在一定誤區,簡單地認為教學目的只是把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殊不知這領法也大有講究。臨床教師擔負著將實習醫生從一個普通的醫科大學生逐漸轉變為臨床醫師的重任。因此,其教學目的,除了傳授本門課程的基本知識以外,還應將授課教師的臨床經驗融入進去,從而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以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以利于學生在實習階段能更快地進入角色。
在臨床帶教能力培養方面,我們除了著重對骨干教師進行教學能力培訓以外,各教研室也會定期組織疑難病例討論,及時抓住機會進行研討。每次病例討論前,要求中青年教師認真準備,查閱資料,歸納總結出自己的診治意見,提出自己的臨床思路,發表自己的見解、診療方案,課后,通過組織專家座談會,師生座談會、學生評教、同行評價等形式,對教師的授課進行評估,并及時反饋加以改進。此外,在院內積極開展公開教學、觀摩教學、集體備課、教學比武等活動,且安排專家對整個過程進行督導,提高中青年教師把握教材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洞察學生的能力以及應變能力等。通過反復改進和不斷錘煉,使其在業務上不斷精益求精,逐步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優秀的教學能力。
五、發揮特色,凸顯優勢
作為一家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我院擁有優質的中醫學科資源,應當結合自身特點發揮中醫優勢,通過搭建中醫傳承研究平臺,培養優秀中青年中醫教師,不斷加大對中醫藥學知識與技術體系的梳理和研究,完善和創新中醫學現代傳承的有效方式,逐步建立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借助醫院設立“名中醫工作室”的有利條件,我們遴選了一部分基礎知識扎實、能力較強、素質較好的中青年優秀教師跟隨名醫出診,更多近距離接觸名老中醫,以名老中醫深厚的醫學功底、豐富而高超的診治經驗、高尚人格魅力,熏陶培養,為中青年醫師成長為優秀的中醫骨干教師提供良好的成長空間和鍛煉平臺。
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要實現高等醫學院校長期平穩的發展,作為學校必須重視對中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作為大學的附屬醫院,也應配合學校將這一工作納入長遠規劃中,有條不紊得推進。教學醫院的中青年骨干教師是醫學教育發展的主力軍,如何不斷優化骨干教師培養體系,是值得教學管理者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錢治淮,丁長明.優化人才環境是醫院發展的堅實基礎[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2(10):28-29.
[2]楊發泉.論中醫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5(06):49-50.
[3]石煥煥,楊莉.芻議醫學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S1):55-56.
[4]何海龍,葉曉健,王來根.教學醫院中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7(03):177-178.
[5]何紅媛,夏冬.臨床骨干教師培訓的實踐與思考[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2):10+13.
[6]劉英,樸相根,金柱翰,畢金剛,吳昊,陳天杰.臨床TBL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以培養臨床年輕骨干教師(醫生)醫學英語為例[J].中國醫學裝備,2014(S1):78-79.
[7]尹俊艷.職業發展規劃視域下的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以醫學院校為例[J].當代教育論壇,2017(06):88-94.
作者簡介:
諸劭潔(1989年03月-),女,上海市人,主治醫師,醫學碩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胡聃(1983年10月-),男,教學處處長,浙江寧波人,醫學碩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