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燕??
摘 要: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評價,其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課標中明確提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毙W數學課程評價應當遵循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建立有助于促進學生發展,有助于教師反思與提高,有助于實現課程改革總體目標的評價模式與方法。
關鍵詞:評價方式;全面與重點;評價時間
數學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全面了解、激勵學生的數學學習。那么要如何來評價小學數學學習呢?在評價中要注意什么呢?有什么要求嗎?關于數學學習評價我有下面幾點看法:
一、 全面評價與重點評價相結合
1. 評價是要充分反映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潛能,所以評價內容要全面,應以鼓勵性為主。對于學生的評價,我們要從多方面入手(如情感、態度、認知、能力等各方面的情況),而這些方面都要在平時與學生生活中去發現、整理,發現每位學生在數學生活和人格發展方面的閃光因素,如有些后進生平時學習態度認真,但學習成績不好,我們就可以通過他們的學習態度去進行評價,從而形成蓬勃進取、積極向上的氛圍,使每個人的學習潛能得到發揮,使數學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2. 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所以評價的重點就是鼓勵學生的思考、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每位學生都有可能有與眾不同的想法,顯露出不同于他人的潛能,這就該鼓勵;學生在面對新問題時,懂得用舊知識引向新知識,通過與同學們的合作交流并獨立探索等多種形式去解決問題,這時,我們更加要鼓勵。知識掌握后,又能在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并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來解決問題,難道不是最值得老師贊賞的嗎?如:在一次課外作業中遇到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畫一個立體五角星。就有同學能在學過圓的基礎上,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通過“圓—圓心角”等舊知識,真真正正的畫出既有立體感,又美觀的五角星。針對這些既肯思考,又有創新意識地去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生,我們都該給予鼓勵。
二、 評價方式多樣化
評價主體怎樣多樣化,本人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 教師評、家長評、師生共同評價、生生互評、學生自我評價反思等形式。很長一段時間,評價的主體都是由教師來擔任的,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評價。教師這個“絕對評價者”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小學數學學習評價,我們更應該把學生本人放在評價的主體地位中。我們提倡在課堂學習中,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應采取生生互評、學生自我評價等多種形式,充分體現學生是評價的主體。在一次求圓錐體積板演過程中:
生甲:13×6.06×32×1
=2.02×9
=18.18(立方米)
乙生:6.06×3×3×13×1
=6.06×3
=18.18(立方米)
我先讓學生自己說說各自的方法。生甲:我是根據圓錐的體積公式V=13Sh來進行計算的,方法簡單,不會錯。乙生:我也是根據圓錐的體積公式V=13Sh來思考的,但我還加入了以前學過的簡便方法及32=3×3的舊知識來進行計算,這樣做,不但不會錯,還更簡便。接下來我和其他同學再對他們的方法進行評價。這樣,既充分體現出了學生的自我評價,而又展示出師生共同評價。
2. 不同的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定會存在著差異。對于這種現象,如果我們對不同的學生提出同樣的要求,那么那些學習上比較困難的學生對于較難的作業無法完成,就會對學習喪失自信心,失去興趣。因此我們應根據不同的學生布置難度各異的作業,選擇的自主權掌握在學生的手里。那些學困生選擇難度低的題目,能解決了,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再選擇難度高一點的題目,讓學生層層遞進的掌握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給予不同的、肯定的評價。這樣,個性不同、層次不同的學生在獲得的肯定中,學習興趣就會被激發起來。那么學生在這濃厚的興趣中就會主動積極地去學習。課堂氣氛也會更和諧,寬松,學生就能夠得到進一步的進步、成長。
三、 評價時間的把握
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反饋信息并不是都得及時評價,有時過早的評價,不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就會抑制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學生的回答可能出現錯誤,對于這種情況教師馬上判錯,學生可能會有挫折感,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氣。對于學生的錯誤回答,我并不是簡單地一概否定。學生回答問題時不可能都是正確的,有時會出現錯誤,這種情況正說明了學生需要幫助。教師就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因材施教,使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而若老師沒有耐心、急于求成、急于判斷就會使學生喪失了良好的學習機會。有時,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教師應更關注他們的思考過程,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從而找出問題的關鍵,取得有效的效果;其次,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有時會出現錯誤,那么這時候就要求老師要及時地發現并糾正這些錯誤,否則學生還將“重蹈覆轍”,造成“一錯再錯”的局面。
因而老師不能輕易地下結論,而要靈活地把握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思考空間,給學生的想象添加“翅膀”。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想法,通過積極的思維活動和師生的互動,就能多方位的獲取更多的知識與見解。
總之,小學數學學習評價內容的確定,評價方法的選擇,評價過程的實施,一切都需要教師去研究,去實踐,才能更好地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公開、公平、和諧的評價與交流過程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促進每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劉錦燕,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第三小學。endprint