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英
【摘要】科學合理的創設教學情境是數學課堂實現高效的重要手段。數學是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學科,以教材為主要內容,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現有的知識水平出發,運用多種手段為學生創設或是模擬出一個具有探索性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的主動探究提供機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從已知到未知的探索過程”,讓學生在探究中實現創造性的發揮。
【關鍵詞】初中數學 ?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146-02
教學的藝術,并不是取決于教學的本領,而在于課堂上激勵、喚醒、鼓舞。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激勵、喚醒、鼓舞學生,讓他們快樂的學習?情境創設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手段。實踐證明,教師在課堂上精心的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將學生置身于樂觀的情感中,不僅能夠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從學習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也是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教學的主要任務。
一、情境創設的誤區
1.情境創設單一
很多時候,在同一個學習主題的情境創設中,老師創設的情境幾乎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毫無創新。例如在《圖形的旋轉》教學中,多數老師直接采用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創設情境。“同學們,你們的家里有沒有鐘表啊?是不是每天都要看時間?鐘表的指針在不停地轉動,例如秒針從12轉到6時,過去了多長時間?”這些問題缺乏新意,學生聽得已經很厭煩了,老師仍滔滔不絕,不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還有的教師在講授知識時,喜歡用投硬幣來進行教學,這種用濫了的方法完全沒有創設的情境教學方法,需要教師進行反思,改進教學方法。
2.創設的情境脫離現實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往往采用一些脫離現實的例子進行課堂導入,這種生搬硬套的方式不但起不到教學作用,還會讓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多留心日常生活,鉆研數學教材,充分把握學生的思維和教材智力因素,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創設教學情境,為數學課堂服務。
二、數學教學中課堂情境的創設方法
1.創設學生操作的情境
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用思維去觀察社會、分析社會,并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教師想讓學生學好數學,就必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深刻理解數學知識。如果教師直接在課堂上將這些知識灌輸給學生,那么,他們對數學的學習僅僅停留在表面的知識層面,甚至連知識層面的要求都無法達到;而學生實踐操作中得來的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例如在講《垂直于弦的直徑》時,我們可以讓學生用作業紙裁剪出很多圓形,然后自己在圓形上畫出一條條直徑,沿著所畫的直徑對折,看看有哪些發現。此時學生很快會好奇起來:“無論怎樣對折,圓形都會沿著直徑完全貼合,也就是所有的直徑都能夠將圓平均分成完全相同的兩半”,在學生的好奇心驅使下,他們會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此時為學生講授課程,取得的效果最佳。
2.以趣味性的數學故事創設情境
數學學科在我國經歷了悠久的發展歷程,在發展過程中,會發生很多值得紀念的充滿趣味性的故事,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利用這些趣味性的故事為學生創設情境。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我們可以結合歷史人物進行故事改編:“關羽總是喜歡捉弄張飛,有一次張飛要去攻打武陵,關羽說‘你去的話幫我做一件事,接著說出一個問題,‘武陵有家成衣鋪子,平均每天可以賣出20件衣服,每件盈利44文錢,在每件降價幅度不超過10文的情況下,若每件降價1文,那么每天就可以多售出5件,如果每天要盈利1600文錢,每件應該降價多少?張飛覺得很簡單,去了問老板就行,滿口答應著就往外走。可是到了成衣鋪,老板已經關門逃難去了,張飛頓時傻眼,找不到答案了。回來后,諸葛亮大笑,并將結果算了出來,張飛被人笑了半晌。”學生聽完這個故事后哈哈大笑,這張飛用武能干,但是明顯沒有文化啊,就此引入課堂,在愉悅的心理環境下,他們學習起來更加簡單。
3.通過已有知識創設情境
初中生對生活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積累,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來創設情境。例如,一架梯子靠在墻上,這個梯子既不能太抖,也不能太平,這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經常遇到的實例。是否陡峭,這需要根據梯子的擺放角度、梯子的長度而定的,此時教師將三角函數引出,利用具體的場景創設抽象的問題,讓學生直觀解決這個問題,用科學的方法回答問題。
除此之外,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引出新的數學概念。例如一次函數,學生已經學習過一次函數,教師在教二次函數時,就可以先引出一次函數,帶領學生復習一次函數的知識,學生熟練掌握一次函數知識的情況下,二次函數的學習就會變得簡單易懂。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現有的數學知識來創設情境,加快了學生的數學學習進度,他們對數學的興趣逐漸濃厚,學習主動性也會變強。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創新的思維、務實的態度指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來改革教學模式,創設情境進行教學,逐漸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僅僅是指導者,但是情境教學要通過實踐才能完善,才能引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代繼然.初中數學教學中情景化教學的效果探討[J].新課程·中旬,2017,(4).
[2]陳輝.新課程初中數學情境創設的幾點思考[J].未來英才,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