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民間美術元素,改變美術教學思路,促使美術教學更加完善。因此本文通過對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著忽視民間美術元素、學生缺少美術興趣、美術教學刻板化等問題。同時說明了民間美術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具有重要意義,進而提出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民間美術元素的方法,從結合美術資源、豐富美術內容、融合民間美術等方面展開論述,旨在推動民間美術與小學美術教學的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民間美術元素;滲透路徑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學習美術知識,樹立審美觀念,增強自身文化素養。而且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利用美術藝術的包容性,在其中融入其他藝術元素如民間美術元素等,豐富美術教學內容。但在實際情況中教師沒有發揮自身的作用,把民間美術元素滲透到美術教學中。學生無法通過學習美術知識,掌握相應民間美術文化,拓展自身的視野。與此同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對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民間美術元素也有一定影響。首先,教師在教學中,過于依賴美術課本,沒有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擴充美術教學內容,致使美術課堂呈現出刻板性的特點。其次,教師對民間美術把握得過于片面化,忽視其對學生發展的促進作用。而且在把民間美術代入課堂后,忽視實踐教學,致使學生僅是學會相關知識,卻缺少實踐方法,無法達到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民間美術元素的意義。最后,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沒有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潛能認真學習美術知識。教師也忽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沒有利用民間美術資源為學生營造美術學習氛圍,導致學生代入感降低,失去美術學習興趣。
二、 民間美術對小學美術教學的促進作用
民間美術經由長時間發展而成,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結晶。并且民間美術能夠反映出人們的審美觀念,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民間美術,利用民間美術資源引導學生的審美觀念。民間美術在發展過程中,會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以此推動民間美術發展,而學生在學習民間美術知識時,通過民間美術感受傳統文化,增加自身的民族認同感與歸屬感,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民間美術藝術,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還能促進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保護。民間美術的發展是基于傳統文化,其具有多元化的藝術特征,學生通過學習民間美術中多元化的美術文化知識,鍛煉自身的思維方式,形成多元化思維。而且民間美術藝術在呈現上,其內容種類豐富,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民間美術元素的方法
(一) 融合民間美術,轉變教學方法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民間美術,首先,教師應對民間美術形成正確的認知。掌握民間美術的具體內涵與藝術種類。教師正視民間美術對小學美術教學的促進作用,進而結合實際美術教學內容,把民間美術融入其中。其次,小學是學生思維與各項能力形成的階段,而美術教學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把民間美術滲透到小學美術中時,教師應考慮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接受程度。制訂美術教學計劃,按照教學計劃指導學生學習民間美術知識。再次,在把民間美術滲透到小學美術教學中時,教師還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教師改變傳統的美術教學觀念,對美術教學形成正確的教學認知。改變應試教學觀念,認識到美術教學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進而轉變美術教學模式。最后,教師在轉變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把民間美術融入到美術教學模式中,因此教師結合民間美術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形成民間美術教學形式。在用這種教學模式為學生開展美術教學時,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結合美術資源,豐富美術內容
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拓展了小學美術教學的教學思路。因此教師在應用民間美術豐富小學美術教學內容時,應結合美術資源,合理安排美術教學內容。民間美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其包含著眾多美術元素,這也反映出不是所有民間美術內容都與小學美術教學相符合。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為學生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美術知識。教師在選擇美術教學資源時要遵守以下原則:其一,學生能力。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各項能力都處于不成熟的階段,但也是其學習的重要階段,教師可以在這一階段中,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設置民間美術內容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能力,為學生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其二,與美術課本相結合。在美術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應認真進行備課,選擇與課程內容符合的民間美術內容,增加學生的課堂代入感,提高學生對民間美術的掌握程度,促進美術教學的順利展開。
(三) 引導學生興趣,開展美術實踐
學習興趣是指導學生學習最好的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也應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探究美術教學內容,增進學生的美術文化素養。教師在講解關于民間美術方面知識時,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構建教學情景,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指導學生掌握學習資源的使用方法,促使學生能夠全面的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學習民間美術知識。與此同時,教師為學生開展美術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環境,鍛煉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也能夠通過實踐檢驗學生對民間美術知識的掌握情況,調整教學進度,提升教學效果。
四、 結語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民間美術元素,符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教學目標。在小學美術教學通過應用結合美術實踐、激發學生興趣等方法,解決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缺少民間美術元素的問題,達到了把民間美術與小學美術教學相結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小花.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引入地方民間藝術資源的意義與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7,4(22):255-256.
[2]曹鋒.追本溯源——將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小學美術教學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0):240.
作者簡介:
楊淑偉,山東省招遠市,山東省招遠市齊山鎮十字道完全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