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琴
引導學生進行德育體驗,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所以學校遵循學生心理特點和道德認知規律,構建了“自主、參與、體驗、感悟”的德育模式,實施體驗式德育教育。全校老師堅持探索“體驗式德育活動”的開展方法,摸索出了一套適合小學生參與的活動主題,掌握了各學月在學生中開展“體驗式德育活動”的教育契機。尤其是在“各學月活動主題的設計,系列活動的開展,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有品質地成長”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并深切地感受到讓學生參與體驗式德育活動的好處。
一、學校堅持開展“體驗式德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有品質地成長”
1.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心,首先是重點關注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讓錦城小學的學生有與眾不同的特點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圍繞這一工作重心,學校開展了“校園美文明大行動”活動。通過“五告別”、“三管好”,開展“三爭創”活動最終形成人人說文明話,做文明事,行文明禮;處處呈現干凈整潔,生機盎然的校園新景象。其次是落實班級管理的重心,營造文化濃郁、和諧溫馨的班級氛圍,為“在活動中學習,有品質地成長”打下基礎;第三要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學校力求引導班主任老師們關注異常,關愛所有的學生,尤其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留守兒童、心理異常的學生等,對典型學生要進行特殊關愛和個別追蹤研究。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體驗式德育活動”開展各項教育引導活動,不忘記關愛所有學生的初衷。
2.學校通過三種途徑開展“體驗式德育活動”
第一,以班級為單位的體驗式德育活動——體驗式德育主題班會、體驗式主題課、體驗式主題家長會等。
第二,以學校為單位的體驗式德育活動——傳統節日系列活動的全員參與、各班級參與的田徑運動會、趣味運動會、單項運動會、學生的社團活動等。
第三,以社會為單位的體驗式德育活動——體驗式德育社會實踐、公益宣傳活動等。
3.積極發動學生參與“體驗式德育活動”主題的設計和體驗
積極調動班主任老師參與“體驗式德育活動”的熱情,設計適合班情和班級學情的主題班會活動;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到“體驗式德育活動”中來,招募家長義工,加強家校聯系、讓孩子們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更為順暢,引導家長為孩子創設健康成長的“大后方”——溫馨和諧的家庭港灣。
二、學校“體驗式德育活動”大型集體活動的固化,形成蓬勃發展、學生積極參與的良好態勢
1.別樣六一,國際美食文化節
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難忘、愉快、有意義的節日——“六一”兒童節,學校為每位孩子精心設計“六一”國際美食文化節活動,“在活動中學習,有品質地成長”踐行這一理念是舉行此次活動的初衷。楊秀東校長指出“讓孩子在活動中學習,獲得豐富的體驗,享受成長的快樂,是我們的教育追求。”因此學校把普通的“美食節”改造為“國際美食文化節”,以“館”潤色,讓美食文化競相爭艷。在美食文化館,孩子們了解了四川、中國、國際的民風民俗、禮儀文化、飲食特色,獲得品嘗券;在美食廣場,孩子們將憑獲得的品嘗券,“購買”自己感興趣的美食,大飽口福。
此次美食文化節,從策劃、講解、布展、推銷、銷售,孩子們全程參與,為了圓滿完成任務,他們紛紛使出自己的渾身解數,有主動到美食館門前招攬“游客”進館學習的,美食廣場的小攤主們更是各出奇招,意圖擴大自身品牌的影響。有在攤位前大聲叫賣吸引顧客的、有買一贈一的、還有以抽獎來促進消費的、甚至還有孩子們身著統一服裝推銷的。每一次講解后的掌聲、每一份售出的食品都讓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微笑,因為在活動中他們品嘗到了自信、參與、競爭帶來的甜美。
2.“世博會”校園里領略世界風情
每年元旦節,錦小師生會精心打造一場萬國風情盛宴:24個班級,24個國家,具有濃郁民俗文化風格的臉譜、剪紙館、神秘的埃及館、洋溢著原始野性的南非館、激情的西班牙、浪漫的安徒生童話世界、仿真的威尼斯水上小城、經典的美國人物模仿秀、迷人的印度舞……學生、老師、家長齊上陣,精彩紛呈。以這種形式慶祝元旦,迎接新年,孩子們樂此不疲!
同學們手持“錦城小學世界民俗文化博覽會”護照,分成小組在家長義工的帶領下,在小組長的組織下開始了巡游體驗之旅。在場館群落之間,他們認真傾聽講解員的介紹,細心閱讀同學們的探究小報告,觀摩著制作精美的手工藝品、參與場館中的趣味互動項目,了解了不同國家的民俗文化知識,感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民俗風情。為了留下自己探詢的足跡,“小小行家”們總會讓各國的“外交大使”在自己的護照上簽發印章。
三、積極利用社會資源,豐富學生的實踐活動
學校積極利用社會資源,讓學生走出學校,到社會生活實踐中去學習、去體驗、去感悟。在參加“成都市環保小使者”活動時,孩子們制作環保廣告,環保小制作,印發環保宣傳單,走進社區、走進公園、走上大街向市民積極宣傳環保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奉獻的樂趣;在成都高新區“青少年魅力高新體驗游”暨“關愛日”活動中,學生在志愿者的帶領下進入當代美術館,接受藝術的熏陶,了解大師的風采;走進企業、影院了解科技,沐浴文化;活動過程中,還開展了團隊交流、美好寄語等專項活動,豐富的活動內容,活躍的活動形式,讓快樂貫穿整個活動過程,讓孩子們在活動中享受了快樂、結交了朋友、增長了見識;在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調查了“非物質文化”的相關知識,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在以《喜迎十八大,我為老黨員、老干部、老模范做一件事》為主題的社區志愿者服務活動中,孩子們到社區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孤寡老人做實事,享受助人為樂的滋味;在“生存技能”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了解了地震的逃生知識,學習了搭帳篷、搭竹筏、煮餃子,培養了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為家長做一件實事的活動中,很多孩子學著為家長洗腳、做飯菜、掃地整理家庭衛生,感受到了家長的艱辛和不易。
總之,我們探索“體驗式德育活動”的實施模式,竭力尋找讓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讓德育像呼吸一樣自然;讓德育與學生心靈無縫對接;讓德育富有魅力和效力。”為了學生的后續發展,為了學生的素質提高,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錦城小學,一直在努力,在探索,在奮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