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教師帶領學生認知世界、感悟人生的重要學習過程。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們因閱讀而提升人文素養,因閱讀而獲得獨立人格,閱讀使學生利用學習的手段獲取前人的寶貴經驗,為他們的人生增添色彩。在閱讀過程中,正確的方法是保證學生提升人文素養以及獨立人格養成的關鍵。在方法的運用方面,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可忽視。因此,我們要注重研究閱讀教學及課外閱讀的作用,使學生有效提升人文素養、養成獨立人格。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人文素養;獨立人格
人類的人文素養與獨立人格的養成最初是靠經歷的增長而不斷進步與提升的,自從有了閱讀之后,我們便能吸取前人的經驗,更加便捷地提升自身人文素養與養成獨立人格了。在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而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首先要閱讀經典,從中吸取智慧,這一點我們的閱讀教學的效果更加明顯。其次要廣泛閱讀,增長人生的閱歷與見識,這一點課外閱讀是很好的補充。在經過教師的有效引導,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從閱讀中吸取前人的智慧,有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最終形成獨立的人格。
一、 閱讀對學生人文素養及獨立人格養成的影響
人文素養是需要通過經驗的積累,而最終獲得的一種人類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和態度。我們也許沒有那么多時間去親身體會各種社會經歷,所以說增長人文素養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閱讀使人通過學習前人的經驗獲得新的知識以及對世界的認識,對于高中學生他們沒有更多經歷見證外部世界的發展,而通過閱讀正是為他們打開了一道窗子,使外部世界的陽關照耀他們茁壯成長。對于獨立人格的養成來說,高中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的過程迅速獲得成人的經驗。站在著名作家的高度上感悟人生,獲得思考境界的提升。這使他們能夠更快速、更早地養成獨立人格。
在高中閱讀教學來說,所用的課文都是經過無數專家千挑萬選而選擇出來的經典課文。這些課文對高中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與獨立人格的養成具有較高價值,同時兼具典型性與廣泛性。就如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來說,他歌頌的那種青年人的價值與信仰,就是我們當代青年所同樣需要的。可以說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就是為學生建立人文素養以及獨立人格的骨干。
如果說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是為學生建立人文素養以及獨立人格的骨干,那么有效的課外閱讀就是為學生豐富人文素養以及獨立人格的血肉了。高中語文課外閱讀范圍極廣、內容豐富。學生能夠通過課外閱讀認識外部世界的方方面面,課外閱讀是學生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知識積累與人生境界的捷徑。高中學生自身的認知范圍可能相對較窄,課外閱讀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缺,為學生提供了獲取人生經歷與社會經驗的良好途徑。
二、 怎樣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及獨立人格
在課堂閱讀教學來說,最主要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及獨立人格的途徑就是思考。一篇課文的文字信息可能很少,但是其中蘊含的拓展知識可能很多。我們應該提倡學生通過閱讀的文本,深入思考體會文本的內涵。在感悟人生真諦的過程中獲得文本作者已經成型的良好素養與為人品格。人文素養是靠經驗的積累的獲得的,而獨立人格是靠我們個人的意志而磨練的。人文素養的積累可以通過廣泛閱讀增長知識的方法獲取,而獨立人格的養成要讓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設身處地地思考,逐漸建立自己的思考方式。對于獨立人格的養成,我推薦學生多進行傳統文化題材的課外閱讀。如四書中的《大學》《中庸》,這些寶貴的國學經典都是為人們規劃一條完美的人格之路,閱讀了《大學》可以自明其德,閱讀了《中庸》可以“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之皆中節謂之和”。使學生可以具備繼承傳統,服務現代的高尚品格。
三、 在此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的引導作用
教師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應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如在《荷塘月色》一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歷,描繪自身想象中的“荷塘月色”。學生們大多對“荷塘月色”的景致有所體會,他們分別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想象描繪出自己眼中“荷塘月色”應有的畫面。在他們的描繪之后,我讓學生們自主閱讀課文,看看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荷塘月色”與自己描繪的“荷塘月色”有什么異同之處。學生們通過自主閱讀課文,感悟到了自己與朱自清先生對于類似事物的共同認識,在“月光”、“荷葉”、“流水”、“蛙聲”方面,都找到了共鳴。所不同的是朱自清先生根據“荷塘月色”聯想到了《采蓮賦》與《西洲曲》,這是朱自清先生在深厚的文學素養積累下產生的一種人生境界,學生們也因此獲得了這種人文素養的提升。
總之,閱讀是人類吸取前人經驗發展自身素養的永恒捷徑。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人文素養及獨立人格養成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廣大高中語文教育同仁應以發展學生的人文素養及獨立人格為著眼點,認真做好閱讀教學工作,使學生能夠真正地通過教育而成人、成材。
參考文獻:
[1]方良古.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培育[J].《教育(文摘版)》,2016,4(11):231-231.
[2]李楠.關于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策略研究[J].《科研》,2016,7(12):65-65.
作者簡介:
彭麗,貴州省六盤水市,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