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需要教師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基于學生個人的未來發展會受到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特點定制個性化教學方案,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及發展方向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自主學習;學習興趣;課堂效果
一、 引言
自主學習,其目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索熱情,通過擴大學生在實際教學課堂的參與度,將學生被動學習的傳統角色轉變為主動學習的新型學習主體的一種教學活動,自主學習適應了時代發展對于人才個性化的要求,凸顯了現代教育改革以人為本的教學方針的理念。
二、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1. 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當今21世紀的中國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導致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一個社會人要想在社會上生存下去,就必須樹立自主學習、終生學習的觀念。人一生大部分的知識獲得基本上都需要采取自主學習的方式,由此看來,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基于這一點,學校的基礎教育不再局限于教授學生知識的淺層次教學目標,更重要的是教授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社會的發展趨勢證明,缺乏自主學習的人注定會被社會所淘汰。
2. 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了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教育工作者應該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改變接受學習、死背硬記的刻板學習狀態,通過不同的授課方式來著重培養學生勤于探究、主動思考、積極參與,提高學生搜集和讀取信息、獲取信息資源、分析信息的能力,還要注重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信息技術授課過程中,要善于開發學生多方面潛能,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全新的自我,發掘自我潛能,樹立應有的自信。通過個性化的教育方式,促使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
3. 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我國傳統的課堂模式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宰者,其主要任務是教授學生知識,講透相關知識點,長此以往,形成了呆板機械的“填鴨式”教學。在此教學方式下,學生往往以被動消極的狀態去接受新授知識,不利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目前,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尚未擺脫傳統“填鴨式”教學影響,即使加入了“任務驅動性”教學任務,但是課堂中仍然是教師講授與操作演示為主,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和主動課堂參與的環節較少。
4. 信息課程自身特點的需要
信息課程是一門知識型與技術性雙重結合的學科,具有與傳統學科差異較大的特點。學生往往在了解了所學內容之后,獨立按照操作步驟完成,就可以達成學習目標,取得理想中的學習效果?;谶@一點,在學生掌握了閱讀和理解計算機方面書籍的方法,完全可以自行課外進行知識面的拓展與延伸。另外,由于初中信息技術教材內容與小學部分教程內容的相似度較高,學生對于課堂內容具有一定的熟悉度,操作起來比較簡便。因此,教師完全可以采取指導引路的方式,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主學習。
三、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舉措
1. 加強自主學習意識培養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在于提高自主學習思想素養,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初中信息技術課被很多學生定義為枯燥的學科,對信息技術課的厭倦程度較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對自主學習資源的充分挖掘,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自覺性。主動探索是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培養的必由之路,通過將實際生活與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有機結合,教師來引導學生探索相關的專業性知識,在此過程中,逐步在學生頭腦中植入自主學習的思想和意識。
2. 加大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科技的飛快發展為多媒體走進課堂帶來了諸多便利。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面對各類現代化教學技術,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建立起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可以使教學內容立體化、清晰化,網絡的運用可以開拓知識內容,線上線下師生分享教學資源?,F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宰者地位,繼而加強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主動學習空間。
3. 注意自主學習教學氛圍的營造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氛圍極大影響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要想在課堂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就要營造適合于自主學習的教學氛圍。主要可以通過將課堂氛圍變得愉快輕松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在進行信息技術習題布置時,教師要合理選擇習題,保證習題的開放性和拓展性,使學生能夠在解題過程中主動思考、拓展交流,加強思維的發散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4. 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和監督
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自控力較差,易受外界環境干擾,加之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經常會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走神現象。當發現此類現象時,教師一定要進行及時制止并進行適當的批評警告,同時在日常的學習中也要加強對這些同學學習習慣的規范與指導,及時對學生取得的進步加以表揚。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課堂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時刻意識到該教學模式中的自主學習不等于傳統的獨立學習,而是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模式既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與機會,更為每一位學生個性化學習和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指導的缺失,相反,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作用更應該靈活地轉變,比如,當小組討論過程中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該及時準確地作出回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
5. 明確教學目標和方向
教師在提出問題明確學習目標后,切忌讓學生大海撈針式的尋找問題,這樣不僅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會降低課堂學習效率,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上分配學習任務時,應把學習目標與學習現有資源有機結合,可以對相應的任務進行難度級別的劃分,按易、中、難分為三個類別,有計劃地進行相關問題的分配與布置。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清晰明確,學習效率也得到了相應地提高。
四、 結語
對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這需要在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中逐步進行,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教師必須制定好長遠而有效的教學目標和計劃,在課堂上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能力,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提供更為科學合理的指導與幫助。
參考文獻:
[1]吳媛媛.初中信息技術W.Y.Y自主學習模式研究[J].教育信息技術,2016,(7):154-157.
[2]劉佩佩.初中信息技術課中的自主學習[J].文理導航(下旬),2016,(4):31.
作者簡介:
茍月莉,四川省樂山市,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大堡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