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身體和思維都比較活躍,敢于嘗試新事物。社團活動是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由于每個學生的特點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參加社團活動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優勢,樹立自我發展的意識,每個人在足夠的條件支持下自身會形成獨有的特色,發掘出他們的價值,促進學生多元化的發展。
關鍵詞:中學生;社團活動;多元化發展
一、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更加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不能只是局限在文化課程上面。社團活動是潛在的教學,在非教室的場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培養出不同的興趣愛好,從嚴肅的課堂中解放出來,是校園活力的重要體現。素質教育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實現他們的自我管理和發展,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培養出綜合型、復合型的學生。
二、 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一) 引領學生的個性發展
學生都有自己的愛好,例如打籃球、踢足球、跳舞等這些都是自身的優勢條件,根據實際的情況選擇參加的社團。在這個環境里面有開闊的空間去展示,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學習,實現共同進步。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只是做好自己擅長的事情,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更多,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張揚個性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讓每一個閃光點都被大家看到。
(二) 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
社團活動中通過自己能力的展示,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贊揚,會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會因為參加舉辦的賽事不斷的去練習,在揮灑汗水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鍛煉出頑強拼搏的意志,遇到困難會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它。對某項專業技能會投入更大的熱情,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為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了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重要載體,有利于今后的生活與學習。
(三) 開發學生的潛能
如果一直坐在課堂上的話,教師只是看到學生的成績好壞,根本無法全面了解學生其他方面的特長,對學生做出評價太過于片面。社團活動為他們提供一個感興趣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會激發出身體里面的潛能,通過活動的鍛煉能夠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慢慢形成自立能力、組織能力、交際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得各種潛能得到了充分的開展和發揮,引發進一步探索和學習的欲望。
(四) 提高學生情商
智力的發展固然重要,但是情商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在快速發展的社會里面,要讓更多的人看到你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這有利于自我價
值的實現。在社團活動中擴大了自己的交際范圍,認識的人也更多,可以處理好不同人之間的關系,全面展示自己的才華,同時社團對學生領導能力的培養效果更為顯著。今后社會中更多的是需要情商高的人才,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有自己的能力。
三、 提升校園文化
(一) 培養各方面的人才
各大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方面,聚集了人氣、靈氣、才氣的大舞臺,例如舞蹈表演、書法大賽等都是社團中的人員在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學校聽到的不僅是瑯瑯讀書聲,也應該包含其他優美的音樂,呈現出活力張揚的一面,符合中學生身上的青春氣息。讓絢麗多彩的社團成為校園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更是向外展示的名片,能夠了解到這個學校的文化活動是最有吸引力的。
(二) 創新校園文化
在已經形成的大格局形式下進行創新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它不僅要保障本身原來的質量,還要吸收新的東西。要求建立具有特色的社團和活動,成為校園文化中的亮點,當然在活動的新意、質量、品味等方面要下工夫,打造出獨具一格的社團文化。讓熱愛這項事業的學生在這個舞臺上大放異彩,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逐步對部分的文化進行深入探討,從而促進校園文化的創新。
(三) 社團活動承載校園文化
自從學校建立的那一刻起,就有了自身的文化底蘊,在漫長的時間中形成了深厚的校園傳統文化。社團作為文化的載體,通過不斷地積累和沉淀會吸收到其中的精華,把優秀的部分加入到自身中去,提供更好的發展條件。例如語言社、園藝社、閱讀社都已經是學生最長久的社團,可以培養出一批多種智能綜合發展的學生,為校園注入新的活力,最后達到革故鼎新的效果。
四、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 社團活動和課堂教學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社團活動和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構成的兩大部分,都是為了實現學生更好的發展,達到共同的教學目標。只是發揮作用的側重點和角度不同,社團活動的內容實踐性更強一點,注重的是表現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分別注重的是理論基礎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最后都是為中學生健康的成長提供支持。
(二) 社團活動和課堂教學相輔相成
有的社團活動和設立的文化科目非常的相近。例如書法社和語文課,都是研究文字的學問,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總結出不同字體的寫法,參加社團是課外的延伸和探討,把知識做到靈活運用,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深層次的含義。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相關科目的內容,實現了課堂教學地補充,在原有的基礎上豐富自身水平。
(三)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多種多樣的活動可以放松平時緊張的神經,達到勞逸結合的效果。從疲憊的課堂狀態中解放出來,注入充沛的精力,在實際的活動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在課堂上找到相關的理論,對于新鮮事物多了一份好奇,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樹立起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意識,不斷優化課堂教學,使得教學水平提升。
五、 結語
通過社團活動,學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可以在這里大展拳腳展示出自己的一技之長。積極的參加社會活動通過周圍環境的刺激發現自身的價值,讓更多的人認識自己,用人格魅力去感染他們。另外實踐的綜合素質得到拓展,生活品位和質量得到提升,為創新性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曹小平,廖飛.中學生社團組織管理的實踐與探索——以湖南省耒陽市第一中學為例[J].教師,2014(13).
[2]裴浩淋.加強學生社團管理打造校園文化建設新亮點[J].青年學研究,2005(1).
[3]朱雪玲.論中學生社團活動對學生自主成長的作用[J].南方論刊,2016(5).
[4]張焰.例談當前中學生社團管理問題[J].學園:教育科研,2010(2).
作者簡介:馬維禹,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教育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