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紅芬
【摘 要】 語言是人們交流溝通的工具,但由于缺乏具體的語境,在互動中會出現課堂活動單向化、教學內容抽象化、師生活動單一化等問題,影響了師生互動的效果。本文主要從互動教學的原則、措施及教師角色等方面闡述小學英語互動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小學英語;互動教學
語言是人們交流信息、溝通情感的工具,其實質就是交際,英語教學不同于母語,不是一講就懂、一教就會的,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情境進行自如地與他人對話。《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誘導”,激發他們對學習內容的思考,讓他們在基于自己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與教師、同伴的溝通交流來進行觀點交換、思維碰撞,實現知識的同化與順應。
一、當前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長期以來,教師過于強調詞匯、語法的掌握,采用讀、講、譯、記、寫等單一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沒有主動的言說、沒有真情的溝通,使學生的興趣缺失。
1.課堂活動單向化。在英語教學中,參與活動的主體是能動的信息交換者,但教師仍以灌輸為主,師生之間只有單向交流,沒有反饋、缺少回應,師生、生生之間缺少深層次的溝通與對話。
2.教學內容抽象化。教師不顧及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未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具有抽象性的內容,如向學生講解音標、語法等知識,由于有一定的難度,學生會感覺到學得非常累,就會喪失學習英語的自信。
3.師生活動單一化。小學生好玩愛動,但自我約束力差,注意力難以持久,教師要適時開展一些游戲,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但部分教師采用游戲的方式過于單一,教學方式枯燥乏味,讓英語教學失去應有的魅力。
二、小學英語互動教學的有效策略
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打破傳統格局,擺脫急功近利式的應試模式,引入互動教學理念,加強生生的交流溝通,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1.互動式教學應遵循的原則。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資源,是師生教學活動的媒介,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產生自己獨到的理解,遵從設定的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以有趣的的話題豐富教學內容。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給他們提供表達交流的機會,給他們提供探索與發現的空間,讓他們敢于言說,讓他們從活動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常被備課、批改等瑣碎的事務忙得焦頭爛額,沒有時間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情感的紐帶,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讓他們善于表露情感、敢于表達。
2.小學英語互動教學應采取的措施。學生學習口語的環境主要集中在課堂內,受語言環境的制約,學生的語言實踐較為匱乏,教師要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交際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交際能力的發展。如在譯林版6下“Unit4 Read safety”的story time教學中,我用多媒體呈現一些交通標志,如,green man,red man,a zebra crossing等讓學生討論如何過馬路。教師的教學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因而教師要端正教學態度,要保持一顆樂于奉獻的心,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要以一言一行影響學生的行為。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要教會他們在英漢詞典上查找單詞,能掌握單詞的合成、派生、同音詞等,學會用讀音規則拼寫單詞,掌握第三人稱單數、名詞單復數等,教師只有講得得法,適時引導,幫助學生排除學習中的各種困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1)激發興趣。“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教師要以生動有趣的內容,營造樂學的氛圍,對學生進行善意的引導,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創設情境。學生的興趣受到激發后,他們會見情思意、觸景生情,需要教師營造生動逼真的情境,利用多種的教學手段,為他們搭建展示的舞臺,讓他們在多重感官的參與下,得到充分的發展。(3)探求問題。教師不能滿足唯一的答案,要提出開放性問題,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尋求多樣的答案。如在教學譯林版6上“Keep our city clean”的story time前,我問學生How do we keep our city clean?學生稍作思考后會給出多種答案,有take a bus,on food,put the rubbish in the bin,plant more trees等等。(4)交際。教師要豐富教學手段,充分利用角色扮演、對話、造句等方式,營造濃烈的交際氛圍,讓學生在逼真的情景中靈活交際。如在教學譯林版4上“Unit3 How many?”的story time時,我讓同桌的兩位學生用自己身邊的物品進行操練How many …do you have?另一個學生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回答、
3.發揮教師在互動教學中的主導角色。在互動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發揮導學作用,以提升互動效果。(1)規范教學行為。教師是互動教學的主體,其言談舉止對小學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師要規范自身的教學行為,要以親切的教態、風趣的語言、全身心的投入感染學生,讓他們真切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從而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2)確立交流主題。在小學互動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主題,包括Nature、Our town、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并為學生提供一系列的信息,讓學生圍繞話題深入討論。(3)為學生提供個性發展的空間。實施互動教學旨在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讓學生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教師要關心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過程,在營造合作、交流的氛圍中,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構建、能力的提升。
總之,在小學英語互動教學中,教師豐富教學形式,搭建展示交流的舞臺,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互動的積極性,使英語課堂彰顯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劉茂賢.新課改下如何構建高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J].英語廣場,2014.
[2]師茗.小學英語課堂互動過程中的教師話語分析——以江蘇省某市五節小學英語公開課為例[J].瘋狂英語,2014.
[3]陳海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反饋[J].英語畫刊,2014.
[4]王春蓮.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的問題及成因分析[J].科教文匯,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