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特殊學生的身體缺陷,使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孤僻,群體意識差,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更不愿意與老師、同學交流的毛病,如果我們能合理有效地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就可以激發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團隊合作活動之中,就會盡可能地彌補這些孩子的缺陷,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面對有殘疾的孩子,我們在教學中就更要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中的多媒體課件,根據這些特殊孩子的特點,通過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盡力去彌補這些孩子在接受知識上的不足,借助多媒體教育技術的特殊功能,開發這些特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使這些特殊孩子能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知識,感受到收獲知識的愉悅。
關鍵詞:多媒體;特教;課堂教學效率
身體有這樣那樣缺陷的孩子在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和正常孩子相比會有很多困難,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合理地應用好多媒體教學設備,充分發揮好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就會盡可能地彌補這些孩子的缺陷,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利用多媒體教學形象生動的特點,培養特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身體有缺陷的孩子往往由于思想上有自卑的心理,所以,這些孩子大多數不會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更不愿意與教師、同學交流,教師如果能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使課堂教學中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教學化小為大,畫遠為近,化虛為實,化難為易的特點,就可以激發學生特別是那些特殊孩子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他們忘記自己由于身體缺陷帶來的心理陰影,積極投身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因此,面對有殘疾的孩子,我們在教學中就更要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中的多媒體課件,根據這些特殊孩子的特點,通過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盡力去彌補這些孩子在接受知識上的不足,借助多媒體教育技術的特殊功能,開發這些特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使這些特殊孩子能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知識,感受到收獲知識的愉悅。
二、 利用多媒體動感強,表現手段多樣等特點,因人而異,提高特殊學生的學習效率
這些特殊的孩子,雖然他們的身體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同樣有希望接受新知識,渴求認識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的新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而傳統教學方法由于僅靠書本和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就很難滿足學生,特別是那些特殊學生的要求,而多媒體設備由于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等特點,給學生豐富而多彩的最新知識,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渴求知識的欲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如,對有聽覺障礙的孩子,就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可動可靜的優勢,在教學中多用表現實景的動畫,圖片等,以豐富多彩的動感畫面,以視覺上的優勢彌補他們聽覺上的不足,從而有效的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對視覺有障礙的孩子,就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聽覺發達的特點,對難以理解的景物,可以播放表現這種情景的音樂,來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以幫助他們理解。
三、 利用多媒體信息量大,知識面寬等特點,開闊特殊學生知識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師,感受很深的就是,這些接受教育的孩子由于這樣那樣的身體缺陷,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興趣難以激發,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傳統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由于信息量小,知識面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僅限于用語言、文字、簡單教具等傳統手段,很難讓這些本身就有心理障礙的特殊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感到十分吃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調動起來,課堂教學效果很難讓人滿意。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知識信息量多而不亂,廣而不泛的特點,就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使有些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實物演示、對比區別、學生動手操作,師生與多媒體結合互動等方法,達到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積極動手動腦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又能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從而達到使他們克服心理陰影,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的目的。
四、 利用多媒體能輔助開展多種教學活動的特點,培養特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由于特殊學生的身體缺陷,使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孤僻,群體意識差,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更不愿意與老師、同學交流的毛病,如果我們能合理有效地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就可以激發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團隊合作活動之中。如,對于孩子們來說,做游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活動,如果教師能夠有選擇地把一些既是孩子們感興趣,又能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激發學生合作興趣的游戲運用課堂,孩子們就會興趣大增,不知不覺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之中,久而久之,合作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同時,還會感到合作給他們這些孩子的帶來更多便利。如,利用各自的優勢去幫助別人,培養他們從小就懂得相互幫助,揚長避短的道理。同時,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還能使他們走出由于身體缺陷帶來的心理陰影,使他們從小就學會克服困難,為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礎。
作者簡介:
周雪梅,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民勤縣特殊教育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