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職院校教育蓬勃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二級管理體制逐漸盛行。本文就高職院校教務二級管理體制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 二級管理 教務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0-0160-02
教學是學校培養人才的基本途徑,是學校的核心工作。而學校教學管理的核心內容是教務管理,它一直貫穿于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之中,通過執行學校規章制度,指導教學過程,維護教學秩序, 是高校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近幾年,高職院校發展迅速,辦學規模大幅度擴大,機構設置與職能劃分更加細化,日常管理日趨復雜,傳統的垂直管理模式已經跟不上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功能拓展與規模發展的步伐,高職院校開始學習本科院校的校、院二級管理體制,建立教務教學二級管理制度。也就是以教務處為職能部門,二級院系設置教務干事,實行分權式管理。教務處作為學校各教學單位相互聯系和溝通的樞紐,由教務處直接服務、管理各二級院系教務教學,行使整個學院的教務計劃、教學運行、教學質量、教學檔案等四大管理職能。教務管理作為學校管理的核心工作,各二級院系教學秩序能否穩定通暢運行,將直接影響到整個院校教學管理的有效性和穩定性。
一、高職教務管理工作二級管理的重要意義
隨著高職辦學規模的擴大,客觀上導致學校教務管理工作量劇增,事務繁多,使得教務工作人員疲于應付,工作上難以創新提升,效率比較低下,難以保障教務運行質量。
在教務工作中實行二級管理能夠降低教務處的工作量,使得教務處能夠從日常繁瑣的教務工作當中解脫出來,從而有足夠的精力來分析研究院校的專業布局調整、專業建設、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以及修訂完善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等制度文件。將學院的教務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由教務處向二級院系傾斜,調動二級院系的積極性,實行二級院系能夠充分發揮二級院系在專業上的優勢,給予自主權,調動積極性,提升辦學活力,有效解決實際教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高教務管理效率與質量。
二、高職教務管理工作二級管理面臨的問題
1.二級院系教務隊伍不穩定
在二級院系,教務工作人員通常有二種,一般由行政人員擔任,少數為專業教師兼任。二級院系的教務工作人員若由專業教師擔任,專業教師對要求每天坐班、細碎繁瑣的教務工作比較抵觸,再加上從事教務工作就沒有充分的精力和時間進行掛職鍛煉、提升專業技能,也就沒有過多的精力培養學生參加各項國賽、省賽以及其他科研性工作,對后續的個人職稱晉升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因此在二級院系中教務工作人員容易頻繁換崗。二級院系的教務工作人員若由行政人員擔任教務工作人員,設置了專職人員進行教學管理,通常在周期內輪崗或提職后,又面臨著二級院系的教務工作人員換新人,業務不熟悉,不利于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2.二級院系的教務工作人員崗位能力不足
由于眾多的老師不愿意承擔教務干事這個崗位,加上個別二級院系對教務管理工作的不重視,通常在人員配備上沒有考慮到崗位能力問題,造成二級院系教務管理工作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二級院系教務管理人員,特別專業所在的辦學系(分院),要求教務管理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應該具備熟悉本院系專業的具體情況,熟悉教務教學相關文件,流程等,才能夠保證日常的教務管理與服務工作穩定運行。此外,信息化和數據化管理的大形勢下,要求二級院系教務工作人員能夠熟練的掌握教務軟件、人才培養工作數據庫等軟件、平臺的使用,而現狀是通常對二級院系教務工作人員的相關培訓不到位,缺乏學習機會。
3.二級院系的教務工作人員定位不準
二級院系的教務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簡單的將其職能局限于教務處工作的復制和分解,還肩負著上傳下達中協調的橋梁功能,定位不準主要體現在二方面,一是在師生之間的橋梁作用不明顯,不能有效的反饋教師、學生的想法、建議,不能準確、系統的傳達教務處的指令;二是服務意識不明顯。官本位的思想牢固,對待師生以管理者的角度為主,工作中不能深入群眾,往往還伴隨著工作態度強硬、工作作風不良現象。
4.二級院系的教務工作缺少決策權
很多高職院校都不同程度的推行了二級管理制度,但是實際情況是名義上的二級管理制度,實則還是由機關職能部門對全部工作進行統一的部署、管理、考核,對管理權、經濟權、決定權等并沒有放開,本質上還是屬于垂直管理。還是有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務處還處在“統攬”的地位,二級學院凡事都需要請示匯報,二級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調整、教學任務下達、教材選用、排課、考務安排等全部教務工作都是由教務處統一下達指令,乃至于二級學院的教務工作基本沒有經濟權、決定權,造成二級學院教務工作實質就是教務處工作的純粹分解和復制,二級管理效果達不到最佳狀態。
三、加強高職教務管理工作二級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1.將二級院系教務管理崗位納入后備培養體系
可以在二級院系中,將教務工作崗位設置為等級崗位,納入干部體系管理。二級院系的教務干事,最好從熟悉本院系專業的教研室主任中選拔,進而確保了二級院系的教務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基礎。從教研室主任提拔出的教務干事,在職稱和評優上適當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并在崗位職能上考慮設置年限和副崗,培養梯隊教務干事。同時,采取有力措施來穩定二級院系的教務干事隊伍,在年終評優、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等問題上,給予一定的保障為他們個人的進步和提升創造有力的條件,確保二級院系教務工作隊伍的穩定。
2.建立二級院系教務工作崗位考核與培訓機制
高職院校領導應該注重二級辦學單位教務工作崗位的培訓進修,從經費預算上給予足夠的保障,定期組織二級院系教務工作人員外出參加各種相關的培訓;還可以邀請專家、熟練的教務工作者來校針對所有的校內教務工作人員組織專題報告會和主題交流會;此外,還可以組織校內教務工作人員到兄弟院校進行考察學習和短期交流學習,汲取兄弟院校的成功做法和成功經驗。同時,為了保障二級院系教務人員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業務水平達到教務處的要求,每學期由教務處組織召開一次教務工作部署會和教務工作總結會,對優秀的二級院系教務人員給予適當的獎勵。endprint
不論是對二級院系的專職教務工作人員還是短期的兼職教務工作人員,應該建立健全崗位工作考核機制,以規范教務行為、調動工作責任心。首先,應該明晰崗位職責,確定明確的職責、權利與義務;其次,應該建立工作量、工作質量與績效工資掛鉤的績效管理制度,在制度上杜絕“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象,用公平的績效管理制度調動教務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于二級院系的專職教務工作人員,要在制度文件上完善相關的教學事故處理辦法,執行嚴格的崗位責任追究制度。
3.二級院系的教務工作人員轉變工作理念
首先要明確教務處與二級院系教務工作的崗位關系和各自的崗位職能:教務處的教務工作主要起到對二級院系教務工作進行工作部署、協調服務、檢查考核的作用;二級院系教務工作是具體的實施運行工作。教務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工作思想,深入了解學校的二級管理工作制度文件,轉變好工作理念,樹立好服務意識,特別是主動服務意識,接待師生要做好禮貌熱情,定期的深入到廣大師生之中,調研反饋師生的想法、建議,及時的改進工作方法和工作態度。建議建立對教務工作人員的學期同行評價、學期學生評價制度,通過師生評價客觀的反饋二級院系教務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和工作質量。將上級主管部門教務處的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評價綜合在一起,作為二級院系教務工作人員考核管理、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4.給予二級院系一定的教務工作自主權
落實二級管理需要給予二級院系一定的自主權,否則二級管理就成了形同虛設。目前,經過幾輪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和每年的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庫填報后,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務處將評估的指標作為了教務管理工作的內容與標準,造成二級院系出現很多的瑣碎工作和重復性工作、形式主義工作。在具體工作中,應該認真梳理教務工作內容,區別出哪些是應該由教務處直接決策的工作、哪些是可以并且應該由二級院系自行決策的工作。在實踐運行過程中,可以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專業課設定、考務安排、學分設定等工作完全將權限下移給二級院系,增加二級院系的辦學活力。
隨著高職院校教育蓬勃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水平不斷提高,二級管理體制逐漸盛行。高職院校教務管理改革和創新已經成為無法規避的必然,如何解決高職院校二級管理的問題,給二級院系一定的自由發展空間、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還有待于進一步優化。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教務二級管理機制工作也要相應邁上新臺階,改革創新、優化管理、提高效率,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運行,推動教學質量提高,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葉斌;李婷菲.高職院校二級教務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 2010.4.
[2]張楚珊.淺談如何提高獨立學院系部教務管理能力.教育長廊,2009(4):76.
[3]馮國平.對高職兩級管理體制下專業建設工作的思考[J].職教論壇,2010年35期.
[4]徐大量,魏艷娟,邱仕君.從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特點談教務處職能轉變[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4.
[5]章新友.對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務處管理職能轉變的思考[J].中醫教育,2006.9.
[6]李紅.簡論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體制下教務處的管理與服務職能[J].江南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6.
作者簡介:
王洋(1981.9-)男,江蘇建湖人,碩士,科員,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