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區塊鏈技術近年來已經在保險行業中得到運用,保險行業可以通過審計環節,在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上,設計出良好的監控和應用程序工作流,合理應用于保險審計工作場景。本文從區塊鏈技術特征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區塊鏈技術納入現有保險行業監管信息平臺,拓展保險審計工作內容和技術水平,探索創造互聯網時代發展背景下的保險行業監管環境。
【關鍵詞】保險 ?審計 ?區塊鏈 ?保險科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246-01
一、前言
保險企業的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和最大價值 ,即構建了一套去中心化的網絡信任鏈 , 確保保險行業系統的“中立”、“可信”, 為網絡交易各方營造一個安全、可信任的交易環境。根據區塊鏈應用模式的不同 , 區塊鏈可以分為公共區塊鏈、 私有區塊鏈和聯盟區塊鏈三類。公共區塊鏈是指區塊鏈的所有節點均在互聯網上 , 其數據允許所有人訪問;私有區塊鏈指區塊鏈的所有節點均在保險企業(組織)內部 , 僅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部分特性(如利用防篡改特性支持內部審計); 聯盟區塊鏈是指在一個特定的保險企業(如保險中介或者保險商品聯盟的企業)內部構建的區塊鏈,由內部指定若干預選節點負責存儲交易結果數據,其余節點僅進行交易及查詢操作。
本文主要是探討保險審計在私有區塊鏈和聯盟區塊鏈中的應用研究。
二、保險行業的區塊鏈應用情況介紹
區塊鏈技術能為保險業務模式提供基于技術傳遞信任的解決方案,有效提升了保險產業管理及運營的效率和透明度。2017年3月,國家相關部委、監管機關、保險機構和學術專家確定了發展戰略:區塊鏈應與互聯網、生物識別、定位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配合與協同,形成保險科技核心能力,共同推動保險創新保險的未來屬于基于新技術創新應用的商業模式創新。
區塊鏈技術將為保險業帶來深刻變革,一方面要將區塊鏈作為核心和底層技術納入保險業,運用區塊鏈內涵的“去中心化”邏輯,升級保險業原有的信用基礎設施。在私有區塊鏈應用方面,如陽光保險于 2016 年 3 月 8 日,采用最新的區塊鏈技術作為底層技術架構推出了“陽光貝”積分;2016 年 7 月份,陽光保險推出國內首款具備區塊鏈特性的保險卡單;另一方面,在聯盟區塊鏈應用上,利用區塊鏈技術重塑包括用戶信息管理、產品設計、定價、銷售、理賠在內的保險業鏈條,結合具體場景,實現商業模式的革新。如2016 年 4 月份中國平安加入區塊鏈國際聯盟組織 R3;2016 年 7 月份,易安保險與慕尼黑再保險發起成立“區塊鏈保險實驗室”共同探索區塊鏈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場景;2016 年 11 月份,眾安保險發起上海區塊鏈企業發展促進聯盟; 2017 年 12 月份,眾安保險發起首個區塊鏈雞“步步雞”;2017 年 1 月份,螞蟻金服支付寶公益保險運用區塊鏈技術;2017 年 3 月份,人保財險區塊鏈養牛;2017 年 9 月份,上海保交所正式發布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保交鏈;2017 年 11 月份,愛心人壽與騰訊合作區塊鏈聯盟;同月,安聯保險推出一個基于區塊鏈的專屬保險產品原型。
三、區塊鏈技術如何切入保險審計應用場景
(一)保險業務數據真實性的審計效率大大提高。一直以來,保險業務的數據真實性是監管部門的痛點和難點。區塊鏈技術所具有的時間戳功能可以使企業大大減少虛假業務數據的發生,使得審計人員不必花費更多的精力去關注該項交易是否真實可靠,從而提高了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審計人員不僅可以對原始的保單交易數據、費用列支等信息進行檢查,而且可以對其發生和記錄的時間進行審查,還可以保證審計線索不中斷,也相應提高了獲取、檢查審計證據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極大地保證了交易事項的公開透明,不但可以看到交易事項發生的全過程,而且最主要的是可以對該業務事項進行監督,極大地方便了審計人員對數據信息的信賴,提高了審計證據的證明力,減少了審計風險發生的機會,從而整體上提高了審計人員的審計質量,有效防止了審計舞弊事件的發生。
(二)保險審計對象的經營時間范圍可以拉長。提前審計的時間節點,將事后審計發展為包括事前審計、事中審計的全過程審計是多年來審計職業界的目標。但是以保險行業協會多年來車險業務經營的行業規范性檢查為例, 以前檢查僅僅對一年之內的業務經營區間進行檢查,抓取數據大多也只能抽查某幾個月的經營數據,不能擺脫依據管理要求進行階段性審計的特征。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主要包括金融交易平臺、數字資產、智能合約等,每個參與者的數據更新都會被同步至整個區塊鏈網絡上,而網絡上的任何節點都可以查詢整個區塊鏈上的數據記錄。基于透明公開、時間戳的典型特征, 數據一經確認就不能修改,極大地保證了保險業務經營數據的真實性。區塊鏈驅動的全過程在線審計是在項目進展過程中實時從保險業務經營活動中抽取控制和審計信息,是實時監控業務活動的,進行風險預警并自動形成審計工作底稿。
(三)保險審計的工作內容發生轉變。傳統審計是自己通過獲取的信息數據進行分析統計,隨著人工智能的科技發展,保險審計也將從計算機輔助審計轉向區塊鏈自主審計。審計人員將通過電子表格和文字處理程序的電子工作底稿取代傳統紙質工作底稿,借助程序完成指定數據的核對、加總和比較,極大地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區塊鏈技術在審計領域的應用將促進審計智能化,實現區塊鏈自主審計。未來的審計人員根據系統數據運行結果和保險行業工作規范要求,更多地做出準確的職業判斷。
(四)保險行業的監控風險能力將提升。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持續審計、系統進行智能審計能力增強。在互聯網大數據的背景下,系統支持將發現的風險因素、超預警閥值指標及可能的問題等登記為疑點,自動形成實時保險審計工作底稿,按照風險預警級別,分別歸集并發送給審計人員可以現場核實。借助區塊鏈技術的時間戳功能,基于區塊鏈技術下的審計系統可以方便實現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活動進行情景重現,便于及時處罰和擾亂市場的行為。
如對于經營車險業務的車商渠道手續費監管,只要車輛和保費的交易數據信息在聯盟區塊鏈的系統運行環境下,只要出現違規使用車險費率,超過比例列支手續費、或者虛假列支銷售費用等行為數據會立即反饋到審計部門,監管機構可及時進行處罰糾正。
四、結束語
區塊鏈技術為保險審計工作中有效獲取審計證據、提高監管數據的效力提供了技術保障,區塊鏈上的塊保存了一定時間內數據鏈上被審核通過的每筆交易或行為的信息。從財務信息角度來說,可以將基于區塊鏈技術儲存的數據理解為基于集體共識機制建立的公開大賬簿。區塊鏈技術納入現有保險行業監管信息平臺,將會營造一個透明公開的監管環境,有利于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EB/OL].2016,18.
[2]黃冠華.區塊鏈改進聯網審計途徑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12):85-89.
[3]陳旭,冀程浩.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實時審計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4):67-70.
[4]謝偉玉,王勝.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系列報告之一:入門指南(上):區塊鏈技術:顛覆式創新[R].申萬宏源,2016.
作者簡介:
宋志剛(1969.12-),男,漢族,江蘇省南京市人,碩士研究生,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保險公司內部控制,保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