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菊
體育教學的課程種類十分豐富,隨著校園硬件設施的改善,許多體育課程都有自己專門的場地和器材。從籃球、足球到棒球、游泳,這些不同的教學內容都有各自的特點,與文化課的教學有著很大區(qū)別。因此,“同課異構”在體育課上的必要性更為重要,本文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同課異構”的原則、反思和策略。
一、體育教學同課異構的原則
1.因材施教的原則。因材施教的同課異構,是根據學習主體的不同進行的不同“異構”,同一節(jié)體育課可能因為男女生比例,或者學生對某一個體育項目興趣程度和學生身體素質而針對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比重。女生多的班級,在教學設計上可能多一點理論指導,劇烈對抗性的教學實踐適當減少,既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體驗感,還不對體育課產生反感和疲憊感。男生較多的班級可以適當加大對抗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辦法。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在教學“異構”中教師應該多設計自己親身示范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主動去尋求體育的感受。
2.可行的教學目標。一堂高效率的教學課必須要有清晰、明確并且可行的教學目標,不管學生自身的水平如何、教師優(yōu)秀的教學手段都是建立在教學目標實現的基礎上進行的。“同課異構”由不同的教師進行教學,但是依舊要有一個共同的總教學目標。它是判斷教師是否創(chuàng)造一堂高效課程的依據。
3.合理設計、融合教學目標。文化教學中一個知識點可能只需要一個教學目標,教師設計會有不同,但是硬性完成的目標差異不大。體育教學不同于文化教學,要有三個目標在同一個教學內容里完成,一是運動技能目標,二是運動負荷目標,也就是要有一定的運動量完成。三是德育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完成。所以體育教學上進行“同課異構”要將以上三個目標融合到課程當中。
二、對同課異構教學活動的反思
如今進行“同課異構”的課程越來越多,但是有好多教師在教學后沒有認真對異構后的課程進行反思。“同課異構”的精髓就在于不拘泥于一種教學方法,要不斷地對課程和教學主體進行思考才能再次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課程,在遵循教學原則的前提下,教學反思是找到更好的同課異構策略的保證。
1.同課異構體現個體差異。學生作為個體的同時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他自身具有不可預測性和差異性,每個學生的特點可以說都是不同的,這就使我們不能把教學看作是編好的程序。就“同課異構”而言,首先他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注重了人的個性,從教學分析、教材研究、教學策略的運用教師都有很大的自主性。這些自主性的依據就是學生有不同的特點,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一切“同課異構”無論多么的復雜都要圍繞著學生和教師的特點來進行,有的教師教學側重于互動,可能是因為這一節(jié)課的內容比較沉悶、學生不喜歡發(fā)言的緣故。
2.同課異構能體現教師問題解決能力。同課異構,重點在于異構,異構的過程是一個教師對自己教學實踐不斷改善和反思的過程,教師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使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加適合面對的學生。異構的整個過程教師要不斷進行驗證、反思、猜想,是一個極其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學生、文本之間要進行多維的互動才能夠找到一個具有個性異構效果。比如“同課異構”時,要解決女生對足球興趣、認識不足的現狀,可以通過異構來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疑問激起興趣。可以將女生感興趣的足球明星引入教學當中,提起女生對足球的興趣,這樣可以讓教師對高中女生足球課有更多的思考。
三、提升同課異構教學效果的策略
1.分層設計,考慮梯度。教學目標的實現不是電梯,不能直達,更不能直接給予,而是需要通過教學設計來層層揭開教學目標的面紗。一方面學生有了探索知識的過程和欲望,另一方面也是將教學內容中的任務及任務中的子任務由易到難地完成,學生能夠從不同層次進行教學參與。針對不同的任務和目標,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給予不同的幫助,還能夠組織小組完成某一層的教學設計,發(fā)揮小組人員的優(yōu)勢和特長,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有梯度的教學設計是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也是豐富教學過程的一種方法。“同課異構”必需要有一定的分層設計才能體現教師的個性和特點,體育課要通過循序漸進的鍛煉,先考察學生的身體因素,一般上學生普遍身材偏瘦,靈活性好,對抗性差一點,教學內容分層設計有助于孩子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感受自己的提高。
2.教學理念與實踐相互作用。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教學理念交流中,“同課異構”為體育教師的交流研討和專業(yè)發(fā)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單純地為了“標新立異”而“異”,是不行的。“同課異構”依舊需要體育課程標準,所有的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和重新排列組合都要以體育課程標準為依據,構建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設計和模式。天馬行空和毫無依據的異構創(chuàng)意是不可取的,脫離實際的教學設計無法落實,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材內容是有血有肉的不能夠任教師隨意摘取和宰割,無根據地處置。重新的排列組合和側重點分配都是不能脫離教材內容的,異構不是毫無約束的。
3.給予“同課異構”針對性。眾所周知,不是所有的“同課異構”都能夠達到預設的目的,特別是在更換教學對象之后,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從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角度來看更是如此。只有提前進行有針對性的“同課”思考,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同課異構”對體育教學、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作用。體育課程的“同課異構”要有具體課程內容的,比如對排球、足球、籃球、踢毽能夠進行異構,能夠體現同課異構的功能性和教師的教學水準。在此基礎上再分析學生特點,針對學生情況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新。如果是一堂沒有針對性內容的自由活動課進行“異構”后的作用就會顯得不倫不類。想要真正地發(fā)揮“同課異構”模式對體育教師的專業(yè)化作用,應當給予“同課異構”模式以針對性。
4.注重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無論多優(yōu)秀的“同課異構”都需要語言交流串聯起來,教師的語言運用能力影響著教學效果。體育課堂中不僅要求教師有著流利的口語表達能力,更要求教師通過肢體語言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促進學生形成動作表象,領略動作要領。靈活運用兩種語言的教師能夠更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盡管是相同的“異構”環(huán)節(jié),但是不同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帶來不同的效果,從教學練習、隊伍組織,語言的設計如何更恰當是學生領悟教師意圖、掌握技術動作的一大關鍵點。針對體育學科所特有的宜少講多練的教學特點,更加要求教師課前充分做好教學設計,語言的表達既要做到條理清晰。因此,體育教師要提高自己對語言的運用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