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目標是教學的依據,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和靈魂”。教學目標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雖然在課程改革以后,教師對教學目標注重很多,但是教學目標設計仍有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不同學段同課的教學,教學目標設計不到位,會導致教師教學目的不明確,課型不清晰,也影響學生的學習發展。
關鍵詞:教學目標;同課;不同學段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依據,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和靈魂”。教學目標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該如何去制定呢?尤其是同課異構在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又該如何把握呢?本文就此問題深入探究分析。
對于“同課異構”大家一定不陌生,而我此次分析的“同課異構”稍微有所不同。是由同一位教師分別在不同學段的班級上課,通過教師本人按照自己設計的教學目標去教學,總結反饋課后的教學反思和聽課教師的評課建議進行比較分析,一起來探討分析同課不同學段教學目標設定差異的注意事項。
新課程改革以后,各個學科都非常重視教學目標的設計。目標導向的教學設計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時也能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在平時的教學聽課中,我們會發現有的老師高一高二的新課和高三的復習課上得差不多,很難區分是屬于哪種課型,出現這樣的教學原因何在呢?對此,本文選取的教學案例為人教版區域地理——《美國自然地理概況》這一章節進行實驗教學,對象分別是我校高二和高三的文科班,并且高二的文科班已經學習過其他區域,所以我對第一次不同學段教學時制定的主要教學目標如下:
1. 知識與技能目標:高二:了解美國的范圍及本土的位置特征;了解美國本土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地形對氣候的影響。高三:掌握美國的自然地理特征;掌握分析各個自然特征的方法技巧。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高二:通過看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通過剖析美國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高三:以區域圖為背景,通過對美國典例分析中鞏固區域分析思路和方法;通過區域定位,培養學生調動知識進行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次教學目標設計結合課程標準、教材內容以及學生情況等進行設置,以便在區域地理的課堂教學中把握教學重點,明確不同學段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結構和方法技巧,完成對應的學習目標。在第一次不同學段教學結束后總結如下:
主要優點:1. 按照“三維目標”設計教學目標,宏觀上較好地體現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核心素養理念。2. “知識與技能”目標設計的知識體系比較全面,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過程與方法”目標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
主要不足:1. 在“知識與技能”目標中,使用的行為動詞都是“了解”和“掌握”,這些動詞概念比較泛,難以對學生進行檢測和評價。高二和高三的知識目標區分不大,導致教學中高三的復習沒有知識連接,有些雷同高二的新課教學。2. “過程與方法”目標設計得不夠具體,在實際教學中感覺就是加深了高三的例題難度,其他方面變化不大,難以體現出新課、復習課的區別。根據第一次上課的不足,我對教學目標進行了修改,主要如下:
1. 知識與技能目標:高二:據圖說出美國的范圍及本土的位置特征;據圖描述美國本土的地形特征并根據圖文資料分析地形對氣候的影響。高三:自主整理課本中有關美國的資料,進行知識分類,完善區域分析知識體系;主要知識點為考查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并熟記;通過例題分析各個自然特征,并熟練分析的方法技巧。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高二:通過看美國地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通過觀察美國地形圖剖析美國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學生調用地圖與獲取資料,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合作學習的能力。高三:以美國區域圖為背景,通過對美國典例分析中鞏固區域分析思路和方法,并運用高考試題遷移,熟練運用到別的區域;通過區域定位,培養學生調動知識進行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第二次不同學段的教學時,我發現課堂教學重難點更突出,對不同學段的學生教學目的更明確,教學時更加自信,效果明顯好于第一次。對此我總結出幾點同課不同學段在教學目標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1. “知識與技能”目標要注意動詞,不能描述模糊,不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難以鑒定學生掌握情況。在同課教學時還會出現課型難以區分的問題,復習課難以提升。另外學生課后也不知道此塊知識重不重要,要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
2. “過程與方法”目標設計是教學開展的核心。教學順序的先后,采用何種教學方法,怎樣處理重難點,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地理思維,在此目標中要詳盡考慮。在不同學段同課的新課與復習課的教學方法肯定不盡相同,設計清楚后,教學效果定會大大提升。
3. 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知識技能的認知發展,循序漸進,重點突出,難點化解。在不同學段同課教學時尤其要考慮好學情。以我校為例,作為普通高中,依據學情學生所學的區域知識基本已經忘光,這時在高二文科課程設置時,我們就需要考慮按照新課教學,設置新情境,同時要求要降低,最好不要出現高考難度的試題,以免引起學生學習信心的喪失。
4. 教學目標的設計最好結合教師自身的優勢,尤其在同課不同學段教學中設計自己所擅長的教學方式方法。
5. 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目標要注重創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目的也是為了優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優化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吳金財.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目標設計實例評析與建議[J].廣東教育,2011,10.
[2]柳青.地理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原則與陳述規范[J].地理教學,2010,18.
作者簡介:
朱曦,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金沙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