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深造工作是助推精英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措施,是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有利抓手。本文從高校學生深造工作的現狀入手,闡明了高校學生深造工作的重要性,并從學生管理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加強學生深造工作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學生工作;深造工作;高校教育
深造,廣義上是指不斷前進,以達到精深的境地。本文所說的深造主要是指高校大學生本科畢業(yè)以后繼續(xù)在高校或研究機構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所謂深造工作,是指輔導員或者學生工作相關的老師對意向深造的學生開展的指導和幫扶工作。近年來,為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實現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全國各高校高度重視本科畢業(yè)生深造工作。從2015年和2016年各高校公布的就業(yè)質量報告來看,國內一流大學深造率普遍較高,且985大學的畢業(yè)生深造率要高于211大學的深造率,有20所高校的2016屆本科畢業(yè)生深造率超過50%,其中清華、北大的總體深造率約為80%。深造工作是高校就業(yè)質量的重要內容,是高校助推精英人才培養(yǎng)的客觀需求,同時也是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有利抓手。
隨著高校本科畢業(yè)生深造隊伍的不斷壯大,名校資源的競爭日益激烈。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fā)布的《全國各地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中,據教育部最新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201萬,較2016年177萬,增長13.6%。同時,在《2017年研招報告》中指出,名校推免生比例逐年攀升,在部分招生單位(特別是985高校)中,招收推免生的比例已經超過了本單位招生計劃的50%。輔導員作為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引路人,學習成長的知心朋友,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在推進學生深造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學生深造工作的指導和幫助具有重要作用。
一、 加強高校學生深造工作的必要性
大學生,是當今社會思維最活躍、最具有潛力的群體。大學生繼續(xù)深造既是當代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的理性訴求,也是精英人才培養(yǎng)的客觀需求,同時也是社會變革的現實需求。因此,大學生深造工作理應受到高度重視。對于大學生深造工作的必要性,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大學生繼續(xù)深造是學生自身發(fā)展的理性訴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現在的本科生已經不是以前的“天之驕子”,本科文憑已經成為基本學位、起步學位。現階段的大學本科教育更側重于通識教育,通過深造學生可以更進一步學習專業(yè)知識,錘煉專業(yè)技能,增強學術修養(yǎng),為未來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平臺。
其次,加強學生深造工作是高校培養(yǎng)精英人才的客觀需求。高校的根本任務就是要立德樹人,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精英人才,這是每所大學必須承擔的責任和使命。加強高校學生深造工作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洹⑷姘l(fā)展的精英人才。
再次,加強高校學生深造工作是高等教育滿足經濟社會及行業(yè)發(fā)展的現實需求。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中國正逐漸走向世界的中心。而社會的進步、企業(yè)的發(fā)展都對精英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當前,人才已經取代自然資源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稀缺資源,香港科技大學的人力資源學專家崔大偉認為,中國領導人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當前“人才赤字”,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中國正在發(fā)起一場人才爭奪戰(zhàn),是當前全球人才回流最高的國家。人才的爭奪不僅是外部人才的引進,更應該進行內部人才的培養(yǎng)。未來幾十年,我們國家將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對高校提供人才支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高校深造工作是實現國家期待、學校使命和學生成長訴求三者有機統一的有效途徑。
二、 加強高校學生深造工作的主要途徑
1. 營造濃厚深造氛圍,打造深造后備隊伍。第一,建立一支堅實的深造后備學生隊伍是提高深造率的重要保證。從本科新生入學開始,進行深造意向的引導。學生剛剛入學,家長、學生對未來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比較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進取精神。依靠導生、助理輔導員、輔導員、班級導師、專任教師,通過新生家長會、新生課堂、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形式向新生以及新生家長傳遞深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學生從大一開始就萌發(fā)深造的想法。第二,圍繞精英人才培養(yǎng),強化專任教師引導作用,實施“學術之星”培養(yǎng)計劃。依托創(chuàng)新導師和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學生科協,讓每位同學都有機會進入實驗室參與科研項目或課題,鼓勵學生參與一個項目、發(fā)表一篇論文、參與一項創(chuàng)新競賽、獲得一個證書或獎勵。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到研究生學習的積極作用,有導向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深造愿望。通過“學術之星”培養(yǎng)計劃,不但能穩(wěn)定潛在的深造學生,而且還能吸引其他同學參與到深造中來,進一步壯大考研隊伍。第三,擴大深造工作宣傳力度。通過召開深造工作動員會、深造經驗交流會、科研團隊宣講會等,擴大深造工作的宣傳力度,增強學生深造信心,指導學生科學備考。深造工作結束以后,將深造學生錄取院校及深造感悟等相關信息發(fā)布給低年級學生,擴大深造工作的影響面,促進低年級學生積極備考。
2. 加強課程學習,儲備扎實的深造基礎。第一,在對學生的畢業(yè)意向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影響學生深造意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學業(yè)成績,選擇就業(y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學業(yè)成績較差(學業(yè)排名后10%)的同學。在對考研學生的成績分析中我們發(fā)現,低于國家線的考生絕大多數存在學業(yè)基礎薄弱的情況(學業(yè)成績排名后20%)。學生在大一大二時期的學業(yè)基礎,以及在大學階段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的毅力對考研結果有重要的影響。第二,加強學風建設,營造優(yōu)良學風。在課程學習中,從教學團隊、教學方法和教材提供有力支撐,并提出了3L(Learning by doing,Learning by teaching,Learning by discussing)的教學理念,倡導學生在教學、實踐和研討中學習。并從課程溝通、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等多方面進行教育和引導,開展多樣學風建設活動以提高學業(yè)基礎,提升學習能力。同時,在保障大學生英語四級、六級通過率的基礎上,開展科技論文寫作指導、“文獻閱讀競賽”,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英語知識能力,儲備扎實的深造基礎。
3. 加強學生發(fā)展指導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專兼結合、梯隊式、職業(yè)化的指導隊伍,為深造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幫扶和支持。從大三開始,多次對畢業(yè)生進行意向調查,準確了解學生的畢業(yè)意向。根據每次意向調查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開展教育引導工作,并借助家長、老師和同學的力量,幫助學生合理定位,明確目標。第一次學生畢業(yè)意向調查,整體把握學生深造意向;對于徘徊在就業(yè)和深造之間的學生積極引導,盡量爭取;第二次學生畢業(yè)意向調查,對比分析前后兩次調查的變化,特別關注由意向深造轉為意向就業(yè)的學生;并加強與家長溝通,到填報志愿前,特別關注報考志愿不明確的學生,并開展一對一的談話,引導學生合理定位,明確目標。
考研是一項長期艱苦的工作,學生在備考過程中難免會有畏難情緒。輔導員應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中遴選深造工作負責人、深造工作專項助理為深造服務工作出謀劃策;并通過設立考研自習室,倡導學生抱團、結伴復習,建立考研進度表,輔導員及時發(fā)現疏導學生不良情緒,開展陽光考研活動等采用多種方式方法,為考研學生加油鼓勁,眾志成城,堅守考研。在學生備考沖刺階段,密切關注學生思想動態(tài),全方位的做好學生考研保障工作,從備考輔導班信息收集,到組織學生進行模擬考試、落實學生報考信息,確保考研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無遺漏,不出錯。
4. 考研復試工作則要力求穩(wěn)扎穩(wěn)打,確保成功率。第一,及時統計和分析考研成績。第一時間查詢并統計考研成績,預判學生錄研情況,讓部分學生做好調劑的準備;復試分數線出來以后,分析考生成績,提醒上線考生認真準備復試,并為需調劑考生重點推薦調劑院所,并聯系導師。第二,認真落實調劑分流工作,每周一對一談心,分析錄研形勢,調動考生調劑積極性;通過專任教師、家長、校友資源為學生們廣開調劑大門,提高調劑命中率;調劑關鍵時期,學生思想變動快,需要每天與考生交流,跟進調劑情況;同時對于考研失利的有出國意愿的學生積極引導,爭取轉化為出國深造。第三,重視復試,把握成功。通過復試交流會,為考生解讀復試流程,分析要點,讓學生足夠重視,力爭上線考生100%錄研。第四,分析結果總結經驗,分析本次考研的結果,總結更完善的舉措,為下一屆學生的考研提供更多的支持。
作者簡介:姚若婷,四川省成都市,電子科技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